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猶太家庭的智力教育課(2)(3 / 3)

這種遊戲是先為孩子準備一張能隨意塗鴉的大紙。在這張紙上,先讓孩子從某點開始,再由母親用紅色的蠟筆畫一個圓心,而後,讓孩子跟著畫,用同樣的顏色畫同樣的圓心。母親可以用很多種顏色來畫圓心,讓孩子也這樣做,如果孩子用錯了顏色,這種遊戲就算是結束了。這樣一來,如果孩子一直用與家長相同的顏色畫相同的圓心,那麼這個孩子就已經具有了顏色分辨能力。

除了這種遊戲之外,家長還帶著孩子去野外。在猶太人看來,那裏有許多的顏色需要孩子去認識與了解。比如:天空的顏色、雲彩的顏色、樹木的顏色、建築物的顏色等都是孩子所要了解的對象,這些東西都能增添孩子的色彩感覺。

質量勝過數量

對教育的投資是有遠見的投資。教育是創造以色列新民族的希望所在。

猶太人是根據《塔木德》的教導開展教育的。他們成功的第一個關鍵就是重視教育。

猶太男孩一到13歲,就要參加被稱為“巴·米茨瓦赫”的成人禮儀式,自己選擇《聖經》中的一節,在眾人麵前宣讀。不僅是讀,還必須闡述自己對這節經文的解釋。雖然剛剛13歲,但已經被要求發表獨立見解了。

被譽為“以色列之父”的本一古裏安曾說過:“如果要讓我用最簡單的語言描述猶太史的基本內容,我就用這麼幾個字:質量勝過數量。”確實如此,以色列的富強是和猶太人的高素質、猶太移民帶來的先進文化、猶太人重視教育的傳統以及全世界猶太人的慷慨解囊分不開的。科學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口素質,人口素質提高了,國家自然也就強大了。

早在以色列建國前,猶太複國主義就把教育作為複國的重要手段,當時的一個提法就是“文化猶太複國主義”,因此以色列建國前就出現了兩所大學和若幹中小學校。之後,以色列曆屆政府將教育立國和科技立國作為國家興亡根本。

本一古裏安說:“沒有教育,就沒有未來。”

梅厄夫人說:“對教育的投資是有遠見的投資。”

夏紮爾也曾說過:“教育是創造以色列新民族的希望所在。”

曾擔任總統,退下來後去當教育部長的納馮更直截了當地說:“教育上的投資就是經濟上的投資。”

以色列的第一任總統是著名的物理學家魏茲曼。剛建國,還在炮火隆隆聲中,以色列的首任教育部長蓋爾,叫來了他的秘書艾德勒。

“艾德勒,我們一起來草擬教育法,必須強迫3歲到15歲的孩子們,讓他們接受免費教育。”

“免費!”艾德勒驚愕不已,要知道,立國之初的以色列尚處在戰火之中,戰爭的經費都是美國人提供的,而當時整個教育部隻有蓋爾和艾德勒兩個人,唯一的財產是一架破打字機。“是的!免費!”蓋爾堅定地回答,“我們處在敵人的包圍之中,背靠地中海……我們必須培訓高素質的人,隻有這樣才能對付幾十倍於我們的敵人。”

蓋爾激動地說:“我們要建立一個曆史博物館。讓孩子們知道3000年前聖殿被羅馬人毀掉的悲劇,讓他們知道在二戰中猶太人被屠殺的事實,知道那些毒氣室、骷髏、鮮血和希特勒。”

當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後,蓋爾和艾德勒擬出了以色列的義務教育法。

第二年,這部法律在以色列議會全票通過。

正是對教育的重視,使以色列在許多方麵都處於世界前列。

知識從敬畏上帝開始

上帝為所有被欺淩的人主持正義和公正。

猶太人的孩子上學時,最先接觸的就是“箴言”裏的一句話,即“知識從敬畏上帝開始”。

《箴言》是所羅門王時代,統治者為了宮廷內部子弟的教育而編纂的。就是到了今天,它也被當作猶太人道德教育的教科書而倍受重視。

《箴言》中的下一句可以作為上麵一句的詮釋。

“上帝給予你智慧

他有知識和感悟

他為正直的人提供正確的知識

他是誠實者的保護者

保護公正之路,保護聖徒們的路

最終,你將感悟到所有的正義﹑公正和公平。”

上麵話的核心意義就是:通過知道上帝的存在,人能夠走上沒有錯誤的,真正的道路。

“上帝為所有被欺淩的人主持正義和公正。上帝告訴摩西自己的路,並讓所有的猶太人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

一個人在道德上的完全主義可能會受到周圍人的指責,這不是一件什麼可怕的事情。1950年初轟動美國的麥卡錫上院議員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證。

有的人大談所謂的正義和公正,絲毫沒有在上帝麵前謙虛。對這些人的論調,猶太人是持懷疑態度的。

《箴言》中說:

“人將自己的眼睛變得更加明澈,以便看得更清。”

“耶和華卻可以看到人的靈魂。”

《聖經》說:“對心靈實施割禮,不能強求第二次。”三千多年以來,上帝一直教育猶太人“不能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