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收購業務(5)(2 / 3)

——摘自2012年巴菲特寫給全體股東的年報

譯文

伊斯卡是一家我們擁有80%股份的切割工具公司,2011年它的業績表現讓我備感震驚。其自身的銷售增長以及業績表現在整個行業中都是獨一無二的。該公司的三位經理人:Eitan Wertheimer,Jacob Harpaz,Danny Goldman都是優秀的執行者和戰略家。2008年就在全球經濟遭受嚴重打擊之時,他們卻大手筆地收購了在日本具有領先地位的切割工具製造商——Tungaloy。2011年日本東京北部遭到嚴重的海嘯襲擊時,Tungaloy公司損失可謂慘重。但令你想象不到的是:Tungaloy公司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還能在2011年繼續保持較高的銷售收入。我曾經在2011年11月參觀過他們的工廠,該公司的管理層以及員工高漲的熱情令我十分感動,他們確實是個優秀的團體,這一點值得我對此表示尊敬。

投資解讀

根據2008年9月22日東京方麵的有關消息,巴菲特決定出資10億美元通過Berkshire Hathaway旗下的IMC公司買下日本汽車及飛機工具機廠商Tungaloy公司71.5%的股權。

類似汽車和飛機這樣的行業向來不是巴菲特所熱衷的領域,但是他卻不介意去對其上遊行業進行投資。這與互聯網企業不一定能盈利,但為其提供硬件支持和寬帶服務的行業賺錢就比較容易是一個道理。

根據有關資料可以得知,Tungaloy創立於1934年,是日本一家曆史悠久的老牌公司,其主要的運營方向是汽車及飛機工具機製造,範圍涉及自行車、汽機車及機械等產業。其產品在日本及中國都有非常高的占有率,而且一直以來,公司的運營情況都十分穩定,業績也在逐年增長。由此看來,巴菲特之所以對Tungaloy公司產生興趣主要是因為這家公司具備悠久的曆史、穩健的業務和壟斷的市場。可以說,這為該公司保持持續增長的競爭力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一定要選擇一家具有成長前景的公司作為自己的投資目標,這要求投資者要看這家公司是否有按部就班的計劃使利潤長期大幅度地增長,是否有很難讓新加入者分享其高成長的特質”這是巴菲特從投資大師費雪那裏學到的投資者。在對任何企業作出收購之前,巴菲特都會對該企業進行深入地調查分析,這次決定收購Tungaloy公司也不例外。到2008年為止,Tungaloy公司已經成立了50多年,通過50多年的發展,這家公司的管理機製已經非常地成熟,公司穩健的業務運營計劃和不斷地前進說明它擁有比較合理的運營基礎,隻有具備這一點,公司才能獲得良好的發展。

除此之外,在實施任何一項投資計劃的時候,巴菲特都會遵從一個原則,那就是他經常提起的“不熟不買,不懂不做”的能力圈原則。他曾經說過,任何情況都不會使他做出能力圈範圍以外的決策,顯然,與那些所謂的高科技行業相比,巴菲特對於運輸工具的器件生產這種業務種類更加熟悉。

很多投資者會對那些新興的高科技行業充滿了興趣,認為這些後發展起來的新生事物肯定會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豐厚的利潤,但是巴菲特與這些人的看法卻有所不同,他認為投資人選擇股票就像女孩子選丈夫一樣,關鍵不在於其是否具有神秘感,而是要看它能不能帶給你安全感,所以他認為與其盲目地對於那些充滿神秘感的新興行業進行投資,還不如將目標鎖定在傳統行業當中具有壟斷或接近壟斷地位的企業,這樣會使自己所擔負的風險降到最低限度,或許在短時期內投資獲得的利潤並不是非常高,但從較長的一段時期來看,穩定的增長會帶來較高的收益,而Tungaloy公司不僅從屬於傳統行業,而且其產品在市場中也占據著非常有力的壟斷地位,所以它當然會成為巴菲特所青睞的投資對象。

通過對巴菲特收購行動的了解,我們進一步學習到了巴菲特獨特的投資智慧,那就是,在選擇投資對象的時候,悠久的曆史、穩健的業務和壟斷的市場是在對企業考察時必不可少的因素,能否把握住重要的時機,對這樣的企業進行有力出擊,會成為決定自己能否取得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