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經營小店的時候,隻是從自己認為“有利”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是全麵地分析判斷。所以,很多小店經營失敗,主要的原因就是經營“注定失敗的生意”。
經營小店是在特定的場所開店,並提供特定的商品,等著顧客上門選購。需要記住一點,開店與準備特定的商品是小店生意的“結果”,而不是“原因”。也就是說,經營小店是因為在特定的地點,有足夠的顧客對特定的商品有現實的消費需求,這是小店有生意的根本原因;而不是開了店就一定有生意。
第九十招提升文化
——小店晉級的必經之路
文化價值,這是小店創業者通常情況下最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也是有些小店不能持續發展的根本原因。小店文化搞好了,加上有效的製度、科學的管理,小店經營起來將會事半功倍。雖然在現階段小店經營的過程中,大部分小店創業者都沒有考慮到這個環節,然而這並不是說,它是次要的、不值得關注的。
也許有些小店創業者認為,對於一家不大的小店來說,文化理念毫無用處。在這些人的眼裏,文化應是像海爾、TCL、聯想、寶潔等公司考慮的事情。
然而在實際經營中,無論是婦孺皆知的跨國集團,還是麵積不大的小店,它們都能創造文化。大企業有大文化,小企業有小文化,小店當然也有小店的文化。如果小店也展現出了自己的文化價值,那麼,這對於提升小店的品位及小店在顧客心中的地位都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小店文化經營大有學問
小店文化是小店在經營活動中形成的經營理念、經營目的、經營方針、價值觀念、經營行為、社會責任、經營形象等的總和,是小店個性化的根本體現,是小店生存、競爭、發展的靈魂。這需要小店創業者用心去發現、去挖掘。
那麼,該如何提升小店文化?
小店創業者要保持這樣的心態:在建設和提升小店文化的過程中,要結合小店的實際情況,以培育小店精神為重點,以人本管理為核心,以誠信經營為基石,以學習創新為動力,全員參與,將小店文化的理念內化於心、固化於製、外化於行,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使文化轉化為小店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競爭力。這些就是小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拿餐飲店來舉例,無論經營何種食物,必然有一定的“飲食文化內涵”,無論大店,還是小店都是如此。就外觀而言,兩者間最大的區別是投入資金量上的差異,但就本質而言,它們同處在一個“文化性”的競爭平台上,所以,小店創業者們大可不必因為成本資金少而羨慕那些大酒樓、大飯店,隻要方法得當,同樣可以出類拔萃。
當今社會的經濟技術發展水平使得產品和服務都極容易被模仿,並可以用“同質化現象”一詞來形容,答案是文化的導入產生出的“文化內涵消費”。所經營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價格高無所謂,顧客是衝著那一份“文化內涵”去消費的。所以,提高小店的文化品位,這對小店未來的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
二、營造小店文化氛圍
縱觀我國目前的小店文化氛圍營造,在這一方麵首推香港。香港的很多小店在營造文化氛圍方麵有其獨到之處。
香港九龍油麻地的街市上,有一個以攤主的名字命名的“佩蓮菜攤”非常有特色。該菜攤裝潢的風格充滿了濃鬱的文化氣息。菜攤上掛滿了對聯和詩句,非常醒目。菜攤正麵掛著一副在紅紙上用金色油漆寫成的對聯,上聯是“佳偶合作從今起”,下聯是“天成富裕萬年長”。菜攤上還掛著一些好兆頭的詩句,如“春風得意滿堂紅,和氣生財合家安,豐衣足食人享樂,心想事成好時光”,“玉樹榮枝迎福祿,珠聯璧合慶和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