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10月方案(2 / 3)

四環素類藥物能引起小兒牙齒變色,並且常常導致牙釉質發育不良,以致容易發生齲齒。孕婦使用四環素類藥物,可能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小兒出生後長出的牙齒同樣會發生牙齒變色。因此,小兒及懷孕期間的婦女,應避免使用四環素類藥物,這是為小兒的牙齒著想,不得不這樣做。

疾病預防

1.預防缺鋅

“鋅”是一種人體內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如果鋅缺乏,就會發生一些疾病或引起小兒生長障礙。缺鋅的小兒一般都食欲不好,又矮又瘦,免疫力低下,很愛生病。特別容易患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口腔潰瘍等。如果小兒患上鋅缺乏症,可以服用硫酸鋅治療。缺鋅的孩子平時應注意膳食要合理,動物食品要占一定比例。同時要養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挑食、偏食。

2.防治扁桃腺炎

扁桃腺炎是兒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寶寶扁桃腺發炎有時會發熱,嗓子疼和輕度的咳嗽,需要服用抗生素或其他消炎藥消炎。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規則常會複發。得過扁桃腺炎的幼兒,到5~6歲後甚至到青春期仍未能完全製止複發可引發風濕病或腎炎。而這2種病又是很容易合並嚴重的並發症的病症,嚴重者會威脅到生命。許多內科專家便認為最好在幼兒或少年時期把反複發作的扁桃腺——這一風濕病和腎炎的病灶切除掉,以根絕後患。

大量的醫學研究發現扁桃腺內含有淋巴細胞,其中的T細胞和B細胞能產生對人體有免疫功能的抗體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等,並還分泌幹擾素起到抑製病毒生長的作用。事實證明切除扁桃腺並不是好辦法,有些青年因在幼年切除扁桃腺後咳嗽,發音嘶啞,甚至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所以不應輕率地切除幼兒的扁桃腺,而應及時治療,預防才是最主要的。應及時給小孩更換衣服,防止忽熱忽冷,盡可能不到人群擁擠、空氣汙濁的地方,在寶寶的臥室或在寶寶麵前大人應盡量少抽煙,最好不抽煙,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的空氣,享受充足的陽光。增強體質、增強抵抗力是最好的方法,不應靠經常給寶寶吃消炎藥來預防扁桃腺發炎,這樣可能會使口腔裏和扁桃腺上原有的一些致病菌被殺死或產生耐藥性,一旦發病後再用這些藥品就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甚至會使臨床醫生在治療時更感複雜化。

3.預防秋冬季腹瀉

秋末冬初,嬰幼兒容易腹瀉。由於患兒頻頻腹瀉、嘔吐,使年輕的父母既著急又憂慮。常常是上午跑兒童醫院,下午尋專家門診。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500萬5歲以下兒童死於腹瀉,而發生急性腹瀉的約有7億5千萬至10億人次,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對於嬰幼兒來說,豐收的季節卻是“多事之秋”,可見加強預防之必要。

嬰幼兒腹瀉過去叫小兒秋季腹瀉,亦稱嬰幼兒消化不良症,其病原體到七十年代才查清,是1978年由北京首先報告的。它是一種在電子顯微鏡下外形酷似車輪的RNA中小型病毒,故名輪狀病毒,乃是嬰幼兒腹瀉的罪魁禍首。以後全國各地均有發現,現研究已有7種輪狀病毒,主要是嬰幼兒輪狀病毒,稱A組輪狀病毒。八十年代初期我國發現的成人輪狀病毒也在小兒中發現。

輪狀病毒侵襲對象是6個月到5歲的嬰幼兒,傳播途徑與其他腸道傳染病是一樣的,即通過糞便汙染傳播。凡不重視飲食衛生的托幼機構或家庭易感染。輪狀病毒感染有嚴格的季節性,多見於10~12月份。嬰幼兒感染了輪狀病毒,潛伏期一般在48小時以內,通常開始出現嘔吐,隨後出現腹瀉及發熱,約30%的病兒可見咳嗽等呼吸道症狀,腹瀉為白色或淺黃色如蛋花湯樣便,每日可達10多次,無腥臭味,無膿血。該病病程一般為5~7天,患兒有不同程度的脫水症,嚴重吐、瀉可導致電解質紊亂。

