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做好自己的會計師(3)(1 / 2)

存在銀行裏的錢永遠隻是一個空洞的數字,它不具備股票的投資功能或者保險的保障功能。因此,理財專家建議,要根據小店的實際情況合理存款,這才是最切實可行的理財方式。

要想做好自己的會計師,就要盡量避免以上這些問題的出現。

經典案例:全麵掌握資金流向,

業餘會計師把生意越做越大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無數這樣的例子:學曆低、資金少,但通過自己的努力,打造良好的口碑、掌握經濟走向,從而取得成功。下麵這個名叫彭輝的年輕人,也是通過這條路取得了成功。

彭輝的“農糧特產儲運公司”,在南方地區的影響很大,然而他的出身,卻是普通的農村家庭。

彭輝1996年7月中學畢業,從此便沒有再上學,而是回到家鄉務農。看到自己的父母每年僅靠種地維持生活,辛辛苦苦勞作一年所獲得的收入才勉強支付一家人的花銷,心裏很不是滋味。那時,他就暗下決心,決不能再像父母那樣臉朝黃土背朝天地生活下去了!要尋找一條適合自己並能體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創業之路、致富之路!

彭輝在做農務時,每天在山林中穿梭,這讓他想到了一個點子:當地山林中盛產五味子、穿地龍等藥材。每年一到秋季,不少本地和外地的商販便經常來村收購,有些農民就靠這個富了起來。采藥材賣比在家裏種地強多了,不如也買輛車去販運。

彭輝回家向父親說起了這個想法,可沒想到父親卻拒絕了他。在父親眼中,他年齡太小,根本闖不了社會。

盡管被潑了冷水,但彭輝並不放棄,走出去的念頭一直縈繞在他的心中。

磨礪經驗

事情終於在1998年5月有了轉機。有一天,彭輝在舒蘭市收購糧食的姨夫來到家裏,和父母商量收糧的事兒。聽著姨夫談他在外走南闖北的經曆,彭輝的心又一次被撥動了,於是他跟著姨夫一起到舒蘭市上營鎮從事糧食和土特產品的收售工作。

盡管彭輝的學曆不高,但他有自己的優勢。人還算機靈,手腳也勤快,在收糧過程中他出了不少好主意,久而久之,姨夫也對他特別滿意。

時間到了1998年12月下旬,為了獎勵彭輝幾個月的工作,姨夫給了彭輝一萬元的工資。

拿到這筆錢,彭輝感到無比震驚:就這短短的幾個月,自己竟然賺到了一萬元!農民種地兩三年也掙不到一萬元!

一萬元的工資,給了彭輝巨大的觸動,更給了他很大的啟發。他這才知道,原來收售糧食比種糧食的收入高得太多了,甚至都有幾百倍、幾千倍!從那以後,彭輝下定了要幹這一行的決心,就更有意識地跟姨夫多學習,多鍛煉,很快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收購、銷售常識,還幫著姨夫處理了幾樁很棘手的生意,姨夫對他更加滿意了。

從此,彭輝堅定地跟隨姨夫,學習各方麵的知識。

一轉眼,三年過去了。在這期間,他先後到了晉江、福州、廈門、杭州、蚌埠、滁州等地,一邊做生意一邊學習考察。他經常以推銷員、業務員、銷售員的多種身份出現在各地的許多大中小企業中,細心地學習他們的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麵的經驗,為自己將來的“單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事業的起步

跟著姨夫學到了許多知識後,彭輝準備獨立門戶。2001年5月,彭輝成立了“糧貿公司”,開始了自己收購糧食的第一步。

2001年的彭輝,年齡不過剛剛二十,又沒有姨夫那樣的知名度,因此,絕大多數農民和商販都不太信任他,也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

這樣的局麵,讓彭輝感到有些手足無措,隻好以高價去收購農作物。一天,彭輝和妹妹去一個村收玉米,一連收了三天,一車也沒收著。第四天,他又開車去了,當時村裏有一農戶家裏有6000多斤玉米,彭輝聽說後就直奔他家。那家老大爺的玉米要0、42元一斤,彭輝狠狠心用高價收了一車玉米。

在那一年,玉米的收購價格在0、38~0、40元,彭輝顯然吃了大虧。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雖然當時他收的這車玉米沒有掙到錢,但是他的口碑卻借這個老大爺的嘴傳出去了,說有個二十歲的小夥,講信譽,不差秤,收價還高。後來,彭輝再到那個村收糧時,大家都搶著賣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