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襲人、麝月之謎(3 / 3)

畫外音:

劉心武先生認為,在曹雪芹原筆原意的《紅樓夢》裏,襲人最後離開敗落的賈府,並非背信棄義,不是像高鶚續書中寫的那樣,“抱琵琶另上別船”。而是為了維護賈府的利益,為了保護寶玉、寶釵,她是帶著對寶玉不二的忠心離開的。毫無疑問,如果真是這樣一個情況,襲人留給大家的印象將會發生巨大的轉變,可曹雪芹八十回合的手稿畢竟已經遺失,劉心武先生做出這些推斷的根據究竟是什麼呢?

劉心武:

那麼我有沒有依據呢?是有依據的。在第二十一回裏麵呢,有一個署名畸笏叟的批語,脂硯齋和畸笏叟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我們現在不討論,那麼在第二十一回裏麵就有一條批語,他這麼說的,他說茜雪至獄神廟方見正文。那就說明在八十回合以後有一回會寫到獄神廟,那裏麵會出現茜雪,然後呢在那一回合裏麵呢還要出現襲人,他說襲人正文標目,花襲人有始有終。手抄本說,他這個“目”字抄錯,抄成一個“昌”字,但是很明顯是一個筆誤,就是回目的目。就這一回合的回目他沒有完全引下來,可能前半回就是有茜雪,有獄神廟,這五個字肯定有,後半回呢,“花襲人有始有終”,這七個字都有,有一個字沒有引出來而已。

因此呢,根據脂硯齋的透露,在曹雪芹筆下,襲人不是一個被批判的,說她抱琵琶另上別船,有始無終的人物,而認為她和賈寶玉的關係呢,就人與人的關係而言,還是有始有終的。那麼這條批語又說,說“餘隻見有一見有一次謄清時,與獄神廟慰寶玉等五六稿,被借閱者迷失,歎歎。”這就進一步說明,脂硯齋或者畸笏叟他不是隻有一聽到曹雪芹給他講了一個構想,曹雪芹已經把稿子寫完了,誰謄抄的啊,誰謄清的啊?他謄清的,他謄清之後他看的清清楚楚,有這樣一些情節。但是呢,很不幸,還不隻一稿,有五、六稿,估計有五、六回的稿子,最後都迷失了,非常可惜。

第二十八回又有一個批語說蓋琪官雖係優人,這是說蔣玉菡,後回與襲人供奉玉兄寶卿,得同始終者,非泛泛之文也。就是後來賈府的局麵進一步地惡化,寶玉和寶釵有一度甚至經濟上非常困難,而這個時候,誰在經濟上去資助了他們呢?不是別人,就是襲人和蔣玉菡。這個是清清楚楚地寫在這個古抄本上的,而且脂硯齋他看到了後麵的一些文稿,他不是一般地看,他一邊謄抄一邊看,所以我的探佚是有根據的。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就是襲人她離開榮國府,不像高鶚寫的是在寶玉出家之後,是在寶釵還活著的時候,是在寶玉和寶釵婚姻存在的情況下,在榮國府遭受第一波打擊的情況下,她離開榮國府的。她離開榮國府不是背叛賈寶玉,不是所謂的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不能去和那個戰國時代的息夫人去做類比,她是為了維護賈府,為了今後有機會能夠幫助寶玉,而且襲人在曹雪芹筆下她是有始有終的一個生命存在。

畫外音:

說到襲人,我們自然會想到《紅樓夢》中另外一個女性麝月,麝月做事謹慎,考慮周到,在賈寶玉身邊眾多的丫鬟中她最像襲人,對於這個角色,劉心武先生也進行了研究,並從脂硯齋的批語中發現了麝月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劉心武:

那麼襲人的這個命運又和另外一個丫頭的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這就是麝月。那麼有一條脂硯齋的批語非常重要,就是在第二十回裏,第二十回有一段情節寫什麼呢?元春省親結束了,大觀園先閑置著,賈寶玉他們還跟賈母一起住,這個時候過節的時候,就很熱鬧,丫頭們都出去玩去了,賈寶玉就發現獨有麝月一個人在那兒看屋子,賈寶玉就問她說你怎麼不出去玩啊?麝月說這個時候襲人又不在,地下那麼多燈火,我再出去的話,這要萬一出了事怎麼辦呢?這個時候賈寶玉就心裏上有反應,公然又是一個襲人。你想晴雯這些丫頭都是很天真爛漫的,是貪玩的,麝月就是她在照顧賈寶玉的居住空間,照顧賈寶玉生活方麵,她是很像襲人的。

