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驗尿發現有糖,是否可確診為糖尿病

未治療的糖尿病人,尿內都排出葡萄糖,但尿內有糖的並不都是糖尿病。因為以下幾種情況也會出現糖尿。

“饑餓性糖尿”:一個人餓了好幾天,若一下子吃了很多東西,就會出現尿糖,因為在饑餓期間,血糖處於偏低的水平,胰島0細胞受到的刺激小,處於半休息狀態,醫學上稱謂抑製狀態,胰島素分泌大大減少。而突然大量進食後,胰島細胞未能從抑製狀態解除出來,一時不能分泌足夠量的胰島素,因而血糖暫時性過高,出現尿糖。另外,饑餓時生長激素分泌也增多,使糖耐量減低。促使血糖升高而出現尿糖。

“滋養性糖尿”:正常人吃大量甜食、蜂蜜或糖以後,因為短時間吸收大量的糖,使胰島細胞負擔過重,暫時性胰島素分泌不足,可能發生暫時性糖尿,叫“滋養性糖尿”。

“腎性糖尿”:由於腎小管的先天性缺陷,血糖的腎閾值低於正常人,因而在血糖正常的範圍內也會有糖尿。要區分腎性糖尿隻能同時測定血糖和尿糖,或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對這種病人要隨訪觀察,因為有部分腎性糖尿病人經過一段時間後,轉變為真性糖尿病。另外,妊娠婦女中大約有10%~15%的人會有糖尿出現,這是由於腎糖閾暫時下降所致,分娩後自行消失。

“乳糖尿”:正常婦女懷孕最後2個月及分娩後的斷奶期,尿內常有糖排出,但這是乳糖,不是葡萄糖。

一些內分泌疾病:如甲亢、腦垂體或腎上腺皮質係統功能尤進、顱內疾病、麻醉及精神過度緊張等應激狀態,也會有糖尿出現。

糖尿病有幾種類型

按照美國糖尿病協會最新的糖尿病分型標準可將糖尿病分成四種類型。

I型糖尿病:胰島細胞破壞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

II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為主伴有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胰島素缺乏。

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這類糖尿病包括日細胞功能的遺傳缺陷、胰島素作用的遺傳缺陷、胰腺外分泌病變、內分泌腺病、特殊病毒感染、藥物、某些遺傳綜合征亀相伴糖尿病等所引起的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因妊娠誘發胰島素抵抗導致胰島素缺乏。

這四大類糖尿病中,尤以I型及II型糖尿病多見。它們占糖尿病總發病率95%以上。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絕大多數都屬於II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病因

各種不同類型的糖尿病有不同的病因。這裏主要介紹常見的I型及II型糖尿病的病因。I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這些病人的血裏有自身抗體存在,如胰島細胞抗體、胰島素抗體、穀氨酸脫羧酶自身抗體、酪氨酸磷酸化酶自身抗體等。胰島素抗體直接拮抗胰島素,而其他抗體則直接對抗胰島0細胞及其細胞內的胞漿抗原成分,破壞胰島細胞,造成胰島素分泌缺乏,導致糖屎病發生。發生自身免疫損害的原因目前認為與遺傳基因有關。遺傳基因增加了機體的易感性,當遇有某些病毒感染如柯薩奇病毒感染就可引考自身免疫反應,引起胰腺細胞大量破壞,使病人血中胰島素水平很低或完全缺乏,引起糖尿病。II型糖尿病的主要缺陷是外周組織,如肝髒、肌肉及脂肪組織1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即胰島素抵抗,以及胰腺細胞胰島素產生相對不足。現已闡明II型糖尿病與遺傳因素關係更為密切,本型患者約有25%~40%有家族史,在II型糖尿病患者同卵雙胞胎中(遺傳相同的雙胞胎),有高達90%的一致率。說明遺傳因素在發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遺傳基因的基礎上,加上導致發病的環境因素,如長期進食高熱量飲食、肥胖、體力活動減少等因素,使機體產生顯著的胰島素抵抗和相對的胰島素不足而發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