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鄭孝胥(1860—1938),字蘇戡,福建閩縣人。清末曾任廣東按察使、湖南布政使;辛亥革命後以“遺老”自居。偽滿洲國成立後,充當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工具。
477格理萊(1564—1642),今譯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
478哈飛(1578—1657),今譯哈維,英國醫學家。他根據實驗研究證實了血液循環現象,為動物生理學和胚胎學的發展奠定了科學的基礎。
479我國最早印行的叢書,是南宋寧宗嘉泰元年(1201)太學生俞鼎孫及其兄俞經輯刊的《儒學警悟》,內收宋人著作六種,共四十一卷。度宗鹹淳九年(1273),左圭又輯刊《百川學海》十集,共一百種,收有漢、晉、六朝、唐、宋各代著作,其中宋人著作,占十分之八以上。
480《格致叢書》,明代萬曆間胡文煥編。《曆代小史》,明代萬曆間李栻編,收六朝至明代的野史、雜記共一○六種,每種一卷。《五朝小說》,不著編者名氏,收魏、晉一一四種,唐一○四種,宋、元一四四種,明一○九種。《唐人說薈》,舊有桃源居士編刻本,收小說、雜記一四四種,清代乾隆間陳蓮塘增編為一六四種。後來坊刻本又改名《唐代叢書》。
481陳眉公,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華亭(今上海市鬆江)人。明代文學家、書畫家。曾隱居小昆山,但又常周旋官紳間,“翩然一隻雲中鶴,飛去飛來宰相衙”。
482“隱君子”,即隱士。
483左偃,南唐詩人,長居金陵(今南京),終生未仕。
484讚頌悠閑,鼓吹煙茗,周作人、林語堂等人長期提倡悠閑的生活情趣。在林語堂所辦的《人間世》、《論語》等刊物上,經常登載反映閑適生活的談煙說茗一類文字。
485《人間世》的《發刊詞》中,曾說該刊內容“包括一切,宇宙之大,蒼蠅之微,皆可取材,故名之為人間世。”
486《外套》,中篇小說,韋素園譯,《未名叢刊》之一。
487《鼻子》,中篇小說,魯迅譯,署名許遐。
488勒浪,上海方言,“在”的意思。
489“文人無行”,一九三三年三月九日《大晚報》副刊《辣椒與橄欖》上刊有若穀的《惡癖》一文,文中把一些作家生活上的某些癖習都說成是“惡癖”,是“文人無行”的表現。
490“文人相輕”,一九三五年一月《論語》第五十七期刊載林語堂的《做文與做人》一文,把文藝界的論爭都說成是“文人相輕”。文中說:“文人好相輕,與女子互相評頭品足相同。……於是白話派罵文言派,文言派罵白話派,民族文學派罵普羅,普羅罵第三種人,大家爭營對壘,成群結黨,一槍一矛,街頭巷尾,報上屁股,互相臭罵……原其心理,都是大家要取媚於世。”
491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時楚國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492赫爾庫來斯的緊抱了巨人安太烏斯,據古希臘神話:赫爾庫來斯是主神宙斯的兒子,神勇有力。安太烏斯是地神蓋婭的兒子,他隻要靠著地麵,就力大無窮。在一次搏鬥中,赫爾庫來斯把安太烏斯緊緊抱起,使他脫離地麵,而扼死了他。
493指劉大傑標點、林語堂校閱的《袁中郎全集》和施蟄存編選、周作人題簽的《晚明二十家小品》。
494果戈理誇俄國人之善於給別人起名號,在《死魂靈》第五章末尾,作者有一段關於諢名的議論:“俄羅斯國民的表現法,是有一種很強的力量的。對誰一想出一句這樣的話,就立刻一傳十,十傳百;他無論在辦事,在退休,到彼得堡,到世界的盡頭,總得背在身上走。”
495“關東觥觥郭子橫”,觥觥,剛直的意思。語出《後漢書·郭憲傳》。
496“五經紛綸井大春”,《後漢書·井丹傳》載:“井丹,字大春,扶風郿(今陝西郿縣)人也。少受業太學,通五經,善談論,故京師為之語曰:‘五經紛綸井大春’。”紛綸,浩博的意思。
497洋場惡少,指施蟄存。“革命小販”,指楊邨人。
498太陽社,文學團體,一九二七年下半年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員有蔣光慈、錢杏邨、孟超等,提倡革命文學。在關於革命文學的論爭中,該社和創造社都曾奚落過魯迅年老。
499“倚老賣老”,《星火》刊有署名巴山的《文壇三家》一文,就《文壇三戶》含沙射影地攻擊魯迅:“這一種版稅作家,名利雙收,倚老賣老。”
500李密(224—287),字令伯,晉初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人。
501馬相伯(1840—1939),江蘇丹徒(今鎮江)人,清代舉人,教育家。
502“不隔”,見王國維《人間詞話》:“間隔與不隔之別?曰:陶謝之詩不隔,延年則稍隔矣;東坡之詩不隔,山穀則稍隔矣。”又:“如霧裏看花,終隔一層……語語都在目前,便是不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