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一生光明磊落。他的話語也充分體現著他的這一性格,沒有拐彎抹角,常常是有什麼說什麼,並且開門見山,一語中的。
江南春來早,1983 年春節前夕的古城蘇州,已是春意盎然,生機勃勃。坐落在城南十全街的南園賓館的庭院中,垂柳正在吐絲,迎春含苞欲放,紅梅綻開初蕾。滿目融融春意,一派明媚春光。
2月6日下午,一輛乳白色豐田麵包車緩緩駛進賓館,平穩地停在新平房前。賓館的工作人員迎上前去,打開車門。從車上下來的,是祖國社會主義又一個春天的催動者鄧小平及其一行。
2月7日下午,江蘇省委領導同誌如約來到南園賓館的會客室。見麵,握手,問候,讓坐。服務員端上了茶水,鄧小平點燃了香煙。像這樣麵對麵地向鄧小平彙報工作,回答提問,還是第一次,一開始,不免有點拘謹。
“到2000年,江蘇能不能實現翻兩番?”沒有過多的客套和寒暄。談話一開始,鄧小平就直奔主題,雙眼充滿期待的目光。
“像蘇州這樣的地方,我們準備提前5年實現黨中央提出的奮鬥目標!”江蘇的同誌告訴鄧小平。
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不僅能夠,而且可以提前實現翻兩番!鄧小平聽得十分仔細,頻頻點頭,表示同意和讚許。聽了彙報,他的心裏踏實了。
“看來,四個現代化希望很大。”視察江蘇等地回到北京以後,1983年3月2日,鄧小平同幾位中央負責同誌談話,一開始就這樣高興地告訴他們。
1983年年初,鄧小平到江、浙、滬視察,2月9日來到浙江。這次,他下榻杭州劉莊一號樓。
沿著林蔭道,浙江省委書記鐵瑛、省長李豐平,以及省委領導王芳、薛駒往劉莊一號樓走去。
進入一號樓,往右拐去,遠遠望見鄧小平,還有卓琳、鄧楠。在歡笑聲中,鄧小平拉著鐵瑛的手,並招呼其他幾位領導,走進會客廳。
一陣寒暄過後,鄧小平說:
“這次,我在蘇州住了幾天,看到的情況很好,農村蓋新房子很多,市場物資豐富。現在,蘇州市工農業總產值人均已經到了或者接近800美元的水平。”
鄧小平點燃了一支煙,吸了一口,對浙江省委的幾位領導說:“你們考慮,到了800美元,社會會是個什麼麵貌呢?發展前景是什麼樣子呢?”鄧小平像是自問自答:
“吃、穿沒有問題,用也基本上沒有問題;文化有了很大發展,教師的待遇也不低。”
說到這裏,鄧小平頓了頓,看了一下鐵、李、王、薛四位,微笑著詢問道:
“你們浙江的經濟情況怎麼樣?收入在全國第幾位?”
李豐平回答:“這兩年浙江的發展勢頭很好。1982年農業獲得了建國以來的最好收成,比上年增長 15%,全省工農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 10%,人均達到了500美元,名列全國第七位。”
鄧小平說:“北京、上海、天津三個市除外,你們是第四位嘛!遼寧、黑龍江的重工業產值高,人民生活水平不如江浙。”“這兩年山東也上得快,魯西北這兩年生活也好了。生活好了,人也不往外跑啦。”
鄧小平接著說:“江蘇從1977年到1982年的六年時間裏,工農業總產值翻了一番。照此下去,到1988年前後可以達到翻兩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