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鄧小平的指示,川幹隊抵達陝南後,對所有的幹部都按工作的需要進行了分配。為了使隊員多受一點實際鍛煉,按照當時“兩頭往中間擠,一律提任副職”的原則分配工作。多數縣以上領導骨幹,都沒有按原級別職務進行安排。
1949 年 8 月,江震奉鄧小平電令赴南京接受任務,陳野蘋也隨同前往,9月他們到達南京時,鄧小平已去北京。江震同陳野蘋又趕去北京,在中南海見到了鄧小平。
彙報時,江震開頭就說:“我到陝南後沒有實現小平同誌的指示,沒有做縣委書記,而是先做了地委副書記,以後又做了地委書記。”
江震的話似是檢討,又非檢討,因為他的工作是組織上安排決定的。鄧小平聽了他的話立即幹脆明確地說:“那個不算,不入黨表。”
鄧小平的話言簡意賅,極富回味。這八個字意思是說,江震在那裏的工作是臨時性的下放鍛煉,今後的工作分配不以那裏的工作職務為依據。後來陳野蘋感慨地說:一句話八個字,就讓人感受到了小平同誌的性格。
1949年12月初,重慶解放不久。有一天,鄧小平召集西南局組織部部長、副部長和幹部處負責人及有關同誌開會,討論幹部工作問題。
當時重慶市才接管,各係統、部門、單位都要進行整頓,需要一些得力的幹部。陳野蘋當時是幹部處長,他在對這方麵的工作進行了彙報後,張際春部長和江震副部長又做了補充。
最後鄧小平講話,他分析了當時重慶的情況後,對於當前的幹部工作的急切任務隻講了九個字:“掛牌子、搭架子、擺攤子。”
這九個字通俗易懂,含義明確,而且準確地把當時幹部工作的任務提綱挈領又簡單明了地說了出來。
鄧小平在領導工作中,交代工作任務和方針政策非常明確,原則非常堅定,具體方法他並不多講,給人留下廣闊的用武之地,讓人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他的領導藝術之一既抓得緊,又放得開,體現在他的領導語言藝術上就是言簡意賅,提綱挈領。
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處於關鍵時期,領導工作作為一位領導者任重道遠,學習鄧小平的語言藝術,能夠更好地做好領導工作,實現領導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