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磨煎服調逆氣,實者枳殼易人參。
去參加入木香枳,五磨飲子白酒斟。
【方劑組成】 人參、檳榔、沉香、烏藥各等份。
【用法用量】 上藥4味,取飲片,各用水濃磨,和作七分盞,煎之,五沸,放溫服。
【功效主治】 順氣降逆,寬中補虛。適用於七情傷感,體虛氣逆,上氣喘息,胸膈不快,脘腹痞脹,食欲不振或煩悶不食。
【加減方】
五磨飲子《醫便》即四磨飲子去人參,加木香,枳殼組成。以白酒磨服。功能理氣破結。主治暴怒猝死或氣厥,猝然倒仆,人事不省,牙關緊閉,兩手握固,四肢厥冷,脈伏或沉弦。亦可用於腸胃食積氣滯,腹痛脹滿之症。
【方義分析】 此是理氣降逆與補養結合的常用方。主治體虛氣逆之症。故方用檳榔破氣行滯,沉香降氣平逆,烏藥調氣疏肝。因病證兼有氣虛,故複加人參以益氣扶正兼顧其虛。同時檳榔、沉香、烏藥皆為降氣行氣之品,每易耗傷正氣,用人參則可以避免香藥耗氣傷正,亦是一藥二用。若五磨飲子,減去人參,力專攻利,故僅宜於體壯氣實之證,兩方法度有異,用當辨別。
14.定喘湯《攝生眾妙方》
方歌
定喘白果與麻黃,款冬半夏白皮桑。
蘇杏黃芩兼甘草,肺寒膈熱喘哮嚐。
【方劑組成】 白果去殼砸碎炒黃21枚,麻黃9克,蘇子6克,甘草3克,款冬花9克,杏仁5克,桑皮9克,黃芩5克,法半夏9克。
【用法用量】 上藥9味取飲片,加淨水先浸後煮,去渣,煎煮2次分服。
【功效主治】 宣肺平喘,清熱化痰。適用於風寒外束,痰熱內蘊,痰多氣急,痰黃而稠,咳嗽哮喘,苔薄黃,舌質紅,脈小數或滑數者。現代臨床常用於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老慢支急性發作等症。
【附方】
定喘散(驗方)紅棗、北沙參(米炒)、五味子各15克、蛤蚧1對(去頭足)、麥冬、化橘紅各9克、紫河車18克。共研細末,密貯。每服2~5克,1日3次。如哮喘不在發作期,可連續服用小劑量,以控製發作,鞏固療效。功能補腎益氣,養陰平喘。主治肺腎兩虛之虛性哮喘,喘咳有痰,咳痰不爽,舌淡紅,脈細滑。如肺氣腫、支氣管咳喘,心功能不全性喘息等。
【方義分析】 此為治療痰熱咳喘的常用方劑。痰熱咳喘,治當清肺平喘。故方用白果□肺平喘,麻黃宣肺定喘,一開一合,可以製止哮喘之發作。杏仁、蘇子、半夏利肺化痰,止咳平喘;桑皮、黃芩清泄肺熱,款冬、甘草化痰止咳。使肺氣宣暢,鬱熱清除,則咳喘可平。若痰熱較重者,清肺之力猶嫌不足,可適當加用金蕎麥,魚腥草等以助之。
15.蘇子降氣湯《和劑局方》
方歌
蘇子降氣橘半歸,前胡桂樸草薑依。
下虛上盛痰嗽喘,或入沉香貴合機。
【方劑組成】 蘇子淨炒、半夏洗7次各75克,炙甘草60克,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前胡、厚樸薑汁製、陳皮去白各30克,當歸45克。
【用法用量】 上藥8味,共為粗末。每服6~9克,水一大盞,生薑3片,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功效主治】 降逆平喘,溫化痰濕。適用於痰涎壅盛,咳喘氣短,頭目昏眩,胸膈滿悶,飲食少思,咽喉不利,或腰疼腳弱,肢體倦怠,舌苔白膩。現代臨床常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輕度肺氣腫、肺心病輕症見痰涎壅盛而又腎虛者。
【方義分析】 此為治療上盛下虛咳喘的常用方。所謂上盛是指痰涎雍盛於肺,所謂下虛是指腎陽不足。但本方證上盛為主,故以蘇子、前胡降氣平喘為主,輔以半夏、陳皮、厚樸降逆寬胸,燥濕化痰,加生薑以製半夏並可和中。因有下虛一麵故複加肉桂以溫補腎陽,納氣治喘。用當歸有兩個含義,一是當歸配肉桂,可以溫補下元;另一方麵當歸有治喘逆上氣之功能。(《本草經》有記載)。
本方與定喘湯同治咳喘氣逆之證,但兩方性質各異,定喘湯是以麻杏配桑芩,功能清肺平喘,故用於肺經痰熱之咳喘,而本方以蘇前配桂歸,功能溫腎降氣,故用於上盛下虛之喘證。所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