那麼這一段情節呢,有脂硯齋批語,他這麼說,他說閑上一段女兒口舌,就是情節裏麵還有晴雯,她跟別人去耍錢,輸了回來取錢,碰見寶玉正在給麝月篦頭,那麼有一些口角,這個你去翻書,我在這兒不細展開。所以叫做“閑上一段兒女口舌”。那麼這段文字什麼意思呢?脂硯齋告訴我們,雖然寫的是兒女口舌,卻寫麝月一人,這段是專為麝月而寫的。那麼他就開始來告訴你,八十回後有些什麼情節,他說在襲人出嫁之後,剛才我已經講了這段情節了,寶玉、寶釵身邊還有一人,“雖不及襲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負寶釵之為人也,故襲人出嫁後雲,好歹留著麝月一語。”

就是在忠順王點名讓襲人走,在這個情況下,那麼襲人臨走時候就告訴寶玉,說底下丫頭,比如說隻許留一個人,那你就應該好歹留著麝月,麝月可能長得也不是很漂亮,也不是很乖巧,但是襲人留下話,好歹留著麝月。後來寶玉便依從此話,可見襲人出嫁雖去實未去也,為什麼呢?因為麝月公然又是一個麝月,就是曹雪芹的情節設計是這樣的。

那麼當然還有一些情節可能曹雪芹會寫的比較的生動,而且會有一些波瀾起伏,但是不管怎麼樣,忠順王把襲人點名叫走以後,到最後是賞給了戲子蔣玉菡,很顯然,就是在三十五回,賈政痛打寶玉之後,寶玉不是供出來蔣玉菡哪兒去了嗎,說在東郊紫檀堡置了房和地,在那兒藏著呢,忠順王就把蔣玉菡給找回來了,控製蔣玉菡,同時又要蔣玉菡為他服務,為了讓蔣玉菡滿意,就把襲人嫁給他。

那麼最值得注意的呢,是還有一條批語,這條批語屬於畸笏叟,這條批語很驚人,這條批語它在咱們剛才說的情節旁邊怎麼說呢?他說“麝月閑閑無一語,令餘鼻酸,正所謂對景傷情。”

有的紅迷朋友說這個很怪啊,這段情節裏麵麝月說了很多話,這段情節裏麵麝月是有話的啊,麝月不是閑閑無語啊,對不對?這段情節呢,正是賈府當時還很興盛時候的情節,過節的時候丫頭們都能自由嬉戲,是很美好的場景啊,怎麼要鼻酸呢?這就說明一個問題,就這個執筆寫評語的人,他寫批語的時候,他身邊就有一個人,這個人是麝月的原型,就說明《紅樓夢》裏麵的很多人物都有原型,麝月也有原型。這個原型人物經過一番悲歡離合之後,終於又和脂硯齋也好,畸笏叟也好,這個原型坐在一起,那麼麝月的原型沒有什麼文化,但是這個脂硯齋和畸笏叟不消說是有文化的,批到這段情節,那麼批書人就告訴旁邊這個女子,這段寫的就是你,麝月想到往事,閑閑無一語,本來這個人就是笨笨的不會說話,以沉默對待曹雪芹的這段文字,批書人這個時候就覺得鼻酸了,什麼叫鼻酸呢?我們都有過這種經曆,想哭,一下子又哭不出來,眼淚流不出來,鼻子已經酸了。這是比痛哭流涕有時候還要難過的一種狀態。

所以讀《紅樓夢》啊,讀古本《紅樓夢》很重要,讀古本《紅樓夢》除了讀正文以外,讀這些批語也很重要,它對我們理解這部書,理解曹雪芹寫作時候的心態,特別是對我們獲得八十回後曹雪芹會是一些什麼樣的寫法,寫出一些什麼文字,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資源。那麼這是古本《紅樓夢》,曹雪芹的《紅樓夢》的八十回後的八十二回到九十回的大體內容的一個探索。

那麼九十一回到九十九回這個情節單元當中會有什麼重要情節出現呢?會有賈探春遠嫁,那麼,賈探春究竟是為什麼遠嫁?究竟遠嫁到什麼地方去了?請聽我下一回的探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