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1999年巴菲特寫給全體股東的年報
譯文
假如非要說我們有什麼能力,那就是我們清楚地知道要在競爭優勢的範圍圈內,嚐試將事情做好,以及盡可能多地了解極限在哪裏,而想要準確預測在快速變化行業中經營的企業,其長期經營水平如何,很明顯已經超過了我們的能力範圍之外。假如有人告訴你有能力做出類似的預測,且用公司的股價作為憑證,我們一點都不會羨慕,更不會去盲目效仿。相反,我們會堅持我們自身最了解的東西,如果出現了偏離,那肯定是不小心,決不能在驚慌中去尋找合理的解釋。但幸運的是,伯克希爾公司永遠有能力以及有機會找到它能力範圍圈內應該做的事情。
投資解讀
理性的思考,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講,若想在投資活動中有所斬獲,就必須要保證所有的判斷與抉擇都來自理性的思考,而所有來自條件反射的所謂直覺,都不能作為一個優秀投資者的投資標準。因為,“上帝永遠不會擲骰子”(愛因斯坦)。
妄圖靠運氣和直覺成功的人,終究不會成大器,而隻有那些擁有理性智慧的人,才可能在事業上有所成就。
巴菲特在投資上取得的成功,靠的就是一套與眾不同的投資哲學與邏輯及投資技巧。在巴菲特看似複雜的理論中卻蘊含著人人可用的技巧——理性思考,這也是巴菲特為什麼受人追捧的原因之一。巴菲特曾經不止一次地說過,他對華爾街上有著高等教育背景的經理人所表現出來的不理性的投資方法感到很不理解——在巴菲特的眼中,理性是所有正確決定的唯一來源。
有些人認為,投資活動是天才們的遊戲場,隻要有高智商就完全可以非理性地判斷未來市場的走勢。然而,投資天才巴菲特卻認為,理性比感性和智商在投資活動中占據的位置更為重要。
巴菲特曾經說過:“我買股票基於一個很簡單的原則,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而正是理性,讓巴菲特戰勝了貪婪和恐懼兩個“魔鬼”。在華爾街,對衝基金等衍生金融工具操盤高手比比皆是,而崇尚理性、強調原則性和耐心的品質卻讓巴菲特和華爾街眾多投資者區別開來。卓越的技巧也許可以成就一個出眾的財經人才,但隻有卓越的品質才可以使一個人成為全球首富。
在日常的投資活動中稍加留意就能發現,虧損的投資者往往是那些在行為上缺乏理性,一味以市場表象為行動依據的人。所以巴菲特經常說:“投資必須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就不要做。”我們要清楚意識到,任何非理性的行為都是投資的毒藥,切不可輕易去品嚐。
其實,在麵對市場時,我們很容易被一些假象蒙蔽,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莫及的事情來,我們可以把這個時候的反應看成是“條件反射”。很顯然,這種非理性的條件反射不適合在股市中出現。那麼我們如何避免這種非理性的行為呢?
首先要清楚自己的能力範圍,我們每個人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角度都有所不同也很有限。很多事情對於我們來講,並不在我們的認知範圍之內,而很多行業我們也並不熟悉,所以在投資的時候,要盡量避開那些自己不了解的股票,哪怕它漲勢喜人。畢竟投資與賭博是不同的,我們希望的是在投資活動中穩定、高效地獲取利益,如果你將投資活動當成一種賭博行為,那麼等待你的可能就是輸得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