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扶正解表(1 / 2)

9.加減葳蕤湯《通俗傷寒論》

方歌

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蔥桔梗隨,

草棗薄荷共八味,滋陰發汗最相宜。

【方劑組成】 生玉竹(葳蕤)6~9克,生蔥白3~5枚,桔梗5克,東白薇6~10克,豆豉9~12克,薄荷6~10克,甘草3克,紅棗3枚。

【用法用量】 上藥8味,加水煎2次,乘溫分服。

【功效主治】 滋陰清熱,發汗解表。適用於感受外邪,而素體陰虛者。症見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極微,舌紅脈數,咳嗽心煩,咽幹口渴等。

【附方】

白薇散(湯)《小品方》葳蕤(玉竹)12克、白薇、杏仁各9克、麻黃3克、獨活、川芎、青木香、甘草各5克、石膏18克。水煎分溫3服。功能解表清裏,養陰扶正。治外感病,寒溫夾雜,熱壅氣鬱,惡寒發熱,無汗咽幹,頭痛口渴,舌紅苔薄,脈數者。

【方義分析】 此為滋陰解表代表方。主治外感表證,而素體陰虛者。治宜解表與滋陰相配。故方用玉竹為主藥,滋陰生津,以充生化之本。配伍蔥、豉、薄荷、桔梗疏散外邪。白薇善清內熱,陰虛之體,易於生熱,故必用白薇以清之。再佐紅棗、甘草以甘潤增液,生津養血,以助玉竹扶正滋陰。如此配合,可以發汗而不傷陰,滋陰而不戀邪,庶可表解陰複,其病霍然。

10.蔥白七味飲《外台秘要》

方歌

蔥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生薑裝,

麥冬生地千揚水,血虛外感效彰彰。

【方劑組成】 蔥白連根30克,幹葛20克,新豆豉10克,生薑5片,生麥門冬10克,幹地黃10克,勞水適量(今可用純淨水)。

【用法用量】 上藥前6味,入勞水(亦名千揚水,今可改用純淨水)先浸再煮,減三分之二,去滓,分溫三服。如覺有汗,微微加衣被複之。

【功效主治】 養血解表。適用於病後陰血虧虛,調養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如吐血或咯血、衂血、便血等)之後,複經感冒,頭痛身熱,微惡風寒,脈浮無汗者。

【方義分析】 本方用蔥白,豆豉即含蔥豉湯之意,可以平和發表,再助以幹葛以助解肌,生薑以助辛散。再配地黃,麥冬以養血滋陰,合而成為養血解表之劑,故對陰血虧虛複感外邪者,可以適用。

經雲:甚在皮者,汗而發之。說明外感表證,治當解表。但若素體陰血虧虛者,不能單純發汗,且不宜選用峻猛之發散藥,如妄用峻藥攻表,則很可能因汗傷陰,所以仲景有“亡血忌汗”之戒。故本方選用溫和的蔥、豉、葛、薑以疏表,並配伍地黃、麥冬養血滋陰,照顧其素體之虛。如此應用則可雙方兼顧,標本兩治,收效更佳。如熱重者,則可加入黃芩、銀花之類;出血未止者,可酌加白茅根、阿膠等。

11.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論》

方歌

麻黃附子細辛湯,發表溫經兩法彰。

除去細辛加炙草,少陰反熱亦能康。

【方劑組成】 麻黃10克,製附子10克,細辛6克。

【用法用量】 上藥3味,以淨水1碗,先煮麻黃,減五分之二,去上沫,內諸藥,煮取半碗,溫服,日3次。

【功效主治】 助陽解表。適用於素體陽虛,外感風寒,見惡寒較重,發熱較輕,頭痛身痛,無汗脈沉者。現代臨床亦用此方治療過緩性心律失常,有一定效果,可供參考。

【加減方】

麻黃附子甘草湯《傷寒論》即本方去細辛,加甘草組成。治素體陽虛,複感風寒,發熱惡寒,手足不溫,苔白脈沉者。或治水氣病,身麵浮腫,小便不利,脈沉小者。功效與主治基本與上方相近。但止痛之功稍遜。

【方義分析】 本方證在《傷寒》原書稱為:“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少陰病本為陽氣虛寒證,應不發熱,如病初起而反發熱,可知是感冒外邪而有表證,但表證當脈浮,而今脈反見沉,說明雖有表證而病在少陰,陽虛兼見表證也。故方用麻黃以發汗解表,附子溫經助陽,以奮發素虛之陽氣,亦所以助其發表散邪也。再配細辛通徹表裏,內祛少陰之寒邪,外解太陽之表征。藥雖三味,配伍精當,效力宏著,是溫經助陽解表之名方,故對陽虛而表寒之證,可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