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忠告七股票投資需要獨立思考,切勿盲從(1)(1 / 3)

1.不要被他人的看法所左右

我總是感到不可思議,為什麼高智商的人不動腦子地去模仿別人,而我從別人那裏從沒有討到過什麼高招,所以你必須獨立思考。

——巴菲特

巴菲特真正開始投資是在他25歲的時候。之前他雖然也曾經接觸過股票市場,對股票投資有一定的了解,但並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但從25歲開始,他就認定了自己的職業是做股票投資。

從開始投入於股票市場直至今天,巴菲特都並非隻是單獨一人投資,而是和幾位朋友合資投資。剛開始投資的時候,在這個合資的合作團體中,巴菲特所獲得的利潤是最多的。但這並不是因為他的資金最多,而是所有合夥人都認定他的投資理念是最優秀的,因此一切的投資決策都由他做決定。也就是說,巴菲特獲得的利潤,是他全力服務這個合作團隊的回報。大家議決之後,巴菲特隻向該團隊拿出了100美元的資本,而加入這個合資團隊的其他合作夥伴則一共出了10萬美元。

最初的時候,其他的合作夥伴雖然知道巴菲特在理論上對股票市場的運作早已經有了很深入的認識,但在投入股票市場的開始階段,對於巴菲特的能力,他們仍然存有一絲懷疑。所以,他的合夥人在最初時,有時會一同討論應該怎樣運用手中的資金。雖然巴菲特堅持要由他做出一切買賣決定,但其他合夥人當時不了解這一套投資理念,更不知道數十年之後他們可以將資本增大到以億來計算,所以當時大家聚在一起研究應該采取什麼投資策略之時,都各抒己見,並不完全以巴菲特的策略為準。當其他人提出各種與巴菲特相左的理論時,巴菲特始終堅持自己的看法,認定自己的投資策略是最好的,而且他堅持認為,如果這個投資合作的事業是由他做最後決定的話,其他合夥人就一定要聽他的意見,由他來做最終決定!巴菲特還堅持,如果不是運用他的這套投資策略,他寧可退出這個合作。由此可見,巴菲特對於自己的投資理論是相當有信心的。

在這種情況下,合夥人隻得選擇采用巴菲特的投資策略。幾年後,由巴菲特主持的合作投資組合升值了好幾倍。而如果采用其他理論,他們是否能夠得到同樣的回報卻是一個疑問;如果當時這一個合作以夥伴的形式進行,不是由巴菲特做出最終決策,而是由其他人做最終決策,是否會得到同樣的回報,也是一個疑問;如果當時巴菲特並沒有堅持自己的見解,而是聽從其他合夥人的意見,或至少一部分的資金是依其他合作夥伴的建議去運用,那麼,是否會得到這樣美滿的投資回報也是一個疑問。總之,沒有巴菲特的堅持,相信他們的投資可能就不會有這樣令人驚歎的回報。

一般的投資分析,是借由基本理論分析和技術分析兩種方式來進行的。現今的投資分析當中,也隻有這兩種分析方法,別無選擇。然而,對於像巴菲特這樣的投資高手,世界最頂尖的投資大師,他的投資手法早已經超越了這一境界。

巴菲特對此的看法是:當所有的投資者都在進行基本分析和技術圖表分析之時,圖表分析就變得大眾化,充斥了各種人群的觀念,最終大家得出的結論都會差不多。當每個人都由這樣相同或至少是近似的分析作出結論時,投資分析就變成了一種“羊群效應”,而投資最終也會變得隨波逐流。

巴菲特做股票投資從來不會進行圖表技術分析,他曾直言不諱地告訴自己的子女,這樣的分析完全沒有任何意義。他的投資方法和分析思路,和其他的投資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他的分析和選股方法就是隻看企業的內在價值和其股價的差異,從而決定股票是否值得買入。不論是宏觀因素還是整體股市因素,巴菲特都從不理會。至於圖表,巴菲特認為它隻有短暫的作用,對於一個長期投資者,甚至是終身投資者,圖表的走勢如何,無關痛癢。

巴菲特的忠告

在投資時,投資者就應該始終堅持自己的意見,而不被其他人左右。因為一個成功的人物總會有他個人的主見。

2.投資者不要被股票預測所左右

別人讚成你也罷,反對你也罷,都不應該成為你做對事或做錯事的因素。

——巴菲特

巴菲特對市場預測是持反對態度的,他曾給女兒蘇茜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來揭示市場預測的荒謬性:測試者拿出100張照片,讓被測試者在其中選出五張自己覺得最漂亮的臉,然後看哪位受測者選的照片與大家公認的最漂亮的照片一致。大家在聽了測試者的意圖後,在選擇照片時都違背了自己的主觀判斷,不是選擇自己認為最漂亮的臉,而是選擇了大家認為最漂亮的臉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