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屋簷下,不妨低低頭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道德經》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能柔曲則能自我成全,懂得枉屈繞行則能迅捷直達,能不斷地凹陷則能不斷地自我充盈,懂得護守現成的穩定則能得到真正的逐漸更新,少取則真得,貪多則反而導致自身的混亂。因此,聖人能夠渾融一體而為天下前行探路。不執著於成名,所以能明於道;不自以為是,所以能明辨是非;不自我誇耀,所以能多有事功;不自我矜持,所以能長遠。因為一個人不執著於名而與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把他作為對立麵而與他爭。古時候所說的“能柔曲則能自我成全”道理怎麼會是空話呢?它實在是一個很全麵的概括啊。
南懷瑾先生說,有人說讀過《老子》以後,可能會變成陰謀家或謀略家,因為老子告訴了我們人生不要隻走直路,走彎路才能夠成“全”。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能轉個彎就成功了。
南懷瑾先生給我們打了一個比方說,如果看到一個小孩在玩火,你要是直接責罵幹涉,小孩會跑了。但是如果能轉一個“彎”,拿一個玩具給他的話,小孩子便不玩火了,這是我們說的曲則全。
南懷瑾先生認為,現代的科學也證明,到了太空,軌道也是打著圓圈的,所以萬物的成長,其實都是在走曲線的。人們要是懂得了這個道理,就知道人生太直了是不行的,一定要轉個彎兒才行。
民間有一句俗語: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南懷瑾先生講的這個“曲則全”的道理,和這句話大體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我們在力量不如別人的時候,或者在求人辦事的時候,不能不低頭退讓。一句俗語可以說洞徹了世事人情,是非常有智慧的。
不過,我們仔細看一下這句話的後半句,我們就會發現“不得不”三個字裏隱含著太多的勉強和無奈,這就是一種消極的、不情願的低頭,既然是勉強和不情願的,那麼,人們在做的時候就會流露出不滿的情緒,一旦這種不滿情緒讓人看到,極有可能會影響我們辦事的效果。
如果我們把這句俗語改成“人在屋簷下,一定要低頭”會怎麼樣呢?把“不得不”改成“一定要”,這並不是說我們在這裏玩文字遊戲,而是說,如果我們在權勢和力量不如別人的時候,要積極主動地低下頭來,變消極為積極,變不情願為心甘情願,這樣也就是變被動為主動了。
所謂的“屋簷”,說得直白點,可以理解成是別人的某種勢力範圍。也就是說,當我們處在這種勢力範圍的時候,我們得靠這種勢力去生存,那麼我們就是在別人的“屋簷”下了。以人類容易排斥的天性來看,大部分的“屋簷”都是非常矮的。也就是說,當我們在進入別人的勢力範圍時,我們就會受到很多有意無意的排斥和限製,還有一些不知從何而來的欺壓,除非我們可以強大到不用靠別人的程度。不過,就算是這樣,我們也不能保證我們一輩子都可以那樣自由自在,而不在別人屋簷下避風雨。所以,當我們處在別人屋簷下的時候,我們的心態就有必要去做一下調整了,也就是說,一定要低下頭來。
“一定要低頭”有這樣幾個好處:首先,當你主動地低下了頭,你就不致於成為明顯的目標,更不會因為頭抬得太高而把矮簷給撞壞了。要知道,不管你有沒有撞壞它,你自己總是要傷著的,不管你的頭有多硬;其次,有的人可能說,那我要是離開呢?這個不是不可以,但是我們必須先要考慮到離開後去哪裏。如果我們一旦離開了,估計再想回來就不那麼容易了。最後,也許我們在“屋簷”下麵待得久了,就可能會成為屋裏的一員,甚至還有可能把屋裏的人都趕出來,我們自己當上主人了。
我們說的“一定要低頭”,是屬於一個更高層次的。也就是說,是人們有意識地主動消隱的一個階段,借這一階段來了解各方麵的情況,消除各方麵的隱患,積蓄自身的力量,為將來的大舉行動做好準備工作。
隋朝末年,由於隋煬帝的殘暴,致使各地的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隋朝的許多官員也紛紛的倒戈,轉向農民起義軍。隋煬帝的疑心很重,他對朝中的臣子們,尤其是那些外藩重臣,更是常會起疑心。
當時的外戚唐國公李淵(後來的唐高祖)曾擔任地方官很長時間,他所到之處,都會有目的地結識一些當地的英雄豪傑,並且多方樹立恩德。因此,他的聲望很高,有許多人都來歸附他。這常會讓家人替他擔心,怕他遭到隋煬帝的猜忌。
一次,隋煬帝下詔讓李淵到他的行宮去見他,李淵因病沒能前往,隋煬帝就很不高興,於是對他多少就有了點兒猜疑。
隋煬帝有一個妃子是李淵的外甥女,隋煬帝就向她問起李淵沒有來朝見的原因。這位妃子就回答說是因為病了,沒有其他的原因。隋煬帝又問她:“李淵會死嗎?”
