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的日子別樣紅(3 / 3)

點點滴滴的付出在居民的心裏都有一本賬,張日紅帶領的一班社區幹部得到了居民們的真心愛戴。

市府社區的“家”教社訓是:有一種精神叫奉獻,有一種奉獻叫無私,有一種無私叫超越,有一種超越叫忠誠。他們用行動踐行這種精神,“和諧爭第一,實幹創唯一”。

針對老年人居多、愛好有所不同的特點,市府社區組織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活動,讓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組織科普大講堂、舉辦趣味運動會,讓老年人在學中有樂,樂中健身。社區的老年合唱團、老年舞蹈隊定期開展活動,與市文工團、市文化宮等單位,開展聯歡活動和廣場文藝會演,讓老年人開開心心地過好晚年生活。新春佳節,社區舉辦了“最美市府社區猜燈謎鬧元宵”活動,居民代表、退休黨員、中小學學生共160餘人參加,大人孩子搶著猜謎語,場麵十分火爆。

2014年,不少的居民反映家裏的溫度太低,屋子太冷。社區領導與小區供暖部門協調幾次也沒有解決實質性問題。居民家裏的溫度上不去,除了暖氣的原因之外,樓房老舊、牆皮太薄、密封不好也有很大關係。為這件事,張日紅書記多次向上級領導反映情況,多次跑房產部門聯係溝通,終於使社區的9棟居民樓列入了首批“暖房工程”。這9棟居民樓按照原計劃應該是第二批施工,因為社區的要求太強烈,計劃提前實施。工程於2014年9月動工,當月施工當月竣工,進展非常順利。這項工程把這幾個大樓的外牆加裝了保溫層,新裝了走廊的門窗,又粉刷了各樓洞的外牆。完工後的大樓和新建的一樣,舊貌變新顏。這項工程共有600餘戶居民受益,居民們看到自己家大樓的變化,不僅過冬不冷了、不受罪了,樓也變新了,大家看在眼裏喜在心上,站在自家的“新樓”前照個相留紀念。

社區幹部心係弱勢群體,對每一戶低保家庭、殘疾家庭的情況都了然於胸。去年冬季,社區低保戶孟慶江家因使用家電不當不慎失火,所有家當全部被燒毀。張日紅了解情況後,組織社區工作人員迅速到了現場,把燒毀的家具衣物等雜物裝滿兩車,及時清運走。由於電線已燒毀無法用電,她又聯係3名電工及時維修安裝了電線,解了燃眉之急。孟家的生活本來就很困難,又著了這一把火,日子真是雪上加霜。張日紅動員社區同誌和居民捐款捐物,很快就湊了4000多元錢和一些生活用品,緩解了孟家的困難。

市府大路165號院圍欄遭到人為破壞,圍欄外就是八一公園外圍牆。由於曆史的原因,這裏賣假藥的、閑雜人員比較集中,這些人來回穿越圍欄破口處,打架鬥毆事件頻繁發生,院內的居民意見很大,多次找社區反映情況。張日紅想,如果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得圈上圍牆把居民區與外界隔離開來。為此,她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經過多次溝通,建成了半通透式圍牆,此牆高度2.3米,總長24米。圍牆圈好後,又更換了新大門,並設立了門衛收發室,徹底解決了困擾居民多年的問題。為了裝飾牆體,他們還在圍牆上書寫了“相識相知相親,互助互動互愛,弘揚中華精神,構建和諧鄰裏”的大字。圍牆建立起來了,外界的閑雜人員進不來了,小區的安全係數提高了,居民的滿意度也自然更高了。

人睦千秋福,家和萬事興。走進市府社區,我們發現變化正在悄然發生,社區居民的精氣神更足了,社區庭院更美了,鄰裏關係更和睦了,居民的幸福感更強了,家的味道更濃了。這是市府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及全體居民共同努力結出的果實。看到社區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張日紅書記感慨萬千。十五個冬夏的風霜雨雪,十五載春秋的點點滴滴,她在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真誠奉獻,猶如一株映日的荷花,綻放出別樣的風采。

編後感言

有“家”和無“家”不一樣,有“家”的日子為什麼別樣紅?暖暖的關愛、真誠的奉獻、互助的喜悅、溝通的暢懷、和諧的生活……都在闡釋這個“家”的內涵。這個“家”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是這個民族賴以生存的最根本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