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於識才,用人不疑
孟子見齊宣王曰:“為巨室,則必使工師求大木。工師得大木,則王喜,以為能勝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以為不勝其任矣。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學而從我。’則何如?今有璞玉於此,雖萬鎰,必使玉人雕琢之。至於治國家,則曰:‘姑舍女所學而從我。’則何以異於教玉人雕琢玉哉?”
——《孟子·梁惠王下》
這一段話的背景是,孟子在齊國已經逗留好幾年了,一直不得誌,孟子內心著急,不得不像下象棋一樣,要將上一軍了。
於是孟子再見齊宣王,他對齊宣王說:“假如你要建成一座巨大的宮殿,一定會命令工匠先去找很高大的木材。找到了高大的好木料後,你一定很高興,認為他們很了不起,能夠勝任這份工作。(但是從森林中砍伐來的原木還必須經過加工整理,把木頭修整到合適才能用)當大王你看到工匠們用工具把得來不易的大木頭削小了,你一定很生氣地認為他們沒有善盡職守。當一個人從小學一樣東西,等長大了到了要施展他所學的時候,你對他說:‘不要管你所學的那一套,跟我走,照我的辦法就好了。’結果會怎麼樣呢?假如現在有一塊很好的玉石在這裏,雖然價值達萬兩黃金,也一定要讓琢玉的工匠依他的學識技術,把它雕琢好了才可以。你現在雖在尋求治理國家的人才,但你卻要求那個人放棄他自己的平生所學,跟著你的方向,照你的辦法去做,這樣豈不等於叫琢玉的人放棄他所學的技術,照你的辦法去琢玉一樣,這怎麼行得通呢?”
我們都知道,孟子是極善於用比喻的,他常常在生動的比喻中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且極具說服力。上麵南懷瑾先生用他生活化的語言再現了孟子所說的意思,這段話對於領導者識人用人方麵來說,還是極具啟示意義的。
南懷瑾先生對此慨歎:“一個知識分子,當他有了學問之後,想實行他的理想,有所作為,在際遇不好、機會不來的時候,都是這般痛苦的。過去如此,將來也還是一樣。”
孟子的那段話中,著實表達了孟子不得誌的痛苦以及對齊宣王不懂識人用人的憤慨。拋開孟子的不得誌的痛苦先不說,從那段話中,我們也能感受到,作為一個領導者,要有識才之能和重才之心,如果沒有這些,他又如何能夠成就自己的功業,並保持其長久呢?曆朝曆代,那些有作為的君主都是常常視人才如珍寶,並想方設法去得到他們。
春秋時期,秦穆公派人去晉國為自己求婚。晉獻公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秦穆公,還送了一些奴仆作為陪嫁。其中就有百裏奚,
百裏奚本來是虞國的亡國大夫,據說很有才能,晉獻公一直想重用他,但百裏奚不從。於是,就有一個大臣對晉獻公說:“既然百裏奚不願做官,就讓他陪嫁去吧。”
在去秦國的路上,百裏奚偷偷地逃跑了。秦穆公成婚以後,發現陪嫁的奴仆中少了一個人,就問其中緣由。一個從晉國投奔過來的武士就把百裏奚介紹了一通,說他是一個了不起的賢才。秦穆公聽了以後,就一直希望能找到百裏奚。
百裏奚逃到了楚國邊境,被當作奸細抓回。楚人見他是一個六七十歲的老頭子,一副老實相,就把他留下來看牛。他還真有一套牧牛的本領,把牛養得十分肥壯,大家送他一個雅號——“放牛大王”。楚成王知道這事以後,就調他到南海牧馬去了。
當秦穆公得知百裏奚的下落以後,想用厚禮請求楚成王把百裏奚送到秦國。公孫枝對秦穆公說:“這樣可不行。現在楚成王不知道百裏奚是個人才,才讓他去牧牛的,如果我們用貴重禮物去交換的話,楚成王就會知道他是個人才,估計就不會放人了。如果我們按普通奴仆的價錢,花五張羊皮把他贖回來,應該不會讓楚成王起疑心。”
於是,秦穆公派使者去見楚成王,說百裏奚是秦國的奴仆,秦國想用五張羊皮將他贖回去,楚成王當然同意了。
百裏奚拜見秦穆公以後,秦穆公想請他當相國,百裏奚卻推薦了自己的朋友蹇叔和蹇叔的兒子西臣乞術和白乙丙。秦穆公於是就拜蹇叔為右相,拜百裏奚為左相。不久,百裏奚的兒子也投奔到了秦國,被秦穆公拜為將軍。
直到現在,秦穆公五張羊皮換來相才的故事還是一段千古佳話,這足見秦穆公是一位識才重才的明君,也正因為如此,秦穆公才成就了他的霸業。
領導者能夠識才重才是許多懷才不遇者的熱切期望。孟子希望領導者能識才重才以外,還希望領導者能給下屬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而不是束縛其才能,讓下屬變成一個唯命是從的工具。這一點對於我們現代的領導者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提醒。
有家公司的業務經理被派到國外出差,這位經理平時做事非常仔細,什麼事他都是親自下命令,並去驗收成果的。雖然他手下有好幾位員工,但他從不將負有責任的工作交給他們去做,他總是認為那些人做事沒有效率。所以,在接到出差的消息以後,他覺得自己很難想象他不在的這些天裏,他這個部門會變成什麼樣子。
於是,這位經理將出差前能處理的事情全部處理完,並把他不在的幾天裏有可能發生的事都記在筆記本上,然後才動身出國。在國外,因為工作上遇到一些問題,原本打算停留幾天的行程,最後被延長到一個多月。
這位經理一直擔心他那些“不值得信賴的下屬們”在這段期間都做了什麼。他心想,在他回國的時候,他的部門極可能已經大亂了。
辦完事情回國的經理發現,他的下屬們的工作完全沒有因為他的出差而受到任何影響,反而當他的行程決定延長時,下屬們自動做事的心理更加強烈。
這些平時就依賴於經理的下屬們,各自負起責任去處理部門內部的事情,所以各種業務一直順利進行。如果碰到難以決定的事情,大家會互相商量,然後去請示主管。