這個妃子於是就把這個消息傳給了李淵,他就更加謹慎起來,知道隋煬帝對自己已經起了疑心,可是,這時候,自己的力量還不是很強大,於是他隻好低頭隱忍來等待時機。計策定了以後,他故意隨便收取別人的賄賂,還有意敗壞自己的名聲,並且整天沉湎在聲色犬馬中,對外又大肆張揚。當隋煬帝聽到這些後,果然就放鬆了對他的警惕。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當初李淵不肯主動低頭,或者頭低得稍微有點勉強的話,很有可能就被正在猜疑他的隋煬帝除掉,那樣,哪還會有後來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國的建立呢?
還記得周文王的故事吧?為了能夠實現滅亡商朝的大計,他用了多少年的韜光養晦,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兒子的性命來麻痹紂王,到他的兒子姬發成人的時候,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這個曆史使命,這也正是像我們所說的“低頭”啊。
其實,很多時候,“一定要低頭”的目的,為的是讓自己與當時的環境形成更為和諧的關係,把兩者的矛盾及摩擦降到最低,同時也是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以便能走更遠的路,更是為了把不利的環境轉化成有利的因素。這是一種柔軟,更是一種權變,也是一個人最高明的生存智慧。
在生活和工作中,處在他人屋簷下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情況,它可能會以很多不一樣的方式出現,當我們看到了“矮簷”的時候,請不要“不得不”低頭,而是要告訴自己:“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一定要低頭!”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更大的進步。
隨著生存環境在不斷地變遷,各種事情也會接踵而來。如果我們一直墨守成規的話,無論如何都是行不通的。講究“曲”,並不是要我們在麵對比我們強大力量的時候要奴顏屈膝,而是說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可以學著變通一些。一時的低頭並不會被認為是軟弱,而是為了讓自己以後能更好地抬起頭。也可以這樣說,“人在屋簷下,一定要低頭”,告訴我們的其實就是一種生存策略。
■ 是真名士自風流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論語》
申棖是人名,是孔子的學生。這話大意是這樣的:孔子說,他從來沒見過剛毅不屈的人。有人說,申棖可以算是這樣的人。但是在孔子的眼裏,申棖也不是,原因就是他欲望太強。
人有了欲望,就會有牽絆,也就會受製約,所以,有成語說“無欲則剛”。像申棖這樣的人是做不到剛毅不屈的。而在南懷瑾先生看來,人到無求品自高,要能做到一切無欲,才真的能夠做到剛正,才可以做頂天立地的人。
按孔子的說法,沒有欲望的人才是真正剛直的人。我國東漢時期的嚴子陵就應該是這樣的人,因為他沒有名利的欲求,所以他從來不受別人的控製,盡情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據說嚴子陵與光武帝劉秀是老同學,但他卻不攀附他這個老同學,而是一直過自己的清貧生活,對名和利沒有一絲一毫的向往,儼然一位雅士的風範。
劉秀稱帝以後,曾命人到處尋找嚴子陵未果。劉秀就召集宮廷的一流畫師們,描繪出嚴子陵的容貌,複製許多份後頒發於天下,讓各地官吏負責尋找嚴子陵。可是,過了許久,仍杳無音信。
其實,嚴子陵在劉秀打得天下以後,知道一定會封他做官的,可是他生來厭惡官場,不想享受朝廷的俸祿,於是就隱姓埋名,過起了隱士的生活。
一農夫上山砍柴,在河邊喝水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獨自坐在河邊釣魚。他越看越覺得這個人很麵熟,回到鎮上,農夫看到集市上張貼的畫像,才明白那個在山中釣魚的人就是劉秀重金尋找的嚴子陵。於是,那農夫不顧一天的勞累,跑到了衙門,把此事報告給縣令,農夫也因此得到了一筆賞金。
