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貴道:“我已電過,尚未得複,你們先辦君憲,吾等後再上書推戴,再派人到報館打通。格外易辦。”士詒道:“京中報館已經說過,惟上海報館要費手續。俗雲:天下無難事,隻要有銀子,沒有辦不成的。”大家歡笑而散。段芝貴回鄂去了,參政院由沈雲霈運動成熟,請願書聯翩呈進,老袁很是欣慰。
且說黎元洪自被誘入京,老袁恐他反對帝製,將他軟禁,任他為參政院長。此時叫梁士詒往說,叫他上書進呈,好作民意請願話柄。老黎不肯應允,上書辭職。老奉不準。且說段芝貴回鄂時,已得各省長官聯銜,遂電請改易國體,速變君主。
老袁接電,即請士詒商議。先令參政院呈請願書,請願書上過,即派楊士琦到院,發表政見,大家也曉得他來,為孝袁代表宣言,及上台演說,也拍掌歡迎,迨後取出一紙,當場讀過。黎元洪雖欲反對,奈當場人眾,總是一氣的,沒有元洪說話處,隻得仍還原座,不一時各散。越十數日,各處紛紛代表請願,甚至婦人孺子及沿途乞丐,均舉代表請願。參政院收集請願書又數十件。遂開會集眾議事。黎元洪不到。由副長汪大燮主席,開議後,有說應集國民會議,有說應求民意妥善辦法,意論不一,由副長汪大燮決定,將兩說錄出,谘送政府,請總統自擇,大眾倒也讚成。汪大燮即備谘文,賚送政府。越日,得總統谘複,當提交國民會議,征求正確民意。這複文到院,有一參政員顧鼇,出來反對,遂訪沈雲霈,同去見梁士詒,申述意見。
士詒道:“我豈不知國民會議不能解決政體嗎?但總統命令,當然屬諸國民會議,不然,設此何用?”沈雲霈道:“國民會議,議員還要複選,恐來不及。”即告別回寓,屬文牘員撰成最後請願文,邀求政院另訂辦法,說國民會議未便解決國體,賚交奉政院,院中又要開會議決。不意請願書陸續進呈,多主另訂辦法。副院長汪大燮知老袁心急,遂召集諸人開會。議員次第到會,由副院長報告,說收請願書中,皆表讚成,另訂證求民意辦法。士詒道:“最好開國民大會,選出國民代表,決定國體,這會就叫國民代奉大會。會中章程,就叫《國民大會組織法》,由主席推定起草員八人,議定即行散會。”過一日,梁等到院,即將《國民大會組織法》稿子,共十六條,交主席讀過,算經全院通過。又加一谘文,呈交政事堂,老袁接到谘文,料得皇帝已到手一半,遂將民國四年雙十節,停止國慶紀念。一麵令梁士詒、江朝宗去清室逼宣統撤去帝號。朝宗到底是武夫,一到清室,就逼他撤消帝號。幸士洽轉圜。世續道:“俟稟明太妃,再行報命。”二人回總統府複命。過一日,聞清慶王歿了。老袁道:“慶王如何死了?”士詒道:“想必因前日廢帝事悶死的。”老袁道:“我為帝,自然要令但撤消呢。”
士詒道:“候主子登了大寶,再令他撤消,名正言順,難道他反抗嗎?”老袁又密語士詒道:“此事仗你疏通。”士詒又與顧鼇密議辦法,稟告老袁,依次發電,通告各省長官。這籌安會今已聯合請願團,上下一心,此中最有勢力的,要算梁財神,凡老袁一言一動,皆是他代表,這且不講。且說袁總統盛倡帝製,凡老成煉達之人,皆料帝製難成,遂均辭職。惟徐世昌一時不能脫身,仍留京師。忽傳段祺瑞夜間被刺,幸未遭毒手。從此杜門謝客,除至交概不接見。奈老袁陰險猜忌,還怕他有變動,密派偵探察他行為,見無動靜,他才放心。惟山東將軍靳雲鵬見段去位,遂聯馮國璋為自衛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