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秋天,他離開了中國,東渡日本留學。
到日本後,李叔同剪去了長辮子,考進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當時有30個人報考,隻有5人被錄取,其中有李叔同和曾孝穀********人。
李叔同開始了西洋繪畫的學習,因為學畫,他認識了一個女人。
學習西洋繪畫,人體寫實是必修的課程,於是,尋找裸體繪畫模特,成了李叔同最棘手的問題。
那一年的11月,天氣轉涼,秋天的日本,四處是古典蕭瑟的美景,正在屋簷下練習繪畫的李叔同無意中抬起頭,給他送飯的房東女兒正好從他身邊走過。刹那間,李叔同覺得,她就是自己尋覓已久的模特。
這個溫良謙恭的女子,她沒有名字,因為關於她的文字記載很少,所以有人猜她叫福基,也有人叫她雪子。多年前,他是她家的房客,日夜在同一屋簷下相遇,這一天,他終於看住了她,用他洞悉人生的睿智眼神。
李叔同開口請雪子做自己的裸體模特,這個要求讓姑娘覺得十分突然,因為在當時的日本,做裸體模特是一件比較害羞的事情,在社會上不被大眾所接受。
李叔同沒有想到的是,這位日本姑娘很快就答應了他的請求。
因為她愛上他了,盡管他在故國家園裏有父母安排的妻子,然而,她已然動心,隻能愛了。
從此,這位日本姑娘成了李叔同的模特,相同的愛好,彼此真誠相待,兩人開始了6年的相依相伴,他們在一方房簷下,一起度過了一生中最靜美的愛情時光。她細膩溫柔的愛和照顧,溫暖了一個漂泊在異鄉的遊魂。一份真實的感情,足以安慰平生。
多才多藝的李叔同,在日本也開始了音樂和戲劇的學習。他編寫了一本《音樂小雜誌》,在東京印刷,送回上海發行,成為中國第一份音樂雜誌。他還與同學一起創辦了中國第一個話劇團體——春柳社。
1907年,春柳社在東京演出了一場新式話劇,演出劇目是《茶花女》,由法國小說家小仲馬的名著《茶花女》改編而來。
為了排演《茶花女》,李叔同全身心地投入,不僅在經濟上出了很大力,舞台背景、服裝購置、化妝、排練的費用由他支付,甚至在《茶花女》的演出中反串飾演茶花女瑪格麗特。
為了演好茶花女,他把留起來的小胡子剃掉了,為了讓腰身看起來更像女人,他還幾天不吃飯來束腰。
這個戲,由日本戲劇權威藤澤淺二郎擔任導演,1907年正月,在東京基督教青年會新落成的劇場裏正式開演,反響異常強烈,一時間,各大報紙紛紛報道,好評不斷……
雪子也坐在觀眾席裏,看著台上的李叔同把瑪格麗特悲慘的命運演得如此感人,想到這個男人將來會離開日本,她流下了眼淚。
1911年3月,李叔同即將畢業回國,雪子提出了與他結婚的要求,並請求同他一起回中國。
李叔同非常為難,他很愛她,可是家裏已有妻子,他沒辦法和她結婚。但他把這個日本女子帶回中國,安置在上海。這個溫婉的日本女子,為了他,甘願在異國他鄉忍受寂寞與孤獨,隻為心中那一份與子偕老的廝守誓約,卻想不到,這個男人,在帶她回到中國後不到幾年,就剃發出家,永別紅塵。
回國後,李叔同先是在天津直隸模範工業學堂任美術老師,後任教於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主講音樂和圖畫。
“高高瘦削的穿著整潔的黑布馬褂,寬廣的前額,細長的鳳眼,隆正的鼻梁,威嚴的表情。扁平的嘴唇兩端常有笑渦,顯示著愛的表情。講台上放著點名簿、講義、講課筆記、粉筆等。譜表擺著,鋼琴衣解開了,琴頭上放著一隻懷表,閃閃發亮。黑板上早已清楚地寫好本課內容。李先生端坐著,上課鈴響,他站起身來,深深地一鞠躬,課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