臨床治療除非合並細菌性感染,否則不需應用抗生素。據悉,現已有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在作臨床觀察中,這無疑為全世界的嬰幼兒帶來了希望和福音。

要有效地防治嬰幼兒腹瀉的發生,需注意以下3點:

嚴密把關

謹防“病從口入”。認真搞好嬰幼兒飲食,不給孩子吃生冷或不潔淨的食物。飯前便後給嬰幼兒洗手;家長給孩子喂奶、喂食之前亦要洗手。人工喂養兒每次喂食前,要用開水洗燙食具、奶瓶,最好每日煮沸消毒1次。

調整飲食

過去多主張對腹瀉患兒禁食,以減輕胃腸道負擔。近年來多數專家認為不要禁奶和禁食。因為禁食的結果會加重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合理的做法是,母乳喂養兒可適當減少喂奶次數或延長喂乳間隔時間,人工喂養兒可給稀釋的牛奶(最好是脫脂奶)或米湯。大的患兒可改喂稀飯、藕粉等食物。

加強護理

病兒大便後應及時進行消毒處理。每次大便後應用溫水清洗肛門周圍及臀部,以保持清潔和幹燥。尿布宜柔軟、易吸收水分,應勤換尿布,以防止“紅屁股”及上行性尿路感染。

4.不宜濫用抗生素

當孩子生病時,很多家長迷信抗生素,堅持要給孩子吃消炎藥,或要求注射抗生素。

抗生素能夠殺滅或抑製危害人體的病菌,使很多疾病得到有效治療,但是不能包治百病。比如,絕大多數孩子感冒發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對病毒性疾病沒有療效。反之,常用抗生素,還會使細菌產生抗藥性,給治療疾病帶來困難。濫用抗生素還增加了發生過敏和毒性反應的機會,有的小兒就因為感冒發燒注射慶大黴素,結果造成耳聾。濫用抗生素,還可使在原有疾病的基礎上產生新的疾病,也就是說,大量的抗生素抑製了敏感的細菌,卻使耐藥的細菌乘機大量繁殖,造成機體菌群失調,發生二重感染。所以家長要切記,抗生素隻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5.預防乳牙齲齒

牙齒的保護應該從嬰幼兒時期做起。乳牙的保護亦很重要。乳牙發生病變,對孩子的健康十分不利。幼兒的乳牙常發生的一種齲病稱為奶瓶齲。顧名思義,奶瓶齲的發生原因主要是孩子的牙齒浸泡在奶瓶的奶液裏,在細菌的作用下,牙齒脫鈣就形成了齲齒。

目前,人工喂養嬰幼兒較為普遍。有些父母哄孩子睡覺時,為了圖省事,讓孩子含著奶嘴入睡,孩子的牙齒全部浸泡在奶液中,不知不覺地受到腐蝕,很快發展為齲齒。

保護乳牙不僅在於及時治療它的齲病,還應該以預防牙病為主。

控製使用奶瓶的時間,一般應限製在10~15分鍾以內,並及早戒除含奶瓶睡覺的壞習慣。

每次給孩子喂奶後,再喂幾口白開水,以稀釋口內殘留的奶液,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

盡早停止使用奶瓶,最好在孩子1周歲以後就改用水杯喝水或用小匙喂水,盡量避免睡覺前喝大量的牛奶或果汁。

盡早開始刷牙。3歲以前可以由家長用紗布蘸清水為孩子擦拭牙麵,把紗布蘸濕,繞在手指上,伸入小兒口腔中,上下左右地擦牙,3歲以後就應該逐步訓練幼兒自己刷牙。

提倡2歲開始定期帶孩子檢查牙齒,有了牙病及早治療。

6.治療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以皮膚丘疹、皰疹、結痂3種皮損同時存在為特征。水痘傳染性較強,冬春季多發。感染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成人期感染多為帶狀皰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