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解讀
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在經曆了短暫的衰退之後,在1982年進入了又一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這個時候,巴菲特把目光轉向了老牌的家族企業,他認為能夠在經濟蕭條時期走過來的家族企業必定有強大的生命力。
美國有很多的家族企業,家族企業在管理上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創新能力也比較差,所以大部分家族企業在市場上生存的時間都比較短。但是,那些有實力的老牌家族企業還是有投資價值的,比如巴菲特就對內布拉斯加家具商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位於奧馬哈的內布拉斯加家具商城成立於1937年,是一家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的零售商企業。巴菲特從1983年開始就十分關注這家企業,他十分想找機會與這家商城的老板羅絲·布拉母金談談收購的事。
一天,巴菲特走進這家商城,發現它的營業麵積橫跨三條馬路,足有40英畝大。看到羅絲·布拉母金乘著高爾夫球車正在巡視,巴菲特就小心翼翼(怕打擾她的工作)地走上前與她打了聲招呼。羅絲·布拉母金聽說過大名鼎鼎的巴菲特,於是就停下工作跟他交談起來。巴菲特在做了一番自我介紹後,直截了當地問她:“是否願意把商店賣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沒想到羅絲·布拉母金果斷地回答道:“非常願意。”好像已經考慮過似的。萬分驚喜的巴菲特連忙問道:“那麼我們就價格問題談談好嗎?”“6000萬美元。”羅絲·布拉母金脫口而出。
聽到這樣的回答之後,巴菲特起身向布拉母金告辭,並表示希望能夠馬上進行下一步的談判。
在接下來的幾天,巴菲特同羅絲·布拉母金就具體事件展開了談判,最後以5500萬美元收購了內布拉斯加家具商城80%的股份,其餘的20%的股份由內布拉斯加家具商城管理部門持有。談判之初,巴菲特想買回內布拉斯加家具商城的90%的股份,但是布拉斯加家具商城的經營權的擁有權都掌握在羅絲·布拉母金家族手裏,總資產達8900萬美元,他們家族要求必須持有20%的股份。
巴菲特以閃電般的速度收購內布拉斯加家具商城,是他投資計劃中的一部分,對於這家商城的收購早就在他的計劃之中,隻是沒想到會進行得如此順利。看來布拉母金也是早有此想法,她對巴菲特的投資水平和經營管理早就有所了解,所以當巴菲特提出此要求時,羅絲·布拉母金就愉快地接受了。
羅絲·布拉母金1893年12月3日出生於莫斯科,後遷往美國,家境貧寒,兄弟姐妹很多,從小全家九口人擠在一個房間裏。雖然她的童年非常苦澀,但是羅絲·布拉母金從小就學會了用樂觀的態度麵對生活中的困難,養成了一種堅韌不拔的性格,任何時候都保持自尊和自信。6歲時,她便開始在一家麵包店裏打工。
一次偶然的時機,布拉母金碰到了熱心腸的一家人。這是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在那裏布拉母金對俄文與數學有了初步的了解,為她對知識的追求奠定了基礎。13歲那年,布拉母金在一家商店找了一份臨時工作,一邊自學一邊工作。通過不懈的努力,三年後布拉母金不但掌握了科學文化知識,還當上了這家商店的店長,管理商店裏的日常工作。在布拉母金手下工作的有5個男員工,而此時的布拉母金隻有16歲。
雖然羅絲·布拉母金隻有16歲,但是從小接觸社會已經讓她脫離了少女的稚嫩,成熟的她把商店管理得井井有條。羅絲·布拉母金是一個聰明的女孩,在管理商店的過程中學會了很多經營管理方麵的知識,結交了當地的很多商人,這為她走上經商道路鋪墊了基石。
羅絲·布拉母金在經營商店的過程中認識了自己的丈夫——薩多·布魯明(1914年他們結婚後,俄羅斯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中)。1917年羅絲·布拉母金隨同丈夫移民到美國;1919年她把父母、姐妹全家人接到奧馬哈,全家人開始了在美國的生活。
羅絲·布拉母金除了照顧父母之外,還得努力地工作。當時沒有什麼特長的她經濟收入有限,全家人的生活非常艱辛。但是,布拉母金從沒有放棄心中的理想。1937年,羅絲·布拉母金花500美元開了自己的雜貨店,就是現在的內布拉斯加家具商城。從那時起,44歲的羅絲·布拉母金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史。羅絲·布拉母金在經營過程中以信譽而著稱,從開業那天起,“價格低廉,誠實公道”就成為商城的經營宗旨,對於那些經濟困難的人還可以按成本價出售,所以在很短的時間裏商城就在奧馬哈全市建立起了良好的信用,而商城裏的顧客也因此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