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微笑及其背後的意義
——答《沈陽晩報》
記者聞達問
聞達:您如何理解“微笑”這兩個字和它背後含義?
胡世宗:幸福就會微笑。快樂就會微笑。什麼是幸福呢?什麼是快樂呢?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即使在方向上一樣,快慢、深淺程度也不一樣。我認為,微笑的背後是滿足。容易滿足的人微笑就自然會多一些。我這裏說的滿足,不是在事業上進取的那種止步不前,更不是學問上的淺嚐輒止。魯迅先生說過:“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那是另一個層麵和意義上的滿足。我說的,是對於生活待遇,對於職務晉升,對於世間的名利之類的身外之物,要知足,要知道滿足。所以,我認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就容易滿足;經常忘記自己給別人的好處,卻總記著別人給自己的好處,有一顆感恩的心,就容易滿足。這樣的人,容易從內心發出很美的微笑。反之,就會常常把自己鎖在愁雲慘霧裏,那還有什麼微笑可言呢?原來我居住的那個街道,每天都看到一對盲人夫婦,早上攙扶著去福利工廠上班,他們用一根棍子點著地,邊走邊說說笑笑,他們的臉上總是浮現著天然的微笑。我被他們深深的感染著。他們是一對最容易讓自己滿足的人。而我的一個朋友,家資頗富,有一套獨樓別墅和私家車,年薪接近百萬,卻總是看不到他和他家人的笑容,經常為小小不然的事兒吵個一塌糊塗,真不曉得他和他家人哪根筋沒有搞對。
聞達:您印象中,讓您微笑最燦爛的一次經曆是什麼?
胡世宗:是我的第一本詩集《北國兵歌》出版發行。那是我當兵後寫的身在北方軍營的祖國守衛者的歌。恰好是我30歲的時候,三十而立嘛!那本書印發了22萬冊。那時候沒有稿酬,出版社給了我20本樣書。我自己到一個很大的書店,看到自己的詩集擺放在書櫃上,遠遠地看著它,並看到有人買它,內心十分快樂,我感到我心靈的體驗和快樂可以與人共享了,臉上洋溢著幸福和自豪的微笑,那可能是我今生最燦爛的微笑經曆。以後我創作出版了30多本書,甚至出版了數百萬字八卷本的《胡世宗日記》,我回想起來,都沒有那一次出那本薄薄的小冊子更讓我高興。那是我在學習寫作道路上經過不懈奮鬥贏得的第一顆果實,自己加倍珍視。那種滿足感是以後的創作收獲無法比擬的。我手捧著散發著油墨香味的處女作詩集,立下雄心壯誌:今生要寫出5本書!這輩子一定要出5本書!現在看,那時候的計劃也是保守了一些呀!我仍在微笑,因為我仍在繼續前進著。
聞達:請寫一句與“微笑沈陽”有關的箴言。
胡世宗:熱愛我們的家鄉,熱愛我們的生活,我們就會呈現出永恒的微笑!
一代人的紅書情結
——答《沈陽晚報》
記者聞達問
1. 您心中的“紅書”定義。您覺得什麼書算是“紅書”?
胡世宗:我認為紅書泛指中國革命題材或勵誌的圖書。讀了之後,給人鼓舞,給人信心,給人力量的書,都是紅書。
2. 在您年輕時候,哪本紅書最讓您印象深刻,您和這本書之間發生過怎樣的故事?
胡世宗:我年輕時讀過的《紅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歐陽海之歌》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其中的《歐陽海之歌》在我們那個年代是非常紅的一本長篇小說。中央領導多次提到它,郭沫若同誌大加讚揚。我在連隊剛提為排長,每天率戰士訓練、施工之後,就給大家讀這本書,光我們排就有13個人買了這本書。最榮幸的是,我見到了《歐陽海之歌》的作者金敬邁,並以戰士詩人的身份與他同桌出席吉林省栗又文省長招待來長春訪問的亞非作家們。我在宴會的第二桌,這桌有徐壽軒和楊戰韜兩位副省長,有省文化局高葉局長、有三位印尼作家。金敬邁還向外賓介紹我說:“他是‘雙槍將’,既是戰士,手裏有杆槍,另外還寫作,有一支可以當槍使的筆。”這一年我23歲,我為能在自己年輕的歲月裏與我崇敬的作家這樣親近的接觸與交流而備感興奮。這就是我與這本書及其作者之間發生的故事。
3. 談談您這一代人的紅書情結?
胡世宗:我們這代人生活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經常吃不飽,卻追求著精神世界的寬廣與豐富。盡管這種寬廣與豐富,總是有種種的局限,但仍在追求著。而精神世界的寬廣與豐富,主要就來源於讀書,讀好書,讀紅書。我記得我自己讀了《紅岩》後,深受感動,立即上街排隊買了數本《紅岩》寄給自己的未婚妻、兄弟、妹妹,還有同學。那時候,寧可餓著肚子,也要省下錢買自己喜歡的好書。《紅旗譜》、《苦菜花》、《林海雪原》、《野火春風鬥古城》、《草原烽火》、《紅日》、《保衛延安》、《青春之歌》、《鐵道遊擊隊》……都給了我極大的精神鼓舞,讓我懂得了革命的艱辛,明確了奮鬥的目標。那時的我與好書,是見一本,就買一本,買一本,就看一本,看一本,就收藏一本。那時總覺得自己是一個特別富有的精神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