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收購業務(6)(1 / 3)

這是巴菲特投資史上的又一次大手筆,而如此大規模地投資可口可樂公司股票,在美國的股市上還是第一次。巴菲特為什麼下如此大的賭注去投資可口可樂公司呢?或許這跟他的投資理念、經營風格有很大的關係。自從1987年股災以來,巴菲特就改變了自己以往的投資策略,一直倡導要做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事。可口可樂從1987年到1990年間,業績一直處於下降的狀態,股票年平均增長率連續創新低,這讓巴菲特看到了目前可口可樂公司的情況正處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購買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對於兩家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巴菲特在投資一個項目時,總是以永恒價值為投資理念。巴菲特看到了可口可樂潛在的價值後,做出了他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投資決定,而在購買之前,巴菲特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來對其利弊進行衡量。在1988年末和1989年初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巴菲特秘密地逐步下達買入指令。在完成了對可口可樂公司10億多美元的巨額投資之後,此事轟動一時。巴菲特的投資也使他成為可口可樂最大的股東,與美國參議員山姆·南恩、娛樂業投資大亨赫伯特·阿倫、棒球俱樂部前部長彼特·尤伯羅斯等人共同成為董事會成員。

巴菲特成為董事會的成員,可口可樂的總裁基奧給了他很高的評價:“他是一位既了解情況又在發揮積極作用的董事,他對全球注冊商標的內在價值有著清晰而深刻的認識。”

巴菲特對可口可樂的首次投資就達到了10億多美元,在1994年又一次追加投資,這使得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所擁有的可口可樂股份超過了1億股,其實按照分股比例可以達到2億股份。而巴菲特在可口可樂公司最不景氣的時候,卻巨額投資可口可樂的股票,這除了基奧出色的個性魅力對他的吸引外,更多的是他對可口可樂公司內在潛力的分析和研究。

巴菲特就大家對他有內部消息的異議再三聲明,他投資可口可樂股票隻不過是對公司的年度財務報表、新聞報道、商貿報告做了細致地分析,而這是大部分股東都能做到的事情。

巴菲特認為,最好的企業都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流逝,能利用大量資金取得非常高的報酬率的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況且,可口可樂公司就是這樣的企業,所以巴菲特投資了可口可樂。

巴菲特名言

人不是天生就具有這種才能的,即始終能知道一切。但是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有這樣的才能,他們懂得尋找和精選世界上被錯誤定價的賭注。

——巴菲特

如果你是池塘裏的一隻鴨子,由於暴雨的緣故水麵上升,你開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時你卻以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

——巴菲特

7.投資股神與郵報女王

For corporate ownership of people, this is the idea our company shareholders should have. The academic definition of risk is a bit ridiculous, and even a bit ridiculous,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Beta theory, if a stock price is relativelythe magnitude of the decline in the broader market higher, like in 1973 to buy shares of Washington Post as the risk than the original high price even higher, so if someday someone is willing to low price the entire company to sell it to you, you will think that such a risk is too high, and rejected it?

In fact, the real investors like fluctuations have had a chance to Benjamin. Graham explained in the eighth chapter of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a book, he refers to the theory of Mr. Market, Mr. Market every day in front of you, as long as you are willing to buy or sell from him you investment, as long as he starts the more frustrated, more investors have the opportunity, as long as the greater market volatility, the ultra—low prices on the more opportunities there will be in some good company, it is difficult to imagine this low—cost promotions will be investors as its harmful for investors, you can completely disregard for his presence, o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is foolish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