斷食能夠幫我們排出體內垃圾,排毒養顏,提高免疫力,但我們很容易忽略後期一個重要的細節,這個細節既可以讓我們之前的努力事半功倍,也可以讓其付諸東流,那就是複食。
所謂“辟穀容易複食難”。初次嚐試斷食的人,通常很難渡過複食的關卡。有的人甚至在斷食一結束,身體還沒有完全恢複過來時,就開始大吃大喝,結果引起腹瀉、胃腸脹氣、胃痛等一係列問題。
我們知道,斷食是為了排出體內的垃圾和毒素,幫助調養身體,獲取身心的健康與平衡。通過斷食,人體的各內髒器官,以及某些受損的機體組織,都能夠得到改善和修複,而在斷食的過程中,腸胃消化係統幾乎處於半休息或休息狀態。所以,一旦開始恢複飲食,就需要逐步喚醒腸胃,讓腸胃再次慢慢適應飲食。如果在斷食結束後就開始大吃大喝,正處於休息狀態的腸胃突然被施加超負荷的食物,就像一個從來沒有工作過的人突然被授予一大堆壓力強大的工作,在一時半會兒難以適應的情況下,強行啟動能量係統進行超負荷工作,結果就會特別容易受到傷害。
複食期間大吃大喝特別容易傷及腸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斷食期間,因為身體停止攝入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之類的固體食物,所以,腸胃對這些食物沒有消化需求。於是,在人體消化係統內專門負責消化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幫助把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的消化酶,分泌量會大量減少。在複食期間,人體內的消化酶仍然處於不足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立即大量食用高脂、高糖、高蛋白食物,那麼人體對這些食物就很難消化吸收,於是,它們會全部轉化為脂肪,重新被儲存進人體的脂庫中。
另外,在斷食期間,人體在排宿便的同時,也會把大多數陳舊的腸道黏膜排出去,此時,腸道就需要一定的時間分泌出新的黏膜來保護腸道。所以,如果複食期間腸道沒有完全恢複過來就大量吃肉,那麼肉食在腸道中發酵後產生的毒素就會直接與還沒有受到黏膜保護的腸道接觸,使毒素輕易就進入到人體血液中,再經過血液循環係統進入到人體各內髒器官組織之中,對機體組織造成損傷,嚴重的甚至會致病。相反,在複食期間大量進食蔬菜和水果,在清潔腸道的同時,還能夠刺激腸道分泌黏膜保護腸道。
因為斷食會促使體內脂肪燃燒,幫助人體重新調節新陳代謝係統,有良好的減肥效果。在斷食結束後,如果複食做得好,體重不僅會持續下降,皮膚也會變得光滑細嫩。但如果此時大量進食,身體的排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斷食容易複食難。有的人斷食後不僅沒有獲得保健效果,反而傷及身體,損害健康,主要原因就是複食沒有做好。在複食期間,人體非常容易由於饑餓感大吃大喝,過量進食,食物不能被消化,引起腹脹、胃痛、腹瀉,並傷及腸胃,導致斷食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