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市場是有效的,也就是說認為市場能夠對上市公司的相關內容進行客觀而有效的反映。這其中就包括公司過去的相關信息,以及大眾都知道的信息和大眾並不是太了解的信息進行反映。有許多人認為市場永遠都是有效的,也就是說他們認為無論市場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下都是對該公司內在價值的反映。但是,巴菲特卻非常不認同這種觀點。
巴菲特認為如果不用長期的眼光看市場的話,那麼市場多半都是無效的。也就是說,市場並不能夠準確地反映出公司的內在價值來。他認為投資者的情緒是在決定著市場的走向的。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的情緒高漲,大家都認為短期內股市能夠上漲,那麼越來越多的人就會買入股票,從而將股票的價格推高。而相反的,如果投資者認為股市將會下跌,那麼大家都看跌股市,於是拋售股票的人也就越來越多,自然市場就會向下運行。由於投資者的情緒往往是不理智的,也是非常難以把握的,所以巴菲特從不對市場的運行提出什麼自己的看法。因為他知道他不可能準確地預測股票市場。
不過,巴菲特他也並不是完全認為市場就一點也不能夠反映出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不然的話他也就不會堅持價值投資了,也就不會參與市場,買入股票了。巴菲特對於市場的觀點是: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內,市場是能夠反映上市公司的信息的。也就是說,市場能夠反映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如果一個公司的業績優良,那麼長期來看股價就能夠不斷攀升;而相反如果一個公司業績較差,那麼即使短期內股價有所上漲,但是長期來看,它的股價也一定是下跌的,或者至少是不漲的。
巴菲特不認為市場能夠一直有效,在一個相對短的時間內市場往往不能夠準確反映公司的內在價值。其實,這也是巴菲特一直堅持長期投資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巴菲特認為,短時間內市場所作出的反應是不可靠的。例如,如果一個業績較好的公司因為意外或是事故,雖然這會對公司業績發展有影響,但是影響並不是很大,而那些普通投資者往往遇到這種情況就選擇拋售這隻股票,於是大多數人也開始拋售該公司股票,而在這種情況下,該公司股價自然就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這其實就是市場過激的反應,其公司的內在價值往往是被低估了的。同樣,有很多時候,市場對公司的反應是落後的。這樣的特點給投資者帶來的往往是較大的風險,如果普通投資者不去研究公司基本麵,而隻是盯著圖表的話,很可能會遭遇投資的虧損。
巴菲特的投資觀念往往和普通投資者相反。一般的投資者做投資都是先聽聽市場上麵那些所謂的專家對行情未來的看法,之後再做出自己的投資決定。可以說,這些專家沒有一個能夠將行情非常準確地預測出來。巴菲特就從不試圖預測市場,他同時還告誡普通投資者:預測市場的未來,我們就會淪為市場的附庸,變得失去自我,沒有一點主動。
但是,巴菲特對自己的股票總體的價格走勢還是有一個預判的。也就是說,他買入該股票看中的就是該股票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能夠有一個很大的上漲空間。通常,這個時間可以是10年或者更久。巴菲特從不會去預測短期的市場走向。他這樣說過,他對市場一年內的走勢都不感興趣。因為他知道沒有人能夠真正地預測市場,而根據那些所謂的市場預測來買賣股票,就往往會使投資者陷入到一個追漲殺跌的怪圈中。投資者需要知道的是,連續的買賣,甚至不惜高價買入股票都會抬高自己的投資成本,減少自己的投資收益。
巴菲特不關心短期市場的變化,因為他對自己所選擇的股票和公司有信心,他也知道這些公司在未來將會有很好的盈利狀況。他本來是在低位買入的股票,如果盲目地聽從市場上麵的預測傳言,快進快出,那麼他就不可能將他的成本控製在一個很低的位置了。
巴菲特是不會關注短期內市場的走向如何的,他隻知道未來或者很長一段時間裏,他所選擇的股票是會上漲的。也許你會覺得他有些武斷,但是恰恰是他的這種自信,才讓他的投資屢屢獲得成功,使得他的利潤逐年猛增。而巴菲特之所以不被市場預測所左右,主要是因為他很有主見,是靠著自己的獨特思維去考慮問題所致。
巴菲特的忠告
如果你有聽信市場預測的時間,還不如去多讀讀相關上市公司的財報,或者是關注一下這些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未來的盈利狀況。因為這才是未來股價能否上漲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