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婪的食肉恐龍(2 / 2)

這樣,隻有靠胃石的幫助了,嘴巴隻需像個輸送機似的往下輸送食物就行了。胃才是“粗加工”的地方。這樣,吃和嚼就兩不誤了。

胃石雖然是恐龍的身外之物,但實際上卻也是恐龍消化器官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東西。恐龍進食方法

吃東西時,有人細嚼慢咽,一副斯文相;有人狼吞虎咽,很不雅觀。

恐龍的吃相是什麼樣子呢?

食肉的恐龍吃起東西來,就跟它的鱷魚親戚一樣,總是不加咀嚼,把大塊的肉囫圇吞下。

當然,獵捕到大的動物時,鱷或巨蜥先用牙把獵物的肉撕咬成小塊,然後一塊塊的囫圇吞之。從這些恐龍的親戚身上,我們可以想象出霸王龍、躍龍和永川龍等凶猛的肉食恐龍的吃相。

動物的吃相與動物的牙齒有關,爬行動物的牙齒是同型齒,有撕咬的功能,卻無咀嚼的功能,所以吃東西隻好囫圇吞棗。在這一點上不如哺乳動物。哺乳動物都長有可以咀嚼的臼齒,就算是狼吞虎咽,在下咽之前也先嚼上一嚼。

吃植物的恐龍也是囫圇吞食的吃法,因為它們的牙齒也是同型齒。這樣牙齒結構落後,不能咀嚼,壓碎食物,隻能把植物的枝葉切割下來,然後吞而食之。

鴨嘴龍的牙齒有點特別,它有很多牙,像磨盤似的,能將粗糙的食物大體上磨碎,然後再吃下去。但也僅僅比囫圇吞食好些而已。

恐龍這樣進食,雖對消化非常不利,但恐龍在長期的進化中,胃長得很特別,胃壁如砂囊,胃中有胃液,還有許多小石子。食物進入胃中,通過胃的蠕動,胃壁、胃石和食物在一起反複攪拌,這樣就把食物磨爛,成為容易消化的狀態,食物的營養就會很好地被身體吸收了。恐龍分配食物

地球上的動物,各有各的地盤,各有各的食物。這就是所謂的“占領環境、瓜分食物”。現在的動物是這樣,遠古的動物也是這樣,恐龍也不例外。

中生代是爬行動物的時代,它們對地球上的生活環境、美味食物毫不客氣地進行了瓜分。

當時恐龍的親戚——各種海龍們分得了海洋,恐龍的另一類親戚——翼龍們霸占了天空,而恐龍占據了美好的陸地。

恐龍在剛剛演化出來的時候,全都是吃肉的動物,它們以其他類的爬行動物為生。起初它們是“少數民族”,後來才成了陸地上占絕對優勢的動物。

由於先前吃植物的外族爬行動物大量絕滅,地球上植物食物就有了很大的剩餘,使一部分吃肉的恐龍由吃葷改為吃素。於是恐龍才有了肉食和植食之分。漸漸演化,吃肉的恐龍也主要以吃植物的恐龍為生了,但前者是少數,後者是多數。

不同的食肉龍,食物也有區別,躍龍主要吃蜥腳類恐龍。霸王龍主要吃鴨嘴龍。小型食肉龍吃小型的爬行類、哺乳類及昆蟲等,個別的專門吃富有營養的恐龍蛋。

吃植物的恐龍數量最多,它們分享食物也各有原則,據研究它們主要按自己的身高取食:大個子的蜥腳類恐龍覓食高度在10米或10米以上;中等的鴨嘴龍以3-4米高的植物為生;彎龍的取食高度在2米或2米以下;角龍與彎龍的取食高度差不多,它還能推倒小樹,吃樹冠上的嫩枝葉;甲龍是小矮子,隻能消受1米高的植物,或啃地上的草。

進食的時候,大家都遵守原則各自吃該吃的那一份食物,不爭不搶。但植食恐龍須要時時提防,不要成了肉食恐龍的美餐。

然而植食恐龍之間在分享食物時,有時也會產生一些摩擦。美國學者發現,年幼的蜥腳類恐龍吃食的高度與鴨嘴龍和劍龍相似,這樣就會鬧矛盾。為解決矛盾,其中一方作出了讓步,另找個地方吃食。有趣的是,鴨嘴龍、劍龍總是讓步的一方。年幼的蜥腳類依仗著它們龐大的身軀,特別是父母的袒護,在食物的分配上總能占到一些便宜。

恐龍就餐的情況雖是科學家的推測,但並不是毫無根據的。今天非洲熱帶草原上動物群對食物就是這樣瓜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