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咬人植物
我國南方熱帶地區,如台灣的咬人狗樹,廣東的海南火麻樹,雲南等地的圓齒火麻樹,圓基葉火麻樹等,都是會“咬”人的植物。
蕁麻科植物是著名的會“咬”人的植物,它們大多具有尖利的刺毛,刺毛觸到人或動物的皮膚,刺尖紮皮肉,管內的毒汁隨即注入。毒汁含有一種特殊的酵素和蟻酸、醋酸、酪酸以及含氮的酸性物質。因此,人和動物一經刺“咬’後,就像蠍子、大馬蜂蜇人那樣,痛癢難熬,皮膚上會出現斑狀紅腫,一般要隔幾小時或幾天後才消散,有的甚至還會引起兒童或幼畜死亡。
我國常見的帶刺毛的蕁麻科植物,南方有蕁麻、大蠍子草,北方有狹葉蕁麻、掀麻和蠍子草。寬葉蕁麻和珠芽艾麻在南方各地都有分布。會“咬”人的刺毛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為保護自己而形成的一種防禦武器。人們采割草麻時,得戴上手套。如果不慎被它“咬”傷,可用肥皂水衝洗,或者塗搽碳酸氫鈉溶液解毒。如皮膚傷破,則要用濃茶或鞣酸濕敷,防止感染。
遼寧東部的桓仁山區,生長著一種“咬”人的樹。它的枝幹像揪樹,葉子肥大對生,像柳葉。春天,枝端萌發出一簇簇綠裏透紅的枝葉,像是人們喜歡采食的“刺嫩芽”一樣好看。
可是,當地人不僅不敢去采摘它,就連望一眼也覺得懼怕。人們叫它“欺樹”或“咬人的樹”。不少人由於不相信這種樹真能“咬”人,冒犯了它,結果被“咬”傷。凡是被“咬”受傷的人,先是起雞皮疙瘩,然後渾身腫脹,眼睛、嘴巴隻剩一條縫,瘙癢鑽心,以後皮破淌黃水,不能穿衣,沒法行動,要經過多方調治,輕的得10多天,重的得2~3個月,皮膚上結痂,蛻掉一層皮後才會痊愈。
山東棗莊北莊鄉長有上萬株“咬人樹”。最近,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所對它進行研究,確認是我國目前稀有的優質野生漆樹。
野生漆樹含有強烈的漆酸,容易引起人們的皮膚過敏反應,所以被誤稱為“咬人樹”。科研部門鑒定為野生漆樹後,“咬人樹”成了“利人樹”,這裏正在籌建漆樹園,種植25萬株漆樹。它具有防腐防鏽、耐酸、耐高溫、絕緣等優良特性,種子可以榨油,是醫藥、化工和紡織工業中常用的原料,漆蠟是硬脂酸的主要原料,葉子是一種藥材,樹材是製作家具的優質木材。
會“咬”人的植物不是盡幹壞事,它們對人類還是有很多用途的。有的可以作園地周圍的綠籬;有的可治風濕病、糖尿病;有的可治蕁麻疹、跌打、蛇咬;有的種子可榨成工業用油;有的是紡織、製繩的原料;有的葉片、嫩梢,用開水消毒後,還可炒食,做湯菜。植物吐水
清晨,特別是雨後的清晨,當我們步入原野的時候,就會看到小草、水稻等植物葉子的尖端和邊緣,閃爍著晶瑩的水珠。它順著葉尖和葉的齒緣流下來,如果你站在水稻田邊,還能聽到清脆的叮咚叮咚的響聲哩。這種現象叫做植物吐水。
植物沒有口,怎麼會吐水呢?要揭開這個謎,我們先從植物與水的關係談起。
水是植物的“命根子”。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呼吸作用需要水,體內物質的運輸需要水,生長也需要水。
植物所需要的水分,主要靠根從土壤中吸取。
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輸送到葉子後,又是怎麼“吐”出來的呢?原來,植物的葉尖和葉齒部分有一種特化的組織,叫做排水器。它是由水孔和它裏麵的薄壁組織共同組成的。它的表麵有不閉合的、成對並列的保衛細胞所形成的水孔,裏麵為小型、無色、排列疏鬆的薄壁細胞,葉子裏麵導水的管胞末端與它相連接。水從管胞流出,通過薄壁組織的胞間隙,再經過水孔排出來。禾本科植物的幼苗或其他草本植物如蕃茄、倒掛金鍾、報春花、風仙花、金蓮花等,它們的葉尖或葉齒,在大氣濕度高,早晨溫度低時常懸著水滴,就是排水器通過水孔排水的結果。這就是植物吐水的秘密所在。植物流血
在熱帶地區生長著一種樹,叫做龍血樹。它原產生於大西洋加那利亞群島,是百合科高大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它的莖幹能分泌出紅色的樹脂,就像動物的血一樣。這種樹脂稱為“麒麟蠍”,可以做著色的原料,也可供醫藥用,作為提煉中藥“血蠍”的原料。“血蠍”在中醫學上可供藥用,有活血散淤、消腫止痛之功效。
