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早睡早起(2 / 2)

如果實在睡不著,就在自己床頭放一個剝開的橙子或者橘子,它們的香味會幫助我們入睡。

睡前的“三忌”

睡覺前,我們最好用溫熱的水泡腳15-20分鍾,這樣容易入睡。

但有幾件事不適合睡前做:一是吃東西。睡前不要吃東西,否則胃腸會有負擔。二是過於激動和興奮。睡前不要看場麵激烈的球賽,或者場景恐怖的影視劇,勿談懷舊傷感或令人恐懼的事情。三是喝濃茶與咖啡。這些飲料容易造成夜裏多次上廁所或精神興奮,影響睡眠。睡前喝一杯牛奶是可以的。

睡晚了也不賴床補覺

很多人覺得自己夜裏12點才睡,要是早起就不夠8個小時了,因此會賴床,想著多睡一會兒就能把缺的睡眠時間補回來。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睡眠強調的是時間段,也就是說晚上9點到早上5點,而不是說隻要睡夠8小時就一定健康。

睡晚了,那就按原定時間起床。起來以後活動一會兒,到坐校車或者課間休息時,小睡一會兒,就能精神起來。

清醒了,就要離開床

我們起床的時候有幾分鍾“掙紮”--起還是不起?起吧,實在太困了,還想睡;不起,還要洗漱、吃早飯,否則就趕不上校車了。

其實,這個時候,要是當真起來,並稍微一活動,或走,或跳,或舒展身體後,我們就會感覺不像1分鍾前躺在床上那麼困了,而且感覺很輕鬆,很舒服。相反,我們越不起,越困。

所以,一旦開始“掙紮”,就證明我們已經清醒了,就要離開床,去洗漱,做些簡單的運動。

中午午休10分鍾

除了晚上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如果中午能進行午睡,對身體的健康更有利。不過,很多中午回家的同學,吃完飯就往學校跑,每天很早就到了學校,或者在學校周圍玩耍,這樣既不安全,又浪費了中午寶貴的休息時間。

所以,中午不妨小睡一會兒,半個小時最佳。如果實在睡不著,那就閉上眼睛,什麼都不想,慢慢就能入睡。即便最後我們隻休息了10分鍾,身體都能得到很好的調整,下午我們就能有精神。

假期裏也不能一覺睡到中午

一到假期,我們忙於各種玩樂,甚至可能熬夜打遊戲,這就會打亂我們的生活規律。到了開學,我們就可能還睡到中午才起。

不管什麼時候,早睡早起都要遵守。假期時間充裕,我們要合理安排,玩多長時間的遊戲、什麼時候看書、幾點睡覺、早上幾點起床,這些都要有計劃、有規律。

父母引導/引導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大人要按時睡覺起床,做好榜樣

有些家長一到9點半,就急著趕孩子上床睡覺。但是,家長自己的眼睛卻還猛盯著電視,或還在忙東忙西。其實,家長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有“孤單”或 “不公平”的感覺,而且孩子會有“為什麼隻有我要去睡覺”的疑問。再加上孩子對成人的活動充滿好奇心,當然也就降低了睡覺的意願。

因此,隻要到了睡覺時間,全家人最好都能暫停進行中的活動,幫助孩子醞釀睡前的氣氛。同樣,早起時,大人也是一樣要做好榜樣。

不縱容孩子熬夜

有些孩子家庭作業本身就不少,但爸爸媽媽還要求他學琴、學書法、學畫畫,結果孩子想睡都不能睡;有的是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看電視劇,非要看到晚劇場結束才罷休,孩子大腦興奮自然睡不著。

孩子的生長激素分泌最盛的時間是晚上11時至半夜,超過這個時間睡覺,對孩子健康必然會產生負麵影響。家長要重視孩子的睡眠,保證充足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質量。盡量讓孩子在睡覺前做完關於學習方麵的內容,不看激烈的電影等。

要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睡眠環境

應該給孩子創造平安、寧靜、溫馨和舒適的就寢環境。床鋪要符合孩子的要求,不要亮著燈睡,讓房間變得昏暗,孩子就容易入睡。對於怕黑的孩子,可以給他大抱枕當保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