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職場吃點小虧也是福(1 / 1)

初涉職場的大學畢業生猶如初生牛犢,後生可畏。但是這個數量龐大的群體,也造成了他們競爭很殘酷,身心承受的壓力都很大。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這樣感慨職場生存的不易。“找到工作是福氣,但工作中要麵對許多想象不到的壓力,說不定哪天就惹禍上身了呢!”

熟悉而安逸的校園生活已然結束,而麵對的將是不安、興奮、機遇、挑戰、淘汰、勝利、鮮花、淚水交織的職場生涯,在這樣一段特殊日子裏,很多人發現,越能適應形勢變化的學子們,生存能力越強。這“適應”,自然也包括了受點委屈什麼的。初涉職場吃點小虧也是福。

溫納畢業後到了家公司,他明白隻有盡快地體現自己適應企業的能力,才能增加他生存下來的砝碼。可是他發現周圍的員工似乎總是與他作對,對待他的態度都不是很友善。即使以工作而言,也沒有安排一個發揮自己特長的崗位,他疑惑不解:難道新人就要吃虧嗎?

許多初涉職場的人都碰到過相似的情況,目前整個職業市場的危機感在進一步加劇,大部分職業人都意識到應該學會如何應對職業安全感和職業發展的問題。

其實,吃點小虧算什麼,你會學到更多。

安寧剛進公司的時候,認為自己是大學畢業生,身份自然不同,所以在報到的那天沒有和前台接待小姐打招呼。在以後的工作過程中,他很少用到“謝謝”等用詞。漸漸地,他發現在工作中,同事們並不怎麼認可他的能力,關係也很冷淡。

後來他開始試著改善自己的言行,在工作過程中多用些對別人表示敬意的禮貌用語,這幫助他走出了人際關係困境。他深有體會地說:“多用些禮貌用語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還能讓我順利地加入工作團隊中去。吃點小虧算什麼,相比下來,是因禍得‘福’啦。”

許多大學生抱怨自己平時“吃的是雜糧,幹的是雜活,做的是雜人。”其實一個新手剛到一家公司,老板通常不會也不敢將重要的工作項目交付給他來完成。那麼,如何讓老板對你的工作能力產生信心呢?據有經驗的“過來人”介紹說:“這完全體現在剛開始工作的那些所謂雜活裏。雖然不是很起眼或者很重要的工作,但仍然努力完成工作,這其實就是在給你自己加分。”如此看來,老板一開始安排的工作的確是“小兒科”,但作為大學生吃這點虧,也是將來“享福”的基礎。

初涉職場,大學生從“校園人”變成“職業人”,他們需要逐步提煉自己的職業含金量和競爭優勢,應看淡些因陌生而吃的“虧”,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倚。如果能化被動為主動,轉“虧”為“福”,那工作與成長的意義就會得以彰顯。

【職場“催熟”貼士】

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倚。很多時候,吃過虧之後你會發現,你得到的遠遠要大於你失去的。

每個人工作中都會有不順心的時候,但在遭遇職場爭端的時候應該盡量忍讓,不惹事端,多考慮到同事的感受,多感謝他們平時對自己的幫助,這有助於以後工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