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生活有陷阱,遇事要積極(2 / 3)

(2)故意渲染和張揚對方的失誤

在交際中,人們常會碰到這類情況,講一句外行話,念錯一個字,搞錯一個人的名字,被人搶白兩句等等。這種情況,對方本已十分尷尬,深怕更多的人知道。你如果作為知情者,一般說來,隻要這種失誤無關大局,就不必大加張揚,故意搞得人人皆知,更不要抱幸災樂禍的態度,以為“這下可抓住你笑柄啦”,來小題大作,拿人家的失誤來做取笑的笑料。因為這樣做不僅對事情的成功無益,而且由於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心,你將結下怨敵。同時,也有損於你自己的社交形象,人們會認為你是個刻薄饒舌的人,會對你反感、有戒心,因而敬而遠之,所以渲染他人的失誤,實在是一件損人而又不利己的事。

(3)不給人留點餘地

在社交中,有時遇到一些競爭性的文體活動,比如下棋、乒乓球賽等。盡管隻是一些娛樂性活動,但人的競爭心理總是希望成為勝利者。一些“棋迷”、“球迷”就更是如此。有經驗的社交者,在自己取勝把握比較大的情況下,往往並不把對方搞得太慘,而是適當的給對方留點麵子,讓他也勝一兩局。尤其在對方是老人、長輩的情況下,你若窮追不舍,讓他狼狽不堪,有時還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後果,讓你無法收拾。其實,隻要不是正式比賽,作為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文體活動,又何必釀成不愉快的局麵呢?在其他的事情上也一樣,集體活動中,你固然多才多藝,但也要給別人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你即使足智多謀,也不妨再征求一下別人的意見。“一言堂”、“獨風流”是不利於社交的。

(4)過早說深交話

在交往中,我們有時結識了新朋友,即使你對他有一定好感,但畢竟是初交,缺乏更深切的本能性的了解,你不宜過早與對方講深交、討好的話,包括不要輕易為對方出主意。因為這很可能會導致“出力不討好”。因為對方若實行你的主意,卻行不通,好友尚可不計,但其他人則可能以為你在捉弄他,即使行之有效,他也不一定為幾句話而感激你。故除非是好友,否則不宜說深交的話。

(5)強人所難

有些事情,對方認為不能做,而你認為應該做;或對於某事,你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他卻又認為不該做,或做不了。這時你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到他肩上。強人所難,是不禮貌、不明智的。

(6)說話不看時機

有的人說話時旁若無人、滔滔不絕不看別人臉色,不看時機場合,隻管滿足自己的表現欲,這是修養差的表現。說話應注意對方的反應,不斷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講話內容,使談話更有意思,更為融洽。求職麵試中應回避的錯誤。

(1)冷場

麵試開始時,應試者不善打破沉默,而等待麵試官打開話匣。麵試中,應試者又出於種種顧慮,不願主動說話,結果使麵試出現冷場。即使勉強打破沉默,語音語調亦極其生硬,使場麵更顯尷尬。實際,無論麵試前或麵試中,麵試者主動致意與交談,會留給麵試官熱情和善於與人交談的良好印象。

(2)與麵試官過於隨便

具備一定專業素養的麵試官是忌諱與應試者套近乎的,因為麵試中雙方關係過於隨便或過於緊張都會影響麵試官的評判。過分“套近乎”亦會在客觀上妨礙應試者在短短的麵試時間內,作好專業經驗與技能的陳述。聰明的應試者可以列舉一至兩件有根有據的事情來讚揚招聘單位,從而表現出您對這家公司的興趣。

(3)對麵試官有偏見

在招聘麵試這種特殊的采購關係中,應試者作為供方,需要積極麵對不同風格的麵試官(即客戶)。有時候,會誤認為貌似冷淡的麵試官或是嚴厲或是對自己不滿意,因此十分緊張;還有些時候,看到麵試官是一位看上去比自己年輕許多的小姐,心中便開始嘀咕:“她怎麼能有資格麵試我呢?”這些負麵情緒會左右自己麵試中的思維,影響自己應對能力的發揮。

(4)證明不了自己能力

應試者大談個人成就、特長、技能時,聰明的麵試官一旦反問:“能舉一兩個例子嗎”?應試者便無言應對。而麵試官恰恰認為:事實勝於雄辯。在麵試中,應試者要想以其所謂的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領導能力等取信於人,惟有舉例。

