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辦事要辦得恰到好處(2 / 3)

以前總有弄臣取悅皇上,說皇上是金口玉牙,而別人什麼都算不上,他們瞅你不順眼就說你長的是狗牙。這麼看來,他的牙口似乎比皇上還金貴,因為他能左右金牙玉口。但是,從另一個側麵考慮問題,這也有積極的意義。皇上因為牙口的金貴倒不能出爾反爾了,所以,說話之前他們就得深思,這種對語言的把握是謹小慎微的,因為每一句話都有價值。客觀全麵的決定會收獲實實在在的結果,跟隨口答應大不一樣。

公元前4世紀,在意大利,有一個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輕人觸犯了國王。皮斯阿司被判絞刑,在某個法定的日子將被無辜處死。

皮斯阿司是個孝子,在臨死之前,他希望能與遠在百裏之外的母親見最後一麵,以表達他對母親的歉意,因為他不能為母親養老送終了。他的這一要求被告知了國王。國王感其誠孝,決定讓皮斯阿司回家與母親相見,但條件是皮斯阿司必須找到一個人來替他坐牢,否則他的這一願望隻能成為泡影。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其實近乎不可能實現的條件。有誰肯冒著被殺頭的危險替別人坐牢,這豈不是自尋死路。茫茫人海,偏偏就有人不怕死,而且真的願意替別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達蒙。

達蒙住進牢房以後,皮斯阿司回家與母親絕別。

人們都靜靜地關注著事態的發展。

時光如水,皮斯阿司一去不回頭。眼看刑期在即,皮斯阿司也沒有回來的跡象。人們一時間議論紛紛,都說達蒙上了皮斯阿司的當。行刑日是個雨天,當達蒙被押赴刑場之時,圍觀的人都在笑他的愚蠢,那真叫愚不可及,幸災樂禍者大有人在。但刑車上的達蒙,不但麵無懼色,反而有一種慷慨赴死的豪情。

追魂炮被點燃了,絞索也已經掛在達蒙的脖子上。膽小的人嚇得緊閉了雙眼,他們在內心深處為達蒙深深地惋惜,並痛恨那個出賣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但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在淋漓的風雨中,皮斯阿司飛奔而來,他高喊著:我回來了!我回來了!

這真是人世間最感人的一幕。

大多數的人都以為自己在夢中,但事實毋庸置疑。這個消息宛如長了翅膀,很快便傳到了國王的耳中。國王聞聽此言,也以為這是癡人說夢。國王親自趕到刑場,他要親眼看一看自己優秀的子民。

最終,國王萬分喜悅地為皮斯阿司鬆了綁,並親口赦免了他的罪刑。

信譽是一種美德,也是一個人品質的保證,沒有什麼能比一種震撼人心的東西更值得人們去敬仰,感動人心,從而贏得辦事的成功。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做人言而有信,那麼辦事就可用一種人格的力量來擔保。

關心別人,贏得辦事的成功之本

人與人之間更像一麵鏡子,辦事時要想獲得對方的幫助,你在平時就必須先付出自己的一片真心,去關心、體貼對方。這樣,在你需求時,你才能贏得別人的幫助。

有一天,羅斯福到白宮去拜訪塔虎脫總統和夫人,碰巧他們都不在。他向所有白宮的舊仆人打招呼,都能叫出他們的姓名來,甚至連廚房的小妹也不例外。

當他見到廚房的亞麗絲時,就問她是否還烘製玉米麵包,亞麗絲回答他,她有時會為仆人烘製一些,但是樓上的人都不吃。“他們的口味太差了,”羅斯福有些不平地說:“等我見到總統的時候,我會這樣告訴他。”

亞麗絲端出一塊玉米麵包給他,他一麵走到辦公室去一麵吃,同時在經過園丁和工人的身旁時,跟他們打招呼……他對待每一個人,就像對待老朋友一樣。他們仍然彼此低語討論這件事。

艾克胡福眼中含著淚說:“這是將近兩年來我們唯一有過的快樂日子,我們中的任何人,都不願意把這個日子跟一張百元大鈔交換。”

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你付出愛心,關心別人,別人也就會關心你,當你遇到難事與愁事時,你也一定會換來他人的熱情幫助。

羅斯福雖然地位顯赫,可他卻沒有高傲的姿態,對仆人表現出極大的關心,甚至能親切地叫出他們的名字,與他們打成一片,使仆人深受感動,從而贏得了他們的尊重與好感,這是多麼難得呀!

