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寒下(2 / 2)

【用法用量】 上藥7味,為粗末。每服10克,水1盞,入竹葉7片,上好蜂蜜少許,煎至7成,去滓,食後溫服。小兒減半,更可隨歲數大小加減之。得利下,當停服。

【功效主治】 瀉火通便。適用於上中二焦熱邪熾盛,煩躁口渴,麵赤唇紅,口舌生瘡,胸膈煩熱,咽痛吐血,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而澀,以及小兒驚風等。

【方義分析】 此為臨床常用名方之一。方中大黃、樸硝(今常用芒硝代),甘草三味,即是調胃承氣湯,具有清熱瀉火通便之功。梔子、黃芩清熱瀉火,重用連翹,清熱解毒,配伍薄荷、竹葉清疏肺胃心胸(上中二焦)之熱,再以蜂蜜(並甘草)甘以緩之,共成瀉火解毒,通便瀉下之劑。是以下為清的方法。也就是通過瀉下之法,達到清火的目的。

4.大陷胸湯《傷寒論》

方歌

大陷胸湯治結胸,芒硝甘遂大黃共。

複加葶藶與杏仁,大陷胸丸柔痙用。

【方劑組成】 大黃6克,芒硝15克,甘遂1~1.5克為細末。

【用法用量】 上3藥,以淨水先煮大黃,待煎至減半,入芒硝,再煮1~2沸,調入甘遂末。溫服半劑,得快利,止後服。

【功效主治】 瀉熱逐水。適用於結胸證,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心下硬滿而痛不可近,短氣煩躁,日晡有小熱潮,脈沉緊,按之有力者。今常用於胸水、腹水實證以及腸麻痹、腸梗阻。

【加減方】

大陷胸丸《傷寒論》大黃250克、葶藶子250克、芒硝250克、杏仁250克。上4味。先將前二味為末,內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上末為丸,每取1丸(約5克),再加甘遂末0.5克、白蜜20克,加水適量,煎水去滓,溫頓服。一宿可下,如不下,再服,取下為效。功能瀉下逐水,除熱化痰。主治傷寒結胸,胸脅積水,咳喘胸痛,心下硬滿,大便燥結,小便黃少,舌苔黃膩,舌質紅,脈滑數者。

【方義分析】 此為瀉熱逐水峻劑。主治大結胸證,是水熱互結病症,治當瀉熱逐水。故方用甘遂為峻下藥,善於瀉水逐飲;大黃苦寒,清熱攻下;芒硝鹹寒,蕩滌瀉熱,助甘遂以逐水飲。故本方具有瀉熱逐水之功。

本方與大承氣湯同為寒下峻劑,都用硝黃,但因病機病位不同,所以配伍有異。大承氣湯證邪熱裏實,胸腹痞滿,所以硝黃配枳樸;而本方證是邪熱內陷,水熱互結,故以硝黃配甘遂,峻攻水熱。主證不同立法就有異了。

5.十棗湯《傷寒論》

方歌

十棗湯中遂戟花,強人伏飲效堪誇。

控涎丹用遂戟芥,攻滌痰涎亦可嘉。

【方劑組成】 大棗10枚,甘遂、大戟、芫花各等份。

【用法用量】 上藥4味,先將後3味,分別為細末,以水適量,先煮大棗,待水減半,去滓取湯,入藥末,體壯實者,服藥1~3克,虛弱者減半,清晨溫服;瀉下過少而病不除者,明日再服,可適當加量,得快利後,當進稀粥以養之。

【功效主治】 攻逐水飲。主治:1.懸飲,脅下有水氣,咳嗽胸脅痛,心下痞硬,幹嘔短氣,頭痛目眩;或胸背刺痛不得息,舌苔滑,脈沉弦者。2.水腫腹脹,屬於實證者,亦可應用。

【加減方】 控涎丹(又名妙應丸、子龍丸)《三因方》甘遂、大戟、白芥子等份,共為細末,糊丸如梧桐子大。食後臨臥,淡薑湯送下。每服5~7丸,如痰盛氣實,加數丸無妨。(每服3克,每日1~2次)。功能逐飲祛痰。主治痰涎伏在心膈上下,或忽然胸背、手足、頸項、腰膝隱痛不可忍,筋骨牽引釣痛,走易不定,或令頭痛不可忍,或神誌昏倦多睡,或飲食無味,痰唾黏稠,夜間喉中如鋸聲,多流涎唾等證。

【方義分析】 此為峻下逐水之劑。主治懸飲病症。治當攻逐水飲。故方用甘遂峻下逐飲,大戟芫花協同逐水,攻下積聚,合而用之,則攻逐水飲之力更強,用大棗10枚,是取其扶正補脾,能緩解三藥之毒,減少毒藥的反應,使攻下而不傷正。

《丹溪心法》有十棗丸,即是本方改湯為丸,功效主治相同,但峻藥緩用,且服用方便,臨床可以采用。

《三因》控涎丹,即將十棗湯去芫花、大棗加白芥子而成。且亦是改湯為丸。白芥子辛溫,善祛皮裏膜外之痰,與遂戟合用,則可攻逐痰飲。對水飲痰涎積於胸膈、氣管、皮裏膜外的胸膜炎、老慢支、外科痰核包塊等,皆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