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巴氏風格(4)(1 / 3)

近年來,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一些新型經濟體國家經濟增長過快,金融危機的爆發為這些國家帶來了嚴重的通貨膨脹,歐美國家也麵臨著通脹的壓力,但是要比發展中國家弱得多。這就類似於美國20世紀80年代的經濟狀況,那個時代美國經濟的發展正步入一個黃金時期,美國國內的消費水平空前,遠遠地超過其自身的生產力,不但消費了本國生產的產品,還需要不少外國商品,為了購買這些外來的商品,美國發行了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和美國銀行存款各式各樣的債券來刺激消費市場,當國內需求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時,美國這個世界最富裕的國家產生了貿易逆差,在一段時間內還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巴菲特是非常關注通貨膨脹的,因為這直接關係到他所投資的公司的利益,他始終認為通脹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現象,而是與很多經濟現象聯係在一起的。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嚴重,美國國內消費熱情大減,他雖然不能預知高通脹何時會出現,但是他認為美國巨大的財政赤字、貿易逆差不可避免地會導致通脹。巴菲特很清醒,他一直把通貨膨脹看成是阻礙投資的最大敵人。

正是因為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巴菲特曆來在投資股票或者收購企業上都非常謹慎,而且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每年寫給股東的信中,他都要重申自己曾推出的投資企業的標準。以下即是巴菲特投資企業標準:

(1)企業要具備一個強有力的管理階層;

(2)企業要有持續、穩定獲利的能力,不包括對前景的預測;

(3)企業沒有外債或者外債很少,股東報酬率較高;

(4)企業的年盈餘至少有五百萬美元以上(稅後利潤);

(5)要有一個合理的並購價格;

(6)企業的業務類型不要過於複雜,主營業務是最主要的。

從以上這幾條標準中,可以讓每一位投資者看到什麼樣的企業股票才是值得投資的,隻要是符合以上條件的企業,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對其投資。巴菲特在1973年購買希斯糖果公司的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受到的通貨膨脹的影響比較小,經營無負債。巴菲特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在通貨膨脹期間,經濟商譽本身的價值會隨著通貨膨脹的上升而上漲。哪一家企業擁有良好的商譽,就能夠獲得比其他企業更大的機會。隻有把企業的經濟商譽與投入資本的最小化結合起來,物價上漲就可以抵消通貨膨脹。

巴菲特投資股票其實是在投資事業,與普通投資者投資存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作為個人投資來講,巴菲特的建議隻是作為參考。但是通貨膨脹對投資來講很重要,每一個投資者必須把當前的經濟環境考慮進去,通貨膨脹就像是企業中的蛀蟲,會吸取企業中的每一滴養分,經營不良的企業隻能被迫節省每一點資金,才能維持生存。即使是一家企業在通脹的環境下能夠保持盈利,但是隻要通脹得不到消除,一般8%到10%的盈利根本無法支撐企業的擴展、還債以及發放股利,等等。

在2008年歲末之際,經濟危機仍然蔓延全球,投資者對未來的通膨趨勢感到悲觀,盡管很多國家都在努力地穩定物價,但是穩定物價隻能維持現狀,卻沒有辦法使其恢複原來的市場,因此投資者隻有改變投資策略,以減少自己的損失。從長遠來看,股票和房地產是對抗通貨膨脹最強的兩種資產,在世界經濟體中,這兩種資產的增長率往往會跑贏通脹率,長期持有幾乎都會賺錢,但是,目前正處在流動性過剩的時期,過濫的流動性會提升通貨膨脹預期,從而把它們的價格炒得很高,再度出現泡沫經濟,因而投資這兩種資產安全性較差。

巴菲特名言

我們本身對投資盈餘如何認列的定義與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並不盡相同,尤其在通貨膨脹高漲之時更是如此(但話說回來批評要比修改這套原則簡單多了,有些問題早已是根深蒂固),我們有些100%持股的轉投資公司賬麵上所賺的錢,實質上並不足那個數,即使我們可以完全地控製它(理論上我們具控製權,但實際上我們卻必須被迫把所賺的每一分錢,繼續投注在更新資產設備上,以維持原有生產力),相反的,我們也有一些僅持有少數股份而其所賺的盈餘遠超過賬麵列示之數。

——巴菲特

我們的投資仍然是集中於很少的幾隻股票,而且在概念上非常簡單:真正偉大的投資理念常常用簡單地一句話就能概括。

——巴菲特

6.投身於慈善事業

Last year, I told people I consider to Berkshire shareholders specify the amount of the donation program, and ask for everyone"s opinion, but we have received letters from some shareholders opposed to the entire plan, they think our responsibility is to the company rather than to forceshareholders do some charitable donations, of course, the majority of shareholders or to support the plan, and that this practice can enjoy tax incentives, and urged us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donations, and several part of the shares transferred to their children or grandchildren womanshareholders told me that they think this way, the next generation to learn than to receive. Blessed are the best educational methods, so in the end we decided to improve the lower limit from $ 8 per share to $ 10 per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