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習文練武的快樂時光(1 / 1)

作為老師,周侗十分的稱職,雖然學生隻有4個。

王貴自然是周侗的弟子,畢竟王明員外每年20貫的束脩,加上四時八節的禮品,已經抵得一戶小康人家一年的收入了。雖然周侗先生一再表示無需如此破費,但禮多人不怪一向是王明的信條,雖然讀書不多的王明也知道此禮非彼禮。

嶽飛自然也是周侗的弟子,相處日久了,嶽飛本身有勤快懂事,王明夫婦對這個洪水中飄來的孩子十分喜愛,更何況作為寶貝兒子王貴最好的玩伴。嶽姚氏得知可以讓嶽飛與王貴一起讀書學習,為了兒子的前途,就此在王家安心居住了下來。雖然舉目無親,但王員外一家做人十分和善,在別人家裏幫襯點零活也是應有之意。

王磊是門房王安的孫子,雖然比王貴大著兩三歲,但看著日常的玩伴王貴和嶽飛讀書習武,自是十分羨慕。架不住老門房王安的幾番懇求,王明答應讓王磊也跟隨周侗先生一起上學。更何況,王明夫婦已經在預想著將來王明考狀元時讓王磊一路陪同了,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林洪是當日在棲霞寺中站在周侗背後的男孩,是梁山好漢豹子頭林衝的獨子,自從宋江起義失敗,林衝又在杭州六和寺病故,林洪就跟在周侗的身邊,也算是周侗的衣缽弟子了。王明夫婦對這個無父無母的孤兒十分疼愛,更兼膝下隻有王貴一個寶貝獨子,就認了林洪作為螟蛉義子,雖然沒有改姓,但一應衣食待遇卻與親生兒子無異。

上午的功課照例是蒙學,數月時間過去,《百家姓》與《千字文》已經學完,周侗先生照例教授的是《三字經》。下午的功課就各不相同了,先生采取的是根據個人興趣和特長,因材施教的方式。

林洪自是不必說,一心想成為父親林衝一樣的猛將,兵法和武藝從未懈怠。午後正是林洪練習槍法的時候,十一歲的年紀,一杆長槍使得花團錦簇,人又長得高壯,****著上身,露出精壯的腱子肉,王貴覺得夢中世界的健美運動員也不過如此。

嶽飛是個絕對聽師傅話的好弟子,自從周侗說他手長腿長,是個練武的好材料,下午的時候就苦練武藝。四平大馬這樣的馬步一站就是兩個時辰,頭頂和兩條胳膊上還各平放著一碗水,最絕的是屁股下還點著一柱香,稍微有點動作變形就是“哧”的一聲,褲子都打了很多個補丁不說,光是那香頭燙肉的“哧、哧”聲都聽得王貴牙疼不已。

對於武功這個東西,王貴最初也曾頗感興趣,纏著周侗細細詢問,當得知所謂武功不過是力量與發力技巧的結合,而且要練好武功首先要天賦好,像自己這樣身子骨薄弱的人想練成高手基本如水中撈月,王貴就息了練武的心。更何況,在夢中的世界裏,兩宋320年間,一直是文貴武賤,即便是平定儂智高叛亂、大敗西夏以軍功升樞密副使的狄青,也一直倍受文官欺淩,連自己的手下愛將焦用都被韓琦借故當麵斬掉,甚至在狄青以“焦用為有軍功好男兒”之名求情時,也被韓琦譏笑“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名者乃好男兒,此豈得為好男兒耶?”,最終連狄青都因皇帝猜忌和文官排擠鬱鬱而終。可以說,大宋就是一個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至於武人,那隻是被治的。

更何況,即將麵臨金兵南下的年代裏,學武最多隻能成為一個像嶽飛這樣的名將,要想保全全家乃至避免災禍,隻有學文並通過科舉進入士大夫階層。這是王貴對自己人生的基本規劃。至於將來,走一步看一步了,再過詳細的規劃就永遠隻是紙麵的規劃了。

下午的時光,對王貴來說,永遠隻有讀書寫字。在夢中活過一世的王貴,對事物的見解常常讓周侗為之歎服,但基本功卻極為欠缺,尤其是在經義誦讀和毛筆寫字方麵,與其餘蒙學兒童並無差異。在嶽飛苦練馬步基本功的時候,王貴已經在苦讀《論語》了。至於鍛煉身體,王貴覺得有晨跑和俯臥撐、仰臥起坐各100下足夠了。更何況,俯臥撐、仰臥起坐這樣的鍛體術連周侗先生都讚歎不已,逼的王貴隻能撒謊說是夢見一個白胡子老神仙教的。反正這年月,有壽800年的彭祖人盡兼知,夢遇神仙這種事也就司空見慣了。

至於王磊,那純粹就是一個湊熱鬧的貨,除了上午時分跟著認識點字以外,下午不是砍柴,就是幫著王員外家幹些喂馬放羊的雜活補貼家用,完全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周侗先生對此也是放任自流,反正門房王安對孫子的要求也就是識得些許字,不當睜眼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