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寒下(1 / 2)

1.大承氣湯《傷寒論》

方歌

大承氣湯用芒硝,枳實大黃厚樸饒。

救陰瀉熱功偏檀,急下陽明有數條。

【方劑組成】 大黃12克,厚樸10克,枳實10克,芒硝9克。

【用法用量】 上藥4味,取淨水適量,先煮枳、樸,待煮至水減半,去滓,入大黃,再煮至藥湯的一半,去滓,入芒硝,在火上再煮一、二沸,待硝溶化即成,分溫口服。大便通下後,餘藥可停服。

【功效主治】 峻下熱結。適用於:1.陽明府實證,潮熱譫語,大便不通,或有矢氣頻作,腹部脹滿,按之硬,舌苔焦黃起刺,甚或焦黑燥裂,脈遲而滑,或沉遲有力。如見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宜本方急下。2.熱結旁流,下利清水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幹舌燥,脈數而滑者。3.或熱盛驚厥,狂亂而腸府燥實者。今常用於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急性盆腔炎見有便秘、苔黃厚、脈沉實者,可以加減應用。

【加減方】

1.小承氣湯《傷寒論》大黃12克,厚樸6克,枳實6克。上藥3味,水煎分服。功能瀉熱導滯,消痞除滿。主治陽明府實證,見脘腹痞滿,大便閉結,潮熱譫語,舌苔黃燥或黃膩,脈象滑數。亦可用於痢疾初起,苔黃膩黃厚,脈象沉實,裏急後重者。

2.調胃承氣湯《傷寒論》大黃12克,甘草6克,芒硝10克。上藥3味,以水煎煮前二藥,待水減半,去滓,入芒硝。再上火微煎至沸,至芒硝化盡,取出溫服。功能瀉熱導滯。主治陽明府實證,見脘腹脹滿,拒按,大便閉結,潮熱口渴,舌苔黃,脈滑數。

【方義分析】 此為治療陽明府實證的名方。陽明府實證,是裏實熱證。治當攻下瀉熱。故方用大黃苦寒之性,可以瀉熱去實,蕩滌陽明;芒硝鹹寒,軟堅潤燥;枳實、厚樸苦降行氣,破結除滿,四味相合,有峻下熱結之功。故運用於陽明裏實熱證之重者。

三承氣同為裏實熱證而設,但大承氣湯為峻下熱結,陽明府實證較重,痞滿燥實之證全俱,故用硝黃配枳樸。小承氣湯為緩下熱結,陽明府實證較緩,但有痞滿裏實,故僅用大黃配枳樸。調承氣湯為輕下熱結,陽明府實證較輕,燥實明顯而少痞滿,故隻用硝黃而不配枳樸。

本方煎法,先煮枳樸,後下大黃,再下芒硝,頗有深義。因大黃、芒硝煎的時間短暫,則瀉下之力更好。柯韻伯曾說過:“生者氣銳而先行,熟者氣鈍而和緩。”是也。學者宜加注意。

2.大黃瀉熱湯《千金要方》

方歌

大黃瀉熱硝芩梔,升麻澤瀉羚角侍,

生地玄參配伍入,實熱動風此方使。

【方劑組成】 川大黃6~9克,黃芩、澤瀉、升麻、芒硝各9克,羚羊角3克、研極細分3次衝服,梔子12克,生玄參20克,生地黃30克。

【用法用量】 上9味,取飲片,除硝、黃、羚角外,以清水1400毫升,分2次煎藥,每次約得250毫升,混合藥液,下大黃,煎2~3沸,去滓,再下芒硝溶化,勻分3服。羚羊角另研極細末,分3次衝服。

【功效主治】 瀉下熱結,養陰熄風。適用於實熱動風:陽明府實,熱邪熏蒸,灼傷津液,熱動肝風,神昏驚厥,腹部脹滿,大便不通,齒燥唇幹,舌苔黃厚或焦黃,脈象弦數者。亦可用於腸梗阻,實熱壅塞,腹脹便秘,疼痛難忍,或惡心嘔吐,舌紅苔黃,脈象沉實弦數者。

【方義分析】 此為瀉熱、養陰、熄風之要劑。可用於陽明熱結,中焦閉塞,熱動肝風之症。方中硝、黃攻裏蕩實,以去積滯;山梔、黃芩清熱解毒,以瀉其火;生地、玄參育陰清熱,以滋化源。妙在配伍澤瀉鹹潤而降泄,佐升麻解毒而升清,使降中有升,以升助降,極為得體。更用羚羊角涼肝熄風,使陽明熱邪劫動肝風得以平息。此方配伍很是周到,實是仲景三承氣湯發展的有效良方。

仲景三承氣湯隻注意陽明裏實熱證的一麵,然而,從臨床來看,陽明府實,每多熱厥昏痙,此時熱邪,不僅在陽明經府,其實已竄犯厥陰,熱動肝風。故治療大法,一麵當瀉熱救陰,一麵必須涼肝熄風,才是正道。本方從此二者著眼,實是真知灼見,配伍至善。謂其後來居上,誰曰不可!

3.涼膈散《和劑局方》

方歌

涼膈硝黃梔子翹,黃芩甘草薄荷饒,

竹葉蜜煎療膈熱,中焦燥實服之消。

【方劑組成】 川大黃、樸硝、甘草各20克,山梔子仁、薄荷葉、黃芩各10克,連翹4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