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音:
劉心武先生認為,曹雪芹全本《紅樓夢》是一百零八回,而全本《紅樓夢》八十回後手稿已經迷失,我們已經無法看到它的全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劉心武先生認為,由於高鶚續寫的很多內容並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筆原意,我們隻能通過前八十回作者留下的大量伏筆來推測迷失部分的內容。那麼這些內容究竟會是什麼樣的呢?劉心武先生通過文本細讀和對古本中批語的仔細研究,在上一集裏已經探佚出了八十一至八十八回的大致內容和回目。他認為在這些回目裏,曹雪芹會寫到在皇權的嚴厲打擊下,賈家已經徹底走向了崩潰。書中的很多重要人物如黛玉、寶釵、寶玉、賈母的命運都會有所交代。那麼在八十八回之後,曹雪芹又會講到什麼內容呢?接下來還會有哪些人物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劉心武:
第八十九回,我個人覺得它的內容可能是這樣的,要寫到忠順王和賈府的關係,要寫到花襲人的情況,它的回目可能是“忠順王奉旨逞威風,花襲人顧局舍聲名。”那麼大家知道榮國府原來非常強盛,以至於它的仆人比如說賴大、管家也變得很強大,自己家有豪華住宅附帶大花園,自己兒子叫賴尚榮,去當官。那麼書裏會寫到賴尚榮他會巴結、會鑽營,官運舉行一度亨通,他又升了,因此在賴家花園裏麵就大擺宴席。原來是仆人要巴結主人,現在這些主子恨不得去巴結這些往上走的仆人了,所以呢賈府的很多人應該都去捧場,都到賴家去赴宴。那麼這個賴尚榮他左右鑽營,他本身是賈府這邊出來的,是這家的老仆人的後代,但是他一定會去和賈府的對立麵,就在前麵賈政已經說了,素不來往的忠順王府,他也會拉關係。
那麼賈家的人和和忠順王府的人應該有一個會麵點,就是在賴家,在賴尚榮家,在他們的宴席當中。那麼在這個宴席當中會發生一些什麼情況呢?就是忠順王的兒子發現襲人,襲人這個應該是寶玉和寶釵身邊的人,他就看中了襲人,就想霸占襲人,應該是埋下了這樣一條伏線。那麼在這個宴席上還會出現一些會鑽營的人物,比如說賈雨村,賈雨村這是一個聰明過頂的一個官僚,幾種政治勢力他都去巴結,他肯定會出現,他發現忠順王的世子看中襲意欲霸占,他就會心領神會,你說半句我明白十句,他就會去設計來滿足忠順王這方麵的要求。
那麼這個故事會發展到賈元春省親以後的第三個春天的冬季了,那麼這個情況下賈政應該是把他的母親安葬了,就從南方回到北京了,一回到北京皇帝就對他進行了打擊,忠順王派人進駐了,而且呢要開始嚴查了,府主被拘禁了,王夫人其他這些人,包括寶玉、寶釵都要從大房子騰到小房子了。那麼多的仆人怎麼辦呢?要遣散,但是允許他們身邊留下少數的仆人來使用,那麼具體到寶玉和寶釵,他們身邊原來丫頭很多,現在呢比如說裁減以後,就隻允許他留下一兩個,那麼留誰?大家雖然想到襲人一定要留下,寶玉沒有襲人的技術性的支持,他的日常生活要崩潰的,但是呢出現的事態就是忠順王點名索要襲人,這個情況下前麵講的我已經講過了,不多重複了,襲人就做出了一個抉擇,就告訴寶玉和寶釵他們,就是你們同意他們,我去,如果你們身邊隻許留下一個丫頭的話,好歹留著麝月,最後寶玉和寶釵身邊就隻留下了一個丫頭就是麝月。襲人呢就被忠順王府帶走了,這應該是第八十九回的內容。
畫外音:
劉心武先生認為,如果說迎春、香菱、賈母、黛玉的相繼去世僅僅是賈家迅速敗落的起點的話,那麼到了第八十九回,皇帝對賈府的嚴厲打擊才真正開始。在這一回中,賈府將被查禁,襲人也會被忠順王府帶走。我們都知道襲人最後是嫁給了蔣玉菡,而被迫來到忠順王府的襲人可以說幾乎失去了一切自由,在這裏她怎麼會認識蔣玉菡並最終嫁給他呢?
