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名言:“智慧熟睡的時候,習慣操縱著我們。”生活中,我們經常受習慣的支配去處理一些事情,它像未成熟的幼獅一樣危險,因此,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要積極主動的去做,而不要習慣於怎麼做。
與朋友交往應回避的誤區
許多人交友處世常常涉人這樣的誤區:好朋友之間無須講究客套。他們認為,好朋友彼此熟悉了解,親密信賴,如兄如弟,財物不分,有福共享,講究客套太拘束也太見外了。其實,他們沒有意識到,朋友關係的存續是以相互尊重為前提的,容不得半點強求、幹涉和控製。彼此之間,情趣相投、脾氣對味則合、則交,反之,則離、則絕。朋友之間再熟悉,再親密,也不能隨便過頭,不講客套,這樣,默契和平衡將被打破,友好關係將不複存在。因此,對好朋友也要客氣有禮,可以不強調自己的“麵子”,但不可以不給朋友麵子。
和諧深沉的交往,需要充沛的感情為紐帶,這種感情不是矯揉造作,而是真誠的自然流露。當然,我們說好朋友之間講究客套,並不是說在一切情況下都要僵守不必要的、繁瑣的禮儀,而是強調好友之間相互尊重,不能跨越對方的禁區。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自己一片小天地,朋友之間過於隨便,就容易侵入這片禁區,從而引起隔閡衝突。譬如,不問對方是否空閑、願意與否,任意支配或占用對方已有安排的寶貴時間,一坐下來就滔滔不絕高談闊論,全然沒意識到對方的難處與不便;一意追問對方深藏心底不願啟齒的秘密,一味探聽對方秘而不宣的私事;忘記“人親財不親”的古訓,忽視朋友是感情一體而不是經濟一體的事實,花錢不記你我,用物不分彼此,都是不尊重朋友,侵犯、幹涉他人的壞現象。偶然疏忽,可以理解,可以寬容,可以忍受。長此以往,必生間隙,導致朋友的疏遠或厭倦,友誼的淡化和惡化。因此,好朋友之間也應講究客套,恪守交友之道。
對朋友放肆無禮,最容易傷害朋友,其表現有如下種種,應該小心約束:
(1)過度表現,言談不慎,使朋友的自尊心受到挫傷
也許你與朋友之間總是無話不談,十分投機。也許你的才學、相貌、家庭、前途等令人羨慕,高出你的朋友一頭,這使你不分場合,尤其與朋友在一起時,會大露鋒芒,表現自己,言談之中會流露出一種優越感,這樣會使朋友感到你在居高臨下的對他說話,有意炫耀抬高自己,使得他自尊心受到挫傷,不由產生敬而遠之的意念。所以,在與朋友交往時,一定要控製情緒,保持理智平衡,態度謙遜,把自己放在與人平等的地位,注意時時想到對方的存在。
(2)彼此不分,違背契約,使朋友對你產生防範心理
朋友之間最不注意的是對朋友的物品處理不慎,常以為“朋友間不分彼此”,對朋友之物,不經許可便擅自拿用,不加愛惜,有時遲還或不還,一兩次礙於情麵,不好意思指責,久而久之會使朋友認為你過於放肆,產生防範心理。實際上,朋友間除了友情,還有一種微妙的契約關係。以實物而言,你和朋友之物都可隨時借用,這是超出一般人關係之處,然而你與朋友彼此之物首先有一個觀念“這是朋友之物,更當加倍珍惜。”“親兄弟,明算賬。”注重禮尚往來,要把珍重朋友之物看作如珍重友情一樣重要。
(3)過於散漫,不拘小節,使朋友對你產生輕蔑、反感
朋友之間,談吐行動理應直率、大方、親切、不矯揉造作,方顯出自然本色。但過於散漫,不重自製,不拘小節,則會使人感到你粗魯庸俗。也許你和一般人相處會以理性自約,但與朋友相聚就忘乎所以。或指手畫腳,或信口雌黃、海闊天空,或在朋友言語時肆意打斷,譏諷嘲弄,或顧盼東西,心不在焉,也許這是你自然流露,但朋友會覺得你有失體麵,沒有風度和修養,自然對你產生一種厭惡輕蔑之感,改變了對你的原來印象。所以,在朋友麵前不但應自然而不失自重,熱烈而不失態,而且更應做到有分寸,有節製。
(4)隨便反悔,不守約定,使朋友對你感到不可信賴
你也許不那麼看重朋友間某些約定,對於朋友們的活動總是姍姍來遲,對於朋友之求當時爽快應承,過後又中途變卦。也許你真有事情耽誤了一次約好的聚會或沒完成朋友相托之事,也許你事後輕描淡寫解釋一二,認為朋友間應當相互諒解寬容,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孰不知朋友們會因你失約而心急火燎,掃興而去。雖然他們當麵不會指責,但必定會認為你在玩弄朋友的友情,是在逢場作戲,是反複無常、不可信賴之輩。所以,對朋友之約或之托,一定要慎重對待,遵時守約,要一諾千金,切不可言而失信。