當你與朋友見麵時,一句簡單的問候,便可沁人心脾,感人肺腑,化解隔閡。俗話說:“人心換人心,將心比心。”倘若想交到真正的朋友,首先就要關心別人,因他的高興而高興,因他的擔憂而著急,則必將贏得真正的友情,為自己將來辦事積累和增加成功的資本。

如果你要別人喜歡你,願為你辦事,你必須與別人建立真正的友情,在平時要多多關心他、幫助他。人與人之間最能引起共鳴的不是金錢、地位,而是人情,它也是成功辦事的金“手腕”。

做人的信譽時刻不能丟。口若懸河未必能夠承擔大任,真正有能力的領導從來不說廢話,一旦開口便能切中要害。他們拒絕草率,力圖使任何一句話都具有對你而言的參考價值,這是一種很基本的領導素質,因為不這樣就無法構成部屬對他的信任,不信任會帶來很多連鎖反應,這種反應往往令人應接不暇。

世界上所有聞名於世的領導,無論他來自工業、農業生產一線還是機關的幹部,或是企業的總裁,他們都知道言語的金貴,君子說話是講究準確的,那些說話通篇狂妄之言的人素來為他們所鄙夷,人的信譽樹立起來難,砸倒卻是非常容易的。

有時候,你可能是說者無心,殊不知聽者有意,他們把你天南海北的話當做真事,繼而企盼、憧憬。當失望的時候,那是雙重的痛苦,然後就是對你一萬個不信任。

所以說,單圖嘴快似乎不負責任,以致變本加厲地胡說八道,是絕不允許的。別人之所以要跟你在一起共事,絕不是為了聽假話來的,當然,他們也會有出爾反爾的時候,這就要求你對他這種行為給予批評並適當點撥。如果你去談生意,虛虛實實的或者有意義,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說話辦事從來沒個準,這就成了大問題了。

言語和人的品性是一致的。人無信,則無以立。以身作則和言之有物在辦事中同樣不能缺。行為與言行達成一致,你辦事也定會成功。

得人心者,生意自然來

古人雲:“用兵之道,攻心為上”,“得人心者得天下”。商場就是和平時期的戰場。今天的市場競爭,已經不僅僅是商品質量、價格、售後服務和企業形象、信譽的競爭,更是與消費者的關係、情感方麵的競爭。

感情是人受到外界反應而產生的一種情感的變化,它能轉化人的認識,能調節人的行為。在目前商家林立、商品極大豐富、貨比多家的形勢下,人們自然更願意到信得過、感情親近的商家購物。一位著名企業家曾指出:“現代商戰的勝利,不在乎你占領多少個商場,關鍵在於你占據多少個消費者的心,占據了消費者的心,你就擁有了所有。”

既然商場競爭如此殘酷,那麼怎樣才能把自己的生意做得更好呢?除了要具有真情真愛,真正視消費者為衣食父母而不是口頭的“上帝”之外,還應當有一些謀略、方法,需要靈活運用,隻有這樣才可能把事情辦得越來越好。

衣食住行是人們最基本的需求,一天也離不了,有時候還會出現對某種商品的急需。商家如果能急人所急,解人之困,不失時機地將消費者急需的某類商品送上,便會格外地得到民心的支持,消費者也會對此銘記在心。