對下屬們的改變,經理是這樣說的:“我以前總認為,隻要我不在,我們部門的業務就一定會停止,現在才知道那是我太過自大了。現在我有一個多月都不在公司,他們做得比我在的時候還要好。這讓我很驚訝,我懷疑自己沒什麼存在的價值了。不過,這次出差讓我真正地懂得,對往後的工作和其他部門的聯絡更應全力以赴。另外還有一個收獲就是:大家對工作更投入了。”
當然,這位經理的下屬們也因為這次事件對工作都有了新的認識。
很多時候,做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不但要有識才的能力和重才的心,更要敢於放手用才,給那些真正的人才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這樣一來,我們的事業就會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南懷瑾先生在他的《莊子講記》講到“克核大至,則必有不肖之心應之,而不知其然也”的時候說,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刻薄而且多疑,所以他做了亡國之君。而一個真正成功的人,都是有豪俠之氣的。一個當領導的如果刻薄多疑就完了。所以刻薄多疑的人,在稍遇一點事情的時候就容易心理變態。
南懷瑾先生說,在曆史中有兩件事很值得玩味,一個是功高蓋主,一個是封官加爵。前者如果處理好了能使天下安定,皇帝也能坐得安穩,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引起戰亂,禍國殃民。後者如果處理好了,大家齊心團結,國力就會更加強盛,而處理不好就會引起憎恨,分崩離析。為什麼會這樣呢?實際都是猜忌鬧出來的事情。
漢朝的馮異是劉秀手下的一員戰將,當劉秀轉戰河北的時候,在一次行軍途中矢盡糧絕,饑寒交迫,是馮異送上僅有的豆粥麥飯,才使劉秀擺脫困境。後來也是他首先建議劉秀稱帝的。
據說馮異治軍有方,且為人謙遜,每當各位將領相聚、各自誇耀功勞的時候,他總是一人獨避在大樹之下。馮異長期轉戰於河北和關中一帶,甚得民心,成為劉秀政權的西北屏障。這樣的人自然會引起了同僚們的妒忌。於是,有人曾四次上書,在劉秀麵前詆毀馮異,而馮異也對自己久握重兵又遠離朝廷的處境感到不安,擔心被劉秀猜忌,於是他一再上書,請求回到洛陽。
劉秀本來對馮異也不是很放心,可是如果招馮異回來的話,西北地區就很難有保證了。為了消除馮異的顧慮,劉秀就把人們的告發密信都送給馮異。這一招是非常高明的,既可解釋劉秀自己為對馮異的深信不疑,又暗示朝廷早有戒備。恩威並用,使馮異連忙上書自陳忠心,劉秀這才傳話給馮異說不會猜忌他,讓他不要擔心,做好自己要該做的事情。
馮異無疑也是高明的,他能夠自保與他自己的行事有關。但是劉秀做為一個君主能做到這樣,也實在是不容易。正因為劉秀對馮異能給予一定程度的信任,而不是聽信別的人話一味的猜忌,才使得馮異能夠一而再、再而三地為他賣命。可以說,劉秀就是一個會知人也會用人的領導者。
如果一個人個性多疑,別人就會覺得在他身邊得不到尊重,也會覺得那麼小心的人是不會識人才和合理用人的。在我們生活中,領導者與下屬之間很容易產生一些誤解或者形成隔閡,一個有謀略的領導者,常常能以巧妙的方法顯示自己用人不疑的氣度,使得疑人不自疑,而會更加忠心地效忠於自己,這樣也有利於真正有才華的人發揮自己的長處。俗話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講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 勇於承擔責任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論語》
這句話可以解釋為: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不自尊,那麼任何知識學問都是沒有用的,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來。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發現自己的缺點,不要怕改過。”
在這裏,我們從全句的意思中可以看出一點,那就是,人不要怕犯錯,人要勇於承擔責任。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對孔子的話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人自己做錯了事,說錯了話,自己曉得不曉得呢?絕對曉得,但是人類有個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養的人,對這個毛病改不過來。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在第二秒鍾就找出很多理由來,尤其是事業稍有成就的人,這個毛病一犯,是毫無辦法的。所以過錯一經發現後,就要勇於改過,才是真學問,真道德。
南懷瑾先生對人類的劣根性看得很是透徹。在生活中,修養不深的人還真是不在少數,很多時候,人在麵對自己的錯誤時第一反應都是不肯去承認,這也就是大部分人無法有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其實,犯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發現不了自己的錯誤,又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這常常會阻止一個人的進步,更有可能讓別人失去對自己的信任。那些有真學問和真修養的人們,是絕不會推卸責任的,這樣的人才真正值得人去敬服。
春秋時期,秦穆公曾經為了向東方擴張,派了三員大將帶兵偷襲鄭國。由於鄭國離秦國比較遠,於是蹇叔就勸穆公說:“像我們這樣長途跋涉,士兵們肯定在不到鄭國時就已經疲憊不堪了。再說,這麼浩浩蕩蕩的大軍去偷襲,鄭國又怎能沒有防備呢?”
