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你的教師
沒有哪一個環境是所謂的好環境,也沒有哪一個人是惟一的所謂好教師,隻有不斷變化的環境才是你最好的環境,也隻有不斷地向不同的人學習才是你最好的教師。
成功的方法不能複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發展環境和機遇,但絕大多數真正的成功者都有共同的特點——善於尋找生活中的榜樣,學習和借鑒他們的經驗。一位猶太拉比如是說。
傑弗遜17歲時就開始到大學學習,且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特別是在曆史和語言方麵。此外,他對農藝、數學和建築學等也有濃厚的興趣。後來他自行設計的蒙蒂塞洛宅邸,既具有傳統的古典式建築風格,又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堪稱為當時美國第一流的建築,至今仍是美國最值得讚賞的鄉間府第之一。
傑弗遜出身貴族,他的父親是軍中的上將,母親也是名門之後。當時的貴族除了發號施令外,幾乎不與平民百姓交往。但傑弗遜沒有秉承貴族階層的惡習,而是主動與各階層人士交往。他的朋友中當然不乏社會名流,可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仆人、園丁、農民或者貧窮的手工業者。他的優點便是善於從各種人身上學習,因為他知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金子般發亮的東西。
傑弗遜儀表堂堂,談吐生動,富於朝氣,喜愛社交。他善於演奏小提琴,常有機會在總督府與一些比他年長很多的社會名流一同演奏古典樂曲。傑弗遜躋身於這些名流之中,經常同他們交談,獲益匪淺。
有一次,他還勸說法國偉人拉法葉特:“你必須像我一樣到普通民眾家去走一走,嚐一嚐他們吃的麵包,看一看他們的菜碗。隻有你親自這樣做了,你才會了解到民眾不滿的原因,並會懂得正在醞釀的法國大革命的意義了。”
不恥下問、善於學習是傑弗遜的過人之處,他也因此比其他的領導者更清楚民眾到底在想什麼,到底最需要什麼,這也是他成為一代偉人的原因所在。
不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人,都要善於向每個有專長的人學習,向含有真知灼見的任何一本書、任何一種見解學習。那種“我比我周圍的人都聰明,因此我完全不用理會別人說什麼”的想法是錯誤的。學習是一個非常廣泛、綜合的內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與弱點,你可以向每一個人學到很多東西,要看到每個人的長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林肯是美國人心目中最有威望的總統。說起林肯,誰都知道他的父親是一個庸碌無為而且目不識丁的木匠,他的母親也是平庸的家庭主婦。那麼林肯怎麼會有那麼卓越的領導和管理才能呢?人們一定會認為林肯受過良好的教育和訓練。事實並非如此,不少美國人都知道,林肯所受的教育是極不完整和正規的,他一生中隻上過幾天的學校而已。在他被選為國會議員後,自己也曾對眾人承認過這一點。那麼誰是林肯的教師呢?答案就是在肯塔基州森林地帶數位巡遊的村儒學究,是他們在無意中幫助了林肯。
林肯的教師還包括伊裏諾州第八司法區的許多人。他曾每天和許多農夫、律師、商人商討著國家大事和世界上發生的事情,從他們身上學習各種知識和道理。林肯成功的秘訣就是:每個人都可能做自己的教師。
猶太父母教育孩子說,教師和同學,乃至周圍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請教的對象,對青年人而言,其實沒有哪一個環境是所謂的好環境,也沒有哪一個人是惟一的所謂好教師。隻有不斷變化的環境才是你最好的環境,也隻有不斷地向不同的人學習才是你最好的教師。
智慧重於門第出身
物質財富隨時都可能失去,但知識和智慧永遠在自己腦袋裏,誰也搶不走知識和智慧,就不怕沒有財富。
有一艘船在海上航行,船上坐著多位腰纏萬貫的大富翁和一位窮困潦倒的拉比。在聊天中,富翁們情不自禁地炫耀起自己的巨額財富,互相爭執得不可開交。這時,貧窮的拉比說出了自己的意見:“要論財富,還是我最富有,隻是現在我還無法證明這一點。”
冥冥之中果真有上帝在做安排,航行途中,一群海盜無情地打劫了這艘船,富翁們引以自豪的財富被洗劫一空,每個人都成了身無分文的窮光蛋。海盜離去之後,這艘船因為缺乏繼續航行的資金而不得不停泊在一個港口。船上的乘客都下了船,自謀生路。這位拉比因為擁有智慧而被人們所器重,被當地的居民請去當了教師,在他們的眼裏隻有高尚的人才能從事這一職業。而那些昔日與拉比同行互相攀比的富翁卻朝不保夕,艱難度日。
後來,富翁們由衷地告訴拉比說:“還是你說的話對,擁有財富的人會一時之間失去一切,而一個有學問的人會永遠富有。你擁有智慧就等於擁有了一切。”
猶太父母經常給孩子講這個故事說明智慧的重要性。他們非常重視學問,但與智慧相比,他們認為學問也略低一籌。他們把僅有知識而沒智慧的人,比喻成“背著很多書本的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