和龍血樹一樣,麒麟血藤也流“血”。它原產印度尼西亞,現在我國廣東、台灣也有栽培。麒麟血藤是棕櫚科多年生藤本植物,葉子像羽毛,上麵有三條直向的葉脈;果實像卵球的形狀,外麵有黃色的鱗片。令人奇怪的是,它的果實和莖幹所分泌出的樹脂,幹了以後凝結成一塊一塊的“血塊”,稱為“血蠍”或“麒麟蠍”。
產於非洲東南部和阿拉伯島的沒藥樹,是橄欖科常綠喬木,枝上長著刺,葉子為卵圓形,夏季開白色的花,結的果為核果,像球一樣。它的樹皮滲出的樹脂、油膠,在空氣中會變成紅棕色的堅硬的“血塊”,稱為“沒藥”(也叫末藥)。醫學上用它來治療癰疽腫痛、跌打損傷等症。
另外還有一種叫做安息香的樹,產於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地,是安息香科落葉喬木。它的葉子上麵無毛,而下麵卻長著白色的星狀毛,葉脈顏色很深,像鐵鏽色一樣。每當夏季開放帶紅色的花朵,散發出陣陣香氣。如果把它的莖幹砍傷,就會從傷口處流出“血”來。這種“血”也是分泌出的一種樹脂,等它幹燥後,就會變成又硬又脆的、有香氣的、紅棕色的“血塊”,人們把這種“血塊”叫做“安息香”。安息香含有肉桂酸、苯甲酸、脂類和蘇合香素等,中醫學上用它來治療中風昏厥、產後血暈等症,它還有防腐、消毒、祛痰的作用。另外,還用它作為調合香精的定香劑。防蛀香樟
香樟又名樟樹、烏樟、芳樟,屬樟科常綠大喬木,高可達40~50米。葉互生,有革質,卵形,表麵深綠,有光澤,背麵青白色,入秋變為鮮紅色或橙紅色,嬌豔可愛。初夏開黃綠色小花,圓錐花序。結球形果,11月成熟,紫黑色。
樟樹性喜愛濕潤的氣候,是亞熱帶樹種。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尤以台灣省為多。台灣是世界上樟樹最多的地方,樟腦的產量占世界的70%,質量名冠全球。
我國栽培樟樹的曆史悠久。廣西全州錦塘山穀有棵樟樹,高30米,胸徑6.6米,樹冠覆蔭達10多畝,已有2000多歲。各地還有“唐樟”、“宋樟”等古樟。
樟樹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樹種,木材紋理細致,具有芳香,能驅蟲、耐濕,易加工,廣泛用於建築、造船、家具、箱櫃、雕刻等。樟樹可提製樟腦、樟油,是醫藥、化工、香料、防腐、農藥的重要原料。葉可喂蠶,樟蠶絲是編織魚網的上好原料。種子可榨油,是製肥皂的良好原料。樟腦、樟油是我國傳統出口商品,質量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發光的淚樹
湖南省南縣泥沙港有個白連沃村,村裏有個村民叫俞福慶。他在自家的山上種下了許多樹,有白楊、榆樹、槐樹、柏樹等品種。他一直對種下的樹非常愛惜,鬆土、澆水,整天圍著這些樹木打轉。這些樹也沒辜負他的厚愛,沒幾年,就長得又高又大。俞福慶見這些樹已長得很擠了,不利於繼續生長,可又舍不得把剛到生長期的樹砍掉,於是就決定把已有幾十年樹齡的老樹砍了。這一來有利於小樹生長,二來也好為快要結婚的兒子做家具,可謂一舉兩得。
第二天,他就帶著兒子一起上山去砍樹。他倆一連砍了幾棵後,走到一棵高20多米,直徑將近1米的一棵淚樹下。這時俞福慶真有點舍不得,因為這棵樹在這座山上是年齡最大的一棵,樹幹也最粗。可想想為了不影響小樹的生長,最終還是把它砍掉了。父子倆為了便於把這些樹木扛回家,就把樹枝都砍了下來,又用柴刀將樹皮扒了個精光,然後將其鋸成段料。這時天色已晚,父子倆看樣子不能把砍下的樹都扛回家了,隻好隨身各帶了幾段回家,打算明天再來搬。
半夜裏俞福慶醒來,見窗外月色很好,怕有人上山偷他的樹,就爬起來,在院子裏往山上望去,隻見他的那堆樹在山林間閃閃發光。他大吃一驚,以為有人提著燈在偷樹。他連忙趕到山腳下,卻不見人影。他越看越吃驚。這不像偷樹人的燈光,也不像鬼火,這到底是什麼呢?他越想越害怕,拔腿就往回跑,隻覺背後涼嗖嗖地,發根都豎起來了。天一亮,他就又帶著兒子去扛樹。見那些木頭一段不少,都在老地方,便舒了口氣說:“今天我們一定要把木頭都搬回家去,哪怕天再黑也要搬,不能放在山上了。”父子倆一個勁搬,連氣都不歇一口,終於在太陽下山時把木頭全搬回家了。俞福慶感到很累,一吃完飯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