(5)來人不備,強行索求,使朋友認為你太無理、霸道
當你有事需求人時,朋友當然是第一人選,可你事先不作通知,臨時登門提出所求,或不顧朋友是否情願,強行拉他與你同去參加某項活動,這都會使朋友感到左右為難。他如果已有活動安排不便改變就更難堪。對你所求,若答應則打亂自己計劃,若拒絕又在情麵上過意不去。或許他表麵樂意而為,但心中就有幾分不快,認為你太霸道,不講道理。所以,你對朋友有所求時,必須事先告知,采取商量口吻講話,盡量在朋友無事或情願的前提下提出所求,同時要記住:人所不欲,勿施強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不識時務,反應遲緩,使朋友對你感到厭嫌
當你上朋友家拜訪時,若遇上朋友正在讀書學習,或正在接待客人,或正和戀人相會,或準備外出等,你也許自恃摯友,不顧時間場合,不看朋友臉色,一坐半天,誇誇其談,喧賓奪主,不管人家早已如坐針氈,極不耐煩了。這樣,朋友一定會認為你太沒有教養,不識時務,不近人情,以後就想方設法躲避你,害怕你再打擾他的私生活。所以,每逢此時此景,你一定要反應迅速,稍稍寒暄幾句就知趣告辭,珍惜朋友的時間和尊重朋友的私生活如同珍重友情一樣可貴。
(7)用語尖刻,亂尋開心,使朋友突然感到你可惡可恨
有時你在大庭廣眾麵前,為炫耀自己能言善辯,或為嘩眾取寵逗人一樂,或為表示與朋友之“親密”,亂用尖刻詞語,盡情挖苦嘲笑朋友或旁人,大出其洋相以博人大笑,獲取一時之快,竟不知會大傷和氣,使朋友感到人格受辱,認為你變得如此可恨可惡,後悔誤交了你。也許你還不以為然,會說朋友之I司開個玩笑何必當真,殊不知你已先損傷了朋友之情。所以,朋友相處,尤其在眾人麵前,應和藹相待,互敬互慕互尊,切勿亂開玩笑,用惡語傷人。
(8)過於小氣,斤斤計較,使朋友認為你是慳吝之人
你可能在擇友交友時,認為朋友的友情勝於一切,何必顧慮經濟得失,金錢不能使友情牢固。這種思想使你與朋友相處時顯得過於拮據,事事不出分文;或患得患失,唯恐吃虧。對朋友所饋慨然而受,自己卻一毛不拔,這會使朋友感到你視金如命,是個慳吝之人。所以朋友之交,過於拮據顯得慳吝小氣,而慷慨大方則顯得豪爽大度,它會使友情牢固。
(9)泛泛而交,大肆渲染,使朋友感到你是輕佻之人
你可能由於虛榮心所驅,也可能交友心切,認為交友愈多,本事愈大,人緣愈好,往往不加選擇考察,泛認知己,患“好交症”。此時,朋友已在微微冷笑,認為你是朝三暮四的輕佻之人,不可真心相處,你結果會失去真正朋友。所以,朋友之交,理應真誠相待,感情專一,萬不可認為泛交會使自己顯赫。
(10)一意孤行,不聽人意,使朋友感到你是無為多事之人。
是朋友就要同舟共濟,對好意之計應認真考慮,妥當采納。也許你無視這點,每遇一事,一意孤行,堅持己見,無視朋友之見,依舊我行我素,結果自己吃虧,朋友受累。這必定使朋友感到失望,認為你太獨斷專橫,不把朋友放在眼裏,是個無為多事之人,日後漸漸疏遠你。所以你在遇事決策時,應多聽並尊重朋友意見,理解朋友的好心,即使難以采納的意見,也要說清楚,使人覺得你尊重他。
與同事交往應避免的錯誤
在與同事交往時必須注意避免以下錯誤:
(1)當眾揭對方的隱私和錯處
有人喜歡當眾談及對方隱私、錯處,心理學研究表明:誰都不願把自己的錯處或隱私在公眾麵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會感到難堪而惱怒。因此在交往中,如果不是為了某種特殊需要,一般應盡量避免接觸這些敏感區,免使對方當眾出醜。必要時可采用委婉的話暗示你已知道他的錯處或隱私,讓他感到有壓力而不得不改正。知趣的、會權衡的人隻須“點到即止”,一般是會顧全自己的臉麵而悄悄收場的。當麵揭短,讓對方出了醜,說不定會惱羞成怒,或者幹脆耍賴,出現很難堪的局麵。至於一些純屬隱私、非原則性的錯處,最好的辦法是裝聾作啞,千萬別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