劉心武:
第九十回,這回寫到花襲人和蔣玉菡的結合。我個人認為應該是這樣的情節,可能是這樣的回目“蔣玉菡偏虎頭蛇尾,花襲人確有始有終。”這“花襲人有始有終”這是曹雪芹的原筆,在前八十回的脂硯齋批語裏麵,引用了回目當中的這幾個字,叫做“花襲人有始有終”,隻差一個字,七個字都呈現了。我認為這一回是什麼內容呢?就是蔣玉菡後來他就被忠順王找回來了,因為寶玉在前麵第三十幾回就吃不住,忠順王派長史官問賈政要這個蔣玉菡,賈政就把寶玉叫來了,最後寶玉瞞不住就招供了,說難道你們還不知道蔣玉菡已經在東郊紫檀堡買了房子了嗎?他躲在那兒了,所以蔣玉菡後來就很容易地被忠順王府捉拿回來了,因為忠順王他喜歡蔣玉菡演戲,琪官嗎,蔣玉菡他有藝名叫琪官,他離不開蔣玉菡,所以就養在府裏麵,時不時讓他來演戲娛樂自己。
而這個時候呢,花襲人的命運也發生一個轉折,她被叫到忠順王府以後,本來是忠順王府的王爺的兒子世子想占有她,但是一來了以後,忠順王覺得襲人看著也是溫柔和順,很順眼,雖然不是美女,但是忠順王想本身已經是一把老骨頭了,也就垂涎三尺。但是父子兩個人同時爭奪一個女子有點不倫不類,一般情況下這種富貴家庭都會采用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把她先拿去伺候府裏麵最老輩的類似賈母這樣的老太太,一個老祖宗擱她身邊,然後趁其不備去占便宜。這個是在過去這種富貴家庭裏麵常有的情況,所以襲人可能也是這樣一個遭遇。
那麼應該是忠順王也好,忠順王世子也好,想在這個情況下去占有襲人的時候,老太太當時並沒有睡著或者是並沒有昏聵,就發了怒。因此,忠順王和忠順王的兒子誰也沒得著襲人,忠順王進行了一個處理,就是說一賭氣就把她賞給了蔣玉菡,把她嫁給一個戲子,對她在當時社會的價值標準來判斷的話是一個侮辱。所以襲人就嫁給了蔣玉菡,嫁給了蔣玉菡之後,蔣玉菡知道這就是曾經在寶玉身邊的那個叫做襲人的丫頭,而襲人嫁過去會帶一些嫁妝過去,在她的箱子底裏邊她會發現自己曾經扔在箱子底下一個大血紅點子的汗巾子,她回想起來是當年寶玉晚上赴馮紫英家裏的宴席喝醉了,最後係在她腰上的。那麼這條汗巾子鬧半天果然成為了花襲人和蔣玉菡之間的婚姻的一個聯係物,這是曹雪芹的一個精巧的設計。
什麼叫做“花襲人確有始有終”呢?他們倆結成夫婦以後,他們就知道榮國府已經遭遇第一撥打擊了,寶玉和寶釵身邊隻留下一個丫頭就是麝月了,府裏麵根本就發不下什麼各房的開銷銀子了,她和蔣玉菡就想辦法去接濟寶玉和寶釵,至於王夫人其他人,他們都顧不了,他們就重點去接濟寶玉和寶釵,有沒有根據呢?這是有根據的,在前八十回裏麵,比如說第二十八回,脂硯齋就有一條批語說得很清楚“蓋琪官雖係優人,後回與襲人供奉玉兄寶卿得同終始者,非泛泛之文也。”就是說二十八回出現一個蔣玉菡,他說這不是說好像戲不夠人來湊,寫上一段敷衍文字,不是的,他是一個大伏筆,就是最後他和襲人一起會在寶玉和寶釵經濟上出現困難的時候去接濟,從這個角度來說,襲人對於寶玉不能像高鶚續書所譏諷的那樣,叫做什麼“千古艱難為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不能那麼去譏諷襲人,襲人對寶玉她是有始有終的,她始終懷著一份感情,而且她對寶玉的照顧沒有因為她自己被迫離開賈府而中斷,這麼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