例如,有家真空棉廠,開業之初,恰逢九九重陽節。老板感覺這是個好日子,所以他決定籌辦一次獻愛心活動,將生產的第一批棉衣、棉被拿出一部分獻給當地的特困老人。這件事在當地一下子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多家新聞媒體爭相報道。結果,這家企業名聲大噪,不但有了知名度,而且還贏得了口碑,當新的產品麵世的時候,立刻形成了熱銷之勢,達到了名利雙收的目的。

當他人有困難的時候,雪中送炭,這既是商家的社會責任,也是商家道德的體現。如此一來,便可易於贏得社會廣泛的讚譽,受其情感的鼓勵與感染,自然也就有了眾多顧客的青睞。

有喜事,當然高興。俗語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當一個人有了好心情的時候,就容易接受他人的建議,並采取相應的行動。因此,作為商家,當了解到有人處於喜慶的時刻,喜慶的場合,不失時機地獻上一份禮品或信物以示祝賀,為對方助興增光。對方從心裏將更高興,從而將商家視為知己,顧客也就成了商家的親戚。

有家酒店的經理非常懂得為別人“錦上添花”的道理,他對前來辦生日宴、婚宴、壽宴等宴席的顧客分別建立了“紀念檔案”。當到了他們婚、壽、誕辰紀念日的時候,酒店都要免費為這些顧客送去賀卡和一份喜慶蛋糕。禮物雖然小,但情義卻讓老顧客喜上眉梢、激動不已,對酒店備感親近。正是在這樣的“感召”下,許多人都心甘情願地成為酒店的“回頭客”。

作為商家就要通過認真地調查觀察,及時發現消費者生活中的喜事,針對其美好的心境,獻上一份愛心,以激起對方情感的共鳴,贏得對方的青睞,這樣顧客也會給商家以最大的回報。

如果能針對人的情感世界做文章,則常常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一旦能夠做到贏得人心,那麼辦事也就容易得多了。

好事需多“磨。”

此一時,彼一時,有些事不能慢,有些事則又不能快。

磨不能單純理解為“拖拉”、“消耗”,“磨”更多情況下是等待機會的成熟,等待冰雪融化的那一刻。

磨,不是一種無賴的行為,它是不可或缺的一種辦事的“手腕”。雖然這種方法看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是在有時候對方因種種原因不同意辦理此事,而此事又是合情合理時,這種情況下隻能“磨”了。

磨,能顯示真誠,能引起人們的注意,能感動人心。

磨,是積極主動地向對方解釋,與對方溝通,不間斷地軟化對方的過程。因此,必須是全身心地投入,必須有百折不撓的精神。

磨,是一種靜靜的、禮貌的等待,等待對方盡快給予答複。不要讓對方感到你是在故意找麻煩,故意影響他的工作和休息。要盡量通情達理,盡量減少對對方的幹擾,這樣,才能“磨”成功。

磨,可以不露鋒芒,隻是要使雙方關係漸近,讓對方更多地了解你、同情你,從而產生幫助的願望。也就是說,你要想辦法與對方接近或與對方家人接近,並通過各種辦法與他們搞好關係,從感情上貼近。這種感情上的“磨”,對方是難以拒絕的。

香港華人首富李嘉誠就是一位懂得“好事多磨”,並善於運用“磨”的“手腕”來求人辦事的智者。

李嘉誠興建大型屋村獨樹一幟,使其在香港房地產界開始站穩腳跟。但這裏有一個問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如何才能獲得整幅的大麵積地皮?為此,李嘉誠胸懷全局,動了不少腦筋。

首先,1985年李嘉誠收購港燈公司,港燈的一家發電廠位於港島南岸,與之毗鄰的是蜆殼石油公司油庫,蜆殼另有一座油庫在新界觀塘茶果嶺。李嘉誠於是煞費苦心地開始了一連串複雜的遷址換地計劃。

1986年年底,和黃與太古各占一半股權的聯合船塢公司,與蜆殼公司達成協議——將青衣島的一幅龐大油庫地皮與蜆殼在茶果嶺和鴨脷洲的兩塊油庫地皮交換。同時,港燈的這個電廠遷往南丫島,這樣,李嘉誠就騰出了兩幅整塊的可供發展大型屋村的地皮。

