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音:
在劉心武先生看來,賈家遭受大難之後,襲人對賈家和寶玉的態度始終是忠心不二的,這與高鶚續書中有關襲人結局部分的情節設計有很大的出入,那麼接下來的九十一回又會寫到什麼內容呢?劉心武先生認為,曹雪芹在三十一回設下了一個伏筆,這個伏筆是留給賈寶玉的,相關情節在九十一回就應該體現出來了。那麼曹雪芹在第三十一回究竟留下了一個什麼樣的伏筆?在這一回裏,寶玉的故事情節又會有什麼新的發展呢?
劉心武:
那麼第九十一回叫做“霰寶玉晨往五台山,雪寶釵夜成《十獨吟》”怎麼回事呢?寶玉、寶釵在我前麵關於薛寶釵的講座裏麵說得很充分,他們沒有性生活,他們雖然相敬如賓,但是他們還沒有能夠達到心心相印,始終還是有一種沒有辦法突破的隔閡,在這種情況下,寶釵又不斷地在寶玉耳邊說一些家族已經這樣了,你更得發奮讀書,謀取個功名等等。他實在忍無可忍,於是在一個下冰雨的早晨,寶玉就離家出走,就第一次去當和尚,叫做“懸崖撒手”,寶玉是第一次出家。
那麼他當時還是一個俗人,他是一個俗世的想法,出家往哪裏去呢?那麼離京城最近的一個最大的佛教聖地就是五台山,他往那兒走地。那麼這個在前麵是有伏筆的,你比如說在第三十一回,通過人物對話,當時林黛玉就兩個指頭一伸跟寶玉說:“作了兩個和尚了,我從今以後都記著你作和尚的糟數兒。”有些論家就始終不信,曹雪芹他寫書會寫得這麼精巧嗎?前麵黛玉這麼說一句話,難道就真是一個伏筆嗎?那曹雪芹就是全球少見的這樣一個作家,他的文本就如此精妙,就是一個伏筆,他作了兩遭和尚,這是第一遭,第一次,他就往五台山去。
而且另外還有批語,也說得很清楚“寶玉有此,世人莫忍為之毒,故後人方能懸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寶釵之妻,麝月之婢,豈能棄而成僧哉,玉一生偏僻處。”這個批語的大意就是說,雖然那個賈家那個時候已經沒落了,經濟上已經不行了,但是你想你身邊有一個寶釵這樣的妻子,你還有麝月這樣的一個侍妾,對那個社會的一個男人來說,這是莫大的幸福了。可是寶玉這個人,他有世人莫忍為之毒,就是說他有夠毒的一麵,他就那麼樣地喜歡林黛玉,這麼樣一個妻子、這麼樣一個侍妾,他都還覺得生活得沒意思,他還要去“懸崖撒手”一回,這是脂硯齋批語發出這種感歎。
那麼寶玉突然又失蹤了,不知道哪兒去了,模模糊糊聽說是往五台山去了。你想這個時候寶釵的精神就要崩潰了,但是寶釵又是一個很能自持的女子。在這一回寶釵就應該通過寫詩來調整自己的心緒,來表達自己乞求命運有一個好的前景的這種想法。所以,寶釵就會寫出一組詩叫做《十獨吟》,會寫十個鰥寡孤獨的古人,用每一個人寫一首詩。這不是我憑空想出來的,在前麵第六十四回,大家記不記得黛玉寫的一組詩叫做《五美吟》,你翻《紅樓夢》去,通行本也有,第六十四回,黛玉有一個《五美吟》,寫了古代五個美人。那麼就在《五美吟》旁邊就有脂硯齋批語,就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叫做“《五美吟》以後,《十獨吟》對照”他把全書都看完了。那麼現在林黛玉寫了《五美吟》,最後就有另外一個人要寫《十獨吟》,你可以對照看看,那麼誰才能夠跟林黛玉相匹配啊?非薛寶釵莫屬。而且我現在情節講到這個地方你就明白了,薛寶釵陷入空前的孤獨當中,由她來寫《十獨吟》絕對說得通。