縣令馬上就上書給劉秀說:有一個人身披羊皮大衣,在富春山溪水邊釣魚,很像嚴子陵。劉秀看到上書後,就立即命官吏備好車馬,想把嚴於陵請出富春山。然而,當官員們到達時,嚴子陵卻說:“你們認錯人了,我隻是一普通的打漁人。”
使者不理他的解釋,硬是把他拉進了官車,送到了京城。到了京城以後,嚴子陵住進了劉秀特意為他安排的館舍裏,每天飯菜也相當可口,還有數十名仆人為他效勞,然而他對這些卻從來都是不屑一顧。
當時的大司徒侯霸與嚴子陵是舊時的好友,不過,這個時候的侯霸已經今非昔比了。侯霸聽說嚴子陵到了京城,就讓侯子道給嚴子陵送了一封信,表示對嚴子陵的問候。侯子道一見嚴子陵,就恭恭敬敬地把信遞了過去。而正斜倚在床上的嚴子陵聽到是大司徒侯霸派人來送信,也麵無表情。他隻是大概看了下信,就把信放在了桌子上。
侯子道說:“大司徒本想親自來看望您,因為公事繁忙,他一刻也脫不開身,他一定會抽空登門拜訪您的,請嚴先生寫個回信,我也好有個交代。”
嚴子陵想了一下,拿出筆墨,由他口述,讓侯子道來寫這回信。他在信中說:君房(侯霸字君房)先生,你做了漢朝大司徒,這很好。如果你能幫助君王為人民做好事,大家都會高興,如果你隻知道奉承君王,而不顧人民的死活,那可千萬要不得了。”
他說到這兒就停了下來,侯子道請他再說些什麼,嚴子陵也沒有再說話,侯子道討了個沒趣,就隻好回到了侯霸那裏交差。
侯霸知道這事以後麵有怒色,覺得嚴子陵不把他這個大司徒放在眼裏,於是就把嚴子陵的這一番話報告給劉秀,誰知劉秀卻說:“我了解他,就是這樣的倔脾氣。”
當劉秀去看望嚴子陵的時候,嚴子陵也不理會,隻是躺在床上養神。劉秀進來後,看到他這副情景也並不惱火,走過去用手拍拍嚴子陵的肚子,對他說:“老同學,你難道不能念及我們的舊情,幫我一把嗎?”
嚴子陵說:“人各有誌,你為什麼一定要讓我做官呢?”劉秀聽後,長長地歎了口氣,失望地走了。
又一次,劉秀與嚴子陵一起敘舊。談話間,劉秀問他:“我比從前怎麼樣啊?”
嚴子陵大模大樣地回答道:“嗯,應該是有點兒進步。”
談話之後,兩人睡在一起,嚴子陵故意大聲打起呼嚕,並把自己的腿壓在劉秀的身上,劉秀對此也是毫不介意。
第二天早上,太史驚慌地彙報說:“昨晚微臣觀察天象,發現有一客星衝犯了帝星。”
劉秀輕描淡寫地說:“沒什麼事,昨晚我和嚴子陵住在一起。”
劉秀想封嚴子陵為諫議大夫,他不肯上任,仍舊回到富春山中過他的隱居生活。建武十七年,劉秀又一次召嚴子陵入宮,嚴子陵還是拒絕了。
嚴子陵無意於仕途,卻寄情於山水之間,這確是一種人生的樂趣。其實,他的無意仕途也是一種對自己最好的保護。像嚴子陵這樣的賢士,對於名利場上的險惡一定有清醒的認識,與其為名為利爭來鬥去,還不如做個山野村夫而悠然自得。事實上,也就是那些真正沒有欲求的人,才可能保持如此清高的節操,才不會被別人所左右,嚴子陵可以說是一個真正悟透了生活的人。
南懷瑾先生在《原本大學微言》裏提到,南北朝之前的中國曆史,有很多關於英雄和名士們的記載,這些人都是真正的大英雄、大豪傑,也是真正的名士,他們一般都是性情中人。
我們說到人的本色,或許都能想到兩個詞語:英雄本色、名士風流。
秦末農民起義領導人之一的項羽是楚國下相人,年輕時他與劉邦上山伐木的時候,看見秦始皇出巡時頭頂華蓋,隊伍浩浩蕩蕩,男女隨從無數。劉邦於是長歎:“大丈夫當如是。”而項羽則頓生豪氣說:“彼可取而代之!”由此可見項羽雄霸天下之氣勢!
項羽的一生多於征戰,先是破釜沉舟,擊破巨鹿三秦(章邯、董翳、司馬欣),後來又刺殺了懷王,逼走了劉邦,並自立為“西楚霸王”,然後又大封諸侯。
楚霸王四年,項羽返回彭城時遭到齊王韓信追殺而至垓下,韓信以“四麵楚歌”之計包圍了楚兵。項羽高唱著:“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畢就自刎於烏江邊上。
項羽不是笑到最後的那一個人,但是我們說他雖敗猶榮。這首《垓下歌》體現了項羽那種卓絕超群、雄霸天下的氣概。麵對四麵楚歌而最終慘敗的結局,一種英雄末路的感慨油然而生,讓人讀來備感蒼涼。項羽從江東率40萬大軍而威震天下,所向無敵,最後卻兵敗如山倒,身邊隻剩下28騎相隨。然而麵對失敗,“不肯過江東”的項羽當然隻剩下死路一條,但是,項羽的故事卻也讓人聽來感覺豪氣頓生,使人獲得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