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投資市場裏到處暗藏著各種陷阱,一不留神投資者就會掉入其中。無法理性對待投資,忽視細小的問題,可以說是投資者普遍存在的現象。當然,在股票市場裏這種現象更是不足為奇。由於股票市場是變幻莫測的,再加上忽高忽低的股價波動,所以投資者通常是無法在短時間裏掌握市場的脾性的,往往隻有在長期不斷的積累當中才能清楚地了解市場。盡管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有精明的頭腦,也能判斷市場信息的真實與否,但是若想適應市場的變化卻十分困難。
大部分的投資者以為追高風險比較大,但實際上在弱市抄底的風險更大。此外,有部分投資者總是害怕股市價格暴跌,但對陰跌卻並不擔心。投資者認為後者的波動範圍小,而前者的波動範圍大。然而,後者的危機卻遠遠大於前者,導致的損失也更為嚴重。因為長期的陰跌會漸漸動搖投資者的信心和耐心。如果股市長期保持這樣的形勢,那麼結果會導致投資者在漫長的等待中被股市牢牢套死,當他們開始察覺時,止損也無濟於事。投資者不明白股價的暴跌隻不過是暫時的釋放,這種現象將預示著調整即將結束,而股市將會迎來新的生機,股票的價格也會很快回升。
當股市處於弱市時,股價下跌的情況會降低投資者的資金市值。因此,投資風險表現得相對明顯,投資者對風險也會更加重視。當市場形勢開始回升時,投資風險也將不容易被察覺,這個時候投資者往往會受到市場的影響,從而對風險放鬆警惕。其實,投資者更加應該防範漲市中的投資風險。因為當投資者處於弱勢時,資金市值會大幅地減少,所看到的風險是十分明顯的,所以投資者能夠意識到規避風險的重要性。而當市場開始回升時,投資者會因為股價的上升而逐漸放鬆緊繃的情緒,無法理性地看待問題,結果忽略了股市細微的變化,造成慘重的損失。實際上,股票價格的下跌現象是一種正常的釋放過程。如果投資者隻是關注風險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盈利機會,那將會追悔莫及。然而,當股票價格突然上漲時也許正醞釀著巨大的風險,所以股價上升時投資者更加要提高警覺。在交易過程中,投資者應該克製貪婪的心理,在盈利以後要懂得適可而止。要知道,貪婪隻能適得其反。當市場形勢大好時,投資者也不能過於樂觀,因為這個時候風險往往是最大的。無論股市正處於強市還是弱市,風險都永遠存在,若投資者掉以輕心,放鬆警惕,產生失誤,隻會讓自己遭受損失。而隻有時刻對市場保持警覺,避免失誤產生,才能避免投資風險。
當市場由弱市轉向強市時,投資者應該控製投入的資金數量。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降低投資風險,投資者不應該采取重倉的操作手法,而滿倉的手法更是需要謹慎。結合多方麵的因素,投入少量的資金是最行之有效的操作手法,盡量以半倉為標準投入資金。與此同時,投資者應該存有一定的後備資金,以應對一些緊急的狀況。當投資者被股市套牢時,應該將其投資組合進行優化;當股價處於上漲時,要不斷根據市場的變化適當調整持有的股票數量,尤其是一些持股數比較大的投資者,應該抓住短期的上漲趨勢,將手中少數上漲浮動較大的股票清倉出售,多換取一些現金,以保存戰鬥的實力和精力。通過調整倉位,不斷優化投資組合,不但能夠獲得更大的收益機會,而且更能成功地規避股市波動所帶來的風險。
金融市場的變化之快,會讓許多投資者都摸不著頭緒。也許在大片的感歎聲中,股市已波動了好幾次。在股票市場中大部分的機會都是隱性的,不容易被投資者察覺的,因此需要投資者更用心地觀察和判斷市場的信息。畢竟隻有努力勤奮的人更能尋找到盈利的機會。比較理性的投資者在麵對市場時,總能聰明地嗅到一些新的信息,並且能夠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的投資者往往能夠清醒地麵對股市,也能夠察覺到一些細微的問題,在市場尚未有所表現時他們就看到了未來存在的危機,從而避免了失誤產生,成功地規避了風險。
在股市正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況時,大多數投資者會被市場表麵的平靜所迷惑,因而對市場放鬆了警惕,對市場細枝末節的變化不再敏感。結果,當機會來臨或者出現危機時,投資者也無法很快察覺到,因此經常會造成投資失利或機會流失的情況發生。巴菲特提醒投資者,不要因為一時的放鬆而白白錯失機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另外,有一部分投資者在剛購買股票時,對市場的判斷和操控水平都還不錯,因此獲利的機會也很多。不過,漸漸地他們開始變得麻木,開始對市場放鬆警惕,驕傲自大的心理占了上風,容易掉入市場的陷阱,被市場所迷惑。最後往往在市場突然大跌時,損失原本應該獲得的收益。在這時投資者才幡然領悟,抱怨自己當時為什麼不提高警惕,否則就不會“賠了夫人又折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