那麼到了第九十二回就會出現這樣的情節叫做“甄寶玉送回賈寶玉,甄士隱默退賈雨村。”什麼意思呢?寶玉往五台山去,結果在半路上大雪中看見對麵走來一個人,跟照鏡子似的,跟他一模一樣,誰啊?甄寶玉,甄寶玉在甄家被抄的時候還沒有成人,年齡雖然跟他一樣,但是甄家倒得早,還沒有到十六歲,所以就流落社會了,然後也去尋找一個心靈的歸宿,到了五台山,結果甄寶玉就發現真要求得到內心的平靜,這種世俗性的“懸崖撒手”當和尚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半路碰見寶玉以後就告訴寶玉,你要尋求更深層的那種頓悟,就勸他還是要回家,而又把他送回了京城,送回了榮國府,叫做“送玉”。
有人說這個你有根據嗎?首先,有紅迷朋友就跟我討論,說這個甄寶玉,人家曹雪芹設計的就是一個影子一樣的人物,雖然前八十回也曾經出現過,是在寶玉的夢中出現過,你那能把他做實了寫啊?曹雪芹會這麼寫嗎?那麼現在我鄭重地告訴你,脂硯齋就告訴你了,曹雪芹就是要讓甄寶玉出場的。在前麵,早在第二回,脂硯齋的批語就明明白白地告訴你“甄家寶玉乃上半部不寫者”什麼意思啊?下半部必寫啊,對不對?所以甄寶玉是正式出場的,甄寶玉出場送玉,這個我有什麼根據呢?太有根據了,元春省親當時就大開宴席、大演戲劇,演了四出戲,其中有一出叫做《仙緣》,是根據唐代沈既濟的《枕中記》改編的,這個戲曲的名字叫做《邯鄲夢》,《仙緣》是其中一折。那麼所演的四部戲伏書中四事,《仙緣》伏的是什麼?脂硯齋就明明白白告訴你,伏甄寶玉送玉。
所以,我理解到九十二回,甄寶玉把賈寶玉送回賈府是有依據的。那麼,賈雨村這個時候他就覺得危機四伏了,賈家的事會不會牽連到他啊?他就很慌,你別忘了賈雨村曾經在甄家還當過家庭教師呢,不過年頭比較久,皇帝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對他來說都很不利,所以賈雨村就四處活動,一方麵可能他會拉關係撇清自己,另一方麵他尋求內心的安寧,那麼他可能就會在一個佛寺也好、道觀也好裏麵去求仙拜佛,結果呢他會發現裏麵有一個穿得很破落的一個和尚或者是道士,他去跟他說話,人家不理他。他仔細一看,麵目啊依稀可認,不是別人,就是甄士隱。那麼高鶚在他的續書裏麵也有類似的內容,那麼他那部分內容,我覺得呢它是大體上符合曹雪芹的總體構思的,會有這樣的情景出現。
畫外音:
通過對曹雪芹伏筆和古本中批語的仔細研究,劉心武先生認為在曹雪芹全本《紅樓夢》的第九十一和九十二回中,作者極有可能會寫到寶玉差點出家的情節和內。那麼作為書中的男主角,麵對賈府接連遭遇到的嚴厲打擊,此時的賈寶玉已經心灰意冷,這也為他最終的命運結局做好了情感和精神上的鋪墊。那麼在劉心武先生看來,曹雪芹全本《紅樓夢》接下來的幾回又會寫到哪些人物,在他們身上又講發生什麼不幸的事情呢?
劉心武:
那麼第九十三回,它的會回目有可能是“衛若蘭射圃惜麒麟,柳湘蓮拭劍賞梅瓶。”衛若蘭射圃這我在前麵講座裏麵一再地引用脂硯齋的批語告訴你,八十回後會有這樣的情節。那麼,估計在這個地方就應該出現了,那麼什麼叫圃?這是一種軍事行動,就是在一個地方練習射箭,練習射箭的目的不是鍛煉身體和娛樂,而是為了準備戰鬥,那麼衛若蘭他了參加了什麼樣的武裝力量,要跟誰戰鬥?他參加就是書裏麵叫做“雙懸日月照乾坤”的“月派的政治勢力的武裝力量,他們就想發動政變改變當時的皇帝,要把書中的在座的皇帝幹掉,然後把他們喜歡的人扶上王位當皇帝,就是有驚心動魄的這種政治鬥爭的內容進入書裏麵來。衛若蘭射圃的時候,他在進行軍事演練的時候,按說他身上不應該佩戴任何東西,因為礙事,但是有一樣東西他舍不得把它取下來,就是金麒麟。而他的妻子史湘雲身上也有一個,無非比他這個小。估計衛若蘭他離開京城集結到一個山寨和另外一些“月派”的勢力人物聚集在一起,他開始並不一定跟史湘雲說了實話,他可能說我要去雲遊,你先在家裏麵待一段,實際上他是參加了“月派”的政治活動,軍事活動,這是衛若蘭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