秦穆公不聽蹇叔的意見,還是堅決要進攻鄭國。蹇叔於是號啕大哭,因為他已料到秦國這次一定會敗,而他的兒子正是這三員出征大將中的一個。
秦軍在行軍途中遇到了鄭國大商人弦高,當得知秦軍要攻打鄭國的時候,弦高一麵找人急速報告鄭國,一麵犒勞秦軍,並對秦軍將士說:“你們三路大軍奔波得這麼遠,浩浩蕩蕩,影響多大啊,估計鄭國早就有準備了,你們恐怕不可能偷襲成功了。”
秦國三員大將一聽就猶豫了,以疲憊之師去攻打以逸待勞的鄭國,就算人家不做準備,自己一方也肯定會損失慘重。於是,他們就開始撤退。但是在歸途中,卻又遭到晉軍的偷襲,最後秦軍全軍覆沒,三員大將也被俘虜了。
當秦國三員大將曆經艱難險阻,逃回到秦國的時候,穆公披著孝衣,親自到郊外30裏地迎接他們。他哭著說:“讓你們受委屈了,這一切都是我的過錯啊,我不該不聽蹇叔的話堅決讓你們去進攻,你們沒有罪啊!”
秦穆公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把失敗的責任都擔在自己身上,首先檢討自己,這正是一代仁君風範的表現。他這樣做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威信,相反卻讓他的將士們更加信服於他,更加願意為他效勞。
我們說,做人要勇於認錯。事實上,再大的領導,首先他也是一個人,是人就會犯錯,而且,有時錯誤是很明顯的,也是公開的,絕對沒有掩蓋起來的可能。一般來說,錯誤無論發生在誰的身上,都是一件比較尷尬的事情。可是如果充耳不聞或垂頭喪氣,肯定會欲蓋彌彰,從而影響到你的威信和形象。所以,在出現失誤的時候,不要灰心,要勇敢地承認錯誤,承擔責任。
很多時候,勇於認錯,也許會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的過失,但這並不是在把我們的汙點無限擴大以降低你的威信,相反,我們如果可以適當地認錯,反而可以把汙點變作亮點,提高你的威信,所謂“小過不掩大德”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能夠勇敢地認錯,實際上正是在顯示你的“大德”。
《論語》裏有關於子夏與孔子的對話是這樣的。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他們說的是什麼呢?譯出來是這樣的——子夏說:“小人對於自己所犯下的各種過錯,總是千方百計地去尋求一些辯護的理由,以掩蓋他所犯下的各種過錯的真相。”孔子告訴他說:“有了錯而不改正,這才是真的錯了。”
是的,人類最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恐怕就是犯錯,而最讓人害怕的卻是認錯,最讓人悲哀的是不知道自己的錯,最感到糟糕的是知錯而不改過。其實,就算是偉人,他也有出錯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不可原諒的錯誤,隻要我們肯承認,我們的錯誤就會減輕一些;隻要我們意識到那是錯誤,那我們所犯的錯誤便可減輕一半;如果我們知道去改正錯誤,並能以行動去證明我們是在改正的話,我們的錯誤便都可以原諒。
孔子所說的,其實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自省”。柏拉圖曾說過:內省是做人的責任。而在實際中,人的一生就是責任的一生。一個人要盡他應盡的責任。比如父母的責任、夫妻的責任、兒女的責任。其實,作為一個領導者,也要敢於為下屬承擔責任,這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智慧。
司馬炎還在做魏國將軍的時候,曾命征南將軍王昶、征東將軍胡遵、鎮南將軍毋丘儉討伐過東吳,並與東吳大將軍諸葛恪對陣。毋丘儉和王昶在聽說東征軍兵敗後,就各自逃走了。後來朝廷對戰敗的諸將進行懲罰的時候,司馬炎首先說:“我不聽公休的話,事情以至於此,這是我的過錯,諸將們沒有錯啊。”
當時的雍州刺史陳泰請示與並州諸將去合力征討北方的胡人,雁門和新興兩地的將士們聽說要遠離妻兒去打胡人,於是都紛紛造反。司馬炎又引咎自責說:“這是我的過錯,非玄伯的責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