到了1988年1月,李嘉誠的長實係四家公司——長實、和黃、港燈、嘉宏,又向聯合船塢公司購入茶果嶺、鴨脷洲油庫。並當即宣布興建兩座大型屋村,而李嘉誠卻以8億港元收購了太古在該項計劃中所占的權益。這樣,兩大屋村地皮歸長江係全資擁有。最終,茶果嶺屋村定名為麗港城。

鴨刪洲屋村的構想萌動於1978年李嘉誠著手收購和黃之時。之後,經曆了長達10年的耐心等待、精心籌劃,其間1985年收購港燈,使其構想向前邁了一大步,1988年才推出計劃。

李嘉誠真是名副其實的“十年磨一劍”。他深知,成功辦事不可操之過急,而應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機會和創造機會。一旦選定了目標,如果暫時無法實現也不能心急,應像“熬”中藥一樣,文火慢攻,一點一點地把中藥裏的精華熬出來。

有些事你懷著滿腔熱血找到對方頭上,盡管對方能辦,可就是找各種各樣的借口和理由搪塞、推托和拒絕,也會搞得你無能為力,無計可施。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隻好打退堂鼓,撤回來了事,不再另行組織進攻。但是,也有一部分性格頑強、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他們則采用軟纏硬磨法,友好地“賴”著對方的時間,賴著對方的情麵,甚至賴著對方的地盤,不答應就是不撤退,不把事情辦成就是不回頭,搞得對方急不得惱不得,最後不得不答應他的要求。

有個做保險的業務員,到一家餐廳拜訪店主,店主一聽到是保險公司的人,笑臉倏地就收了起來。

“保險這玩意兒,根本沒用,為什麼呢?因為必須等我死了以後才能領到錢,這算什麼呢?”

“我不會浪費您太多的時間,您隻要抽幾分鍾的時間讓我為您說明就好了!”

“我現在很忙,如果你的時間太多,何不幫我洗洗碗盤呢?”

店主原是以開玩笑的口吻戲謔他,沒想到年輕的保險員真的脫下西裝外套,卷起袖子開始洗了起來,老板娘嚇了一跳,大喊:“你用不著來這一套,我們實在不需要保險!不管你怎麼說,怎麼做,我們絕不會投保你,我看你還是別浪費時間和精力了!”

保險員每天都來洗碗盤,店主依舊是鐵石心腸地告訴他:“你再來幾次也沒用,你也用不著再洗了,如果你夠聰明,趁早找別家吧!”

但是這位有耐心的保險員依然天天來洗,10天、20天、30天過去了,到了第40天,這個討厭保險的店主,終於被這個青年的耐心感動了,最後答應他投保險,不僅如此,而且還替這位有耐心的年輕保險員介紹了不少生意。

在辦事時,我們既要有自尊但又不要抱著自尊不放,為了達到辦事目的,有必要增強抗挫折的能力,碰釘子臉不紅心不跳,不氣不惱,照樣微笑與人周旋,隻要還有一絲希望就要全力爭取,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哪個人會對你的執著而無動於衷。隻要動其心,你要辦的事自然就容易多了。有這樣頑強的意誌就沒有辦不成的事。爭辯要恰到好處許多人害怕爭辯,但幾乎沒有人不爭辯。其實,爭辯對於正常的人際關係是不可缺少的,關鍵在於你懂得運用“心眼”去爭辯。

然而,總有一些虛無縹緲的事情,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如果善於使用生動、熟悉的實例,並從中引出一番能被人所領會和接受的道理,再依此類推,把這番道理運用於需要說明的論題,就可以增加可信度和說服力。

哥倫布經過近20年的準備後,終於成功地越過大西洋,發現了新大陸,這個偉大的創舉引起舉國歡騰,哥倫布也因此被視為英雄,受到崇敬。但是,有一些無視事實、否認真理的人,想給哥倫布製造一些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