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母親乙肝陽性應如何預防新生兒感染?
新生兒乙肝病毒(HBV)感染主要來源於母親傳播。主要途徑有:①宮內傳播:病毒可經胎盤感染胎兒。②分娩時傳播:分娩時母血滲入胎兒血中或胎兒吞咽病毒汙染的羊水而受染。③產後與母親生活上的密切接觸,通過乳汁、唾液、糞便等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其他HBV攜帶者而感染。
阻斷母嬰傳播是減少及最終消滅HBV慢性傳播的關鍵措施:①應向HBV陽性的育齡婦女宣傳有關知識,做好各種消毒隔離,對無症狀攜帶HBsAg的孕婦分娩前3個月,每月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共3次。HBsAg陽性攜帶者有乳頭破損者,不宜哺乳,或對嬰兒進行免疫預防。②采用HBIG特異性高價免疫球蛋白中和體內病毒。③HBsAg陽性合並HBe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應於生後盡早使用乙肝疫苗。最好在12小時內及1個月和6個月各注射一次疫苗。3~5年加強接種一次。
26新生兒敗血症的臨床症狀和治療方法有哪些?
症狀並不典型,不吃、不哭、不動、麵色不好、嗜睡等。發熱或體溫不升,黃疸、肝脾腫大、皮疹、出血傾向、休克等。若有膿腫,化膿性關節炎,骨髓炎,膿皮病等,更能配合診斷。治療方法有:①保暖,補液,糾酸,給氧,足夠營養。
②抗菌療法:一般要用2種抗生素。病因明確後,據藥敏試驗可停用1種,一般療程7~14天。③支持療法:可用血漿、中性粒細胞、輸血、靜注丙球等。④對症療法:退熱、退黃、擴管,利尿等。
27新生兒破傷風的病因是什麼及如何預防?
破傷風杆菌由臍部侵入體內引起的嚴重感染。常在生後7天左右發病,表現為全身肌肉強直、牙關緊閉,苦笑麵容、上肢過度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張等。早期用壓舌板檢查咽部,越用力下壓,壓舌板會被咬得更緊。預防破傷風時,要推廣新法接生,嚴格無菌操作,對接生消毒不嚴的新生兒,爭取在24小時內剪去臍殘端再重新結紮,殘端用3%過氧化氫清洗後塗以碘酒。同時肌注破傷風抗毒素(TAT)1500~3000IU或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IG)75~250IU。
28新生兒喉喘鳴有哪些表現?
有些新生兒出生數周內仍出現喉部喘鳴的聲音,稱為新生兒喉喘鳴。主要有以下幾類:①單純性喉喘鳴,是喉部組織過度軟弱所致,多為高音調雞鳴樣的喘鳴聲。啼哭時明顯,睡眠或安靜時消失。喉鳴時伴“三凹征”。②聲帶麻痹,常伴有聲嘶和失音。③喉、氣管發育異常,包括喉蹼、氣管軟骨環缺如、氣管囊腫等,患兒多於生後不久即有持續性喉鳴,有些可有聲嘶甚至呼吸困難。④其他,先天性大血管異常、喉囊腫或腫瘤等也可引起喉喘鳴。
29新生兒肺炎如何分類?有何表現?
①按性質分為吸入性肺炎(吸入羊水、胎糞或乳汁)和感染性肺炎(產前感染、產時感染及產後感染)。按病源分為細菌性、病毒性、支原體、衣原體、真菌、弓型蟲肺炎等。②吸入性可馬上發病,產前感染多在娩出24小時內發病;產時感染需數天或數周發病;產後感染依病原體不同而不同發病。症狀表現為氣促、鼻煽、發紺、吐沫等,發熱或低體溫,部分患兒有咳嗽、吼喘,肺部體征早期不明顯,嚴重時可聞細濕囉音。
30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症狀是什麼?
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前者指凡出現呼吸窘迫症狀,都可以此命名,後者指因缺乏肺表麵活性物質引起者,這裏是指後者。主要發生在早產兒,剛出生時哭聲正常,6~12小時內出現呼吸困難,進行性加重,伴呻吟,麵色灰白或青灰,青紫明顯,吸氧後不能減輕。嚴重者四肢肌張力低下。體檢見鼻煽,胸廓開始時隆起,後因肺不張而下陷。肺呼吸音減低,吸氣時可聞及細濕囉音。本病能生存3天以上者恢複希望較大,否則大多在3天內死亡。
31新生兒呼吸衰竭有何表現?
呼吸衰竭是呼吸係統吸入氧氣及排出二氧化碳的功能不能滿足人體需要的呼吸功能障礙。臨床表現有:①呼吸困難,在安靜時呼吸頻率持續超過60次/分,或低於30次/分,呼吸節律不規則或暫停,三凹征明顯,伴有呻吟;②青紫,口唇及四肢末梢青紫;③神誌改變,精神萎靡,反應差,肌張力低下;④四肢稍涼,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長,心率7mmol/L;低鈉:血鈉30℃,腋溫-肛溫(TA-R)≥0,可通過減少散熱使體溫回升。將患兒置於預熱的暖箱中,一般6~12小時內可恢複正常。若肛溫<30℃,多數患兒TA-R<0,應將患兒置於箱溫比肛溫高1~2℃的暖箱中加溫。每小時提高箱溫0.5~1℃,在12~24小時內恢複正常。若無上述條件,也可采用溫水浴、熱水袋、火炕、電熱毯或母親將患兒抱在懷中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