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上課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1 / 2)

告訴世界我最棒01 35 上課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

經典案例

“身在教室,眼看黑板,我的心卻不知道在哪裏。”

9歲的白鴻上三年級,平時愛運動,人也挺開朗的。他唯一讓大人頭疼的就是上課不能專心聽講,經常搞小動作,不是轉筆玩文具盒,就是在課本上畫漫畫,還有就是給同學講笑話。因此,他的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

白鴻對此也很煩惱,說:“我上課經常開小差,不時想些課外的事情,比如踢球、玩遊戲,或者課間看漫畫書等。結果,老師叫我回答問題,我連問的題目都沒聽清,常受老師的批評。我知道這樣對學習很不利,也決心改掉這毛病,可不知為什麼,上課時我身在教室,眼看黑板,心卻不知道在哪裏,還是會東想西想。”

白鴻的爸爸媽媽知道後,想盡了各種辦法,比如勸導白鴻有什麼話和事就等著下課再說再辦,做作業的時候嚴格管著白鴻不讓他東磨西蹭的。但是一段時間下來,白鴻的情況並沒有改善,還是老樣子。

好習慣的益處/注意力集中是上好課、學習好的關鍵

不少人似乎“天生好動”,像一隻小猴子,總是坐不住,上課時,即便是很喜歡的科目,也很難長時間地專心聽講。

有些人自以為自己很認真地聽課了,但是他卻從上課到下課一直轉筆、轉書。還有一部分人,覺得自己聽懂了,可到下課一做題就發現自己好像什麼都不懂。其實,這都是注意力不夠集中造成的。

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是打開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門開得越大,注意力越集中,我們學到的東西就越多。而一旦走神、注意力無法集中,門戶就關閉了,一切有用的知識信息都無法進入我們的大腦裏。所以有人才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上課走神,降低了聽課效率

古代,最好的棋手弈秋教兩個學生下棋。一個學生上課專心致誌,另一個學生在老師講課時東想西想,他想有一隻天鵝從天上飛過,他拿箭把天鵝射下來,煮了吃……

雖然他們都有一個好老師,但聽課認真的學生後來成了像老師一樣厲害的國手,而思想開小差的人棋藝卻很一般。

上課時,我們有一半多的時間需要聽老師講課。要是長時間注意力分散,那就跟不上老師的步伐,無法理解老師課堂講授的知識,這樣就降低了聽課的效率。

聽課開小差,影響學習成績

上課記不住或記不全老師講授的內容,下課後,就得花更長的時間去重新學習這些知識,學習任務自然就變得沉重了。但若不重新學,那知識漏洞會一直存在,漏洞多了,學習自然就會落後,影響學習成績。

總之,穩定持久的注意力是學習習慣中最重要的一方麵,是我們上好課、學習好的關鍵,因此我們要注意培養自己專心聽講的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提升注意力

訓練自己集中注意力

(1)大聲讀書:大聲朗讀,是一個使我們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每天給自己安排10-20分鍾,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大聲地朗讀,盡量做到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堅持每天做這個訓練,我們的注意力就能逐步提升。

(2)按順序數數字:在一張有25個小方格的表中,將1-25的數字打亂順序,填寫在裏麵,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25,要邊讀邊指出,同時計時。我們可以自己多製作幾張這樣的訓練表,每天訓練一遍。

(3)由一個點幻想出圖形:在空中幻想一個點,然後凝視這個點,並逐漸將其延長畫成一條直線,慢慢地讓注意力凝聚在一起,然後從原來的簡單線條中想象出星星、月亮等圖形。長期堅持訓練,我們就能心靜神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