(5)缺乏積極的應變能力

麵試官常常會提出或觸及一些讓應試者難為情的事情。很多人對此麵紅耳赤,或躲躲閃閃,或撒謊敷衍,而不是誠實的回答、正麵的解釋。比方說麵試官問:您為什麼5年中換了3次工作?有人可能就會大談工作如何困難,上級不支持等,而不是告訴麵試官:雖然工作很艱難,自己卻因此學到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6)抨擊以前的領導或公司

有些應試者麵試時各方麵表現良好,可一旦被問及現所在公司或以前公司時,就會憤怒地抨擊其老板或者公司,甚至大肆謾罵。在眾多國際化的大企業中,或是在具備專業素養的麵試官麵前,這種行為是非常忌諱的。

(7)不善於提問

有些人在不該提問時提問,如麵試中打斷麵試官談話而提問。也有些人麵試前對提問沒有足夠準備,輪到有提問機會時不知說什麼好。而事實上,一個好的提問,勝過簡曆中的無數筆墨,會讓麵試官刮目相看。

(8)沒有明確的個人職業發展計劃

對個人職業發展計劃,很多人隻有目標,沒有思路。比如當問及“您未來5年事業發展計劃如何?”時,很多人都會回答說“我希望5年之內做到全國銷售總監一職。”如果麵試官接著問“為什麼?”應試者常常會覺得莫名其妙。其實,任何一個具體的職業發展目標都離不開你對個人目前技能的評估以及你為勝任職業目標所需擬定的粗線條的技能發展計劃。

(9)隱瞞弱點

麵試官常問:您性格上有什麼弱點?您在事業上受過挫折嗎?有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沒有。其實這種回答常常是對自己不負責任。沒有人沒有弱點,沒有人沒有受過挫折。隻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弱點,隻有正確認識自己所受的挫折,才能造就真正成熟的人格。

(10)誤中“圈套。”

麵試官有時會考核應試者的商業判斷能力及商業道德方麵的素養。如:麵試官在介紹公司誠實守信企業文化之後(或索性什麼也不介紹),就問:“您作為財務經理,如果我(總經理)要求您1年之內逃稅1000萬元,那您會怎麼做?”如果您當場抓耳搔腮地思考逃稅計謀,或文思泉湧,立即列舉出一大堆方案,都證明您上了他們的圈套。實際上,在幾乎所有的國際化大企業中,遵紀守法是員工行為的最基本要求。

(11)表現得對薪酬過於關心

有些應試者在麵試陝要結束時主動向麵試官打聽該職位的薪酬福利等情況,結果是欲速則不達。具備人力資源專業素養的麵試者是忌諱這種行為的。其實,如果招聘單位對應試者感興趣的話,自然會問及其薪酬情況。

(12)不知如何收場

很多求職應試者麵試結束時,因成功的興奮,或因失敗的恐懼,會語無倫次,手足無措。其實,麵試結束時,作為應試者,您不妨:表達你對應聘職位的理解充滿熱情地告訴麵試者你對此職位感興趣,並詢問下一步是什麼;麵帶微笑的謝謝麵試官的接待及對你的考慮。有了誤會要積極化解。

人與人交往,誤會經常會發生。有些誤會本是小事一樁,時間一長就忘記了。可有些誤會,若不加以說明,會使人牢記在心。對於這類誤會,是要設法加以消除的。否則,不僅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協作,而且對人的身心健康也會發生不利的影響。造成彼此間誤會的原因頗多,如有時是因為我們把別人一些無特定意義的行為當成寓意深長的行為,以致生出種種誤會;有時是因為傳統的偏見所造成的誤會;有時是因為別人的成見造成的;有時是因為對方搬弄閑話造成的……,不一而足。為了消除誤會,融洽彼此的關係,可參考如下建議:

(1)心地坦然

俗話說:“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誤會總要消除,是非終要定論,隻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因此,發生誤會後,不妨坦然置之,即進行所謂“冷處理”。反之,如果感到自己受了莫大冤屈便急忙氣急敗壞地到處辯白,則可能不但得不到同情,反而會有可能讓大家看笑話。

(2)氣量恢弘

對於那些錯怪自己的人,不要懷有怨恨。因為劍拔弩張,針鋒相對不但於事無補,也許還會節外生枝,造成更大的誤會。應該看到,在多數情況下,誤會的發生總是意味著誤會者與你之間已有某種隔閡,隻是這種隔閡未為你所注意,而在一定的條件下,它趨於表麵化了。這時,就需要我們做一些“修補工作”。隻要我們能像藺相如正確對待廉頗的誤會那樣,誤會就可能會成為強化彼此友誼的轉機。反之,如果對誤會意氣用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誤會就很可能成為彼此關係進一步惡化的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