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西郊皇家植物園的生物化學分類學家斯韋因是讚成這一學說的主要人物。他對白堊紀占統治地位的植物——蕨類、鐵葉鬆、蘇鐵等有子無花的植物——進行了分析,他發現那些植物雖然含有濃縮的丹寧酸素,但對白堊紀以前的那些巨型恐龍是無所謂的。而1.2億年前出現的最早有花植物的卻含有劇毒的毒素——生物堿。為此,斯韋因還專門對現存的爬行動物龜鱉類和哺乳類作了如下實驗:
給龜鱉類和哺乳類分別吃含有丹寧酸和生物堿物食物,以觀察它們不同的反應。他發現,這兩類動物對丹寧酸的忍耐量的限度都差不多,但是如果在食物中的丹寧酸含量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因過量而中毒死亡。但是當生物堿進入它們的體內後所產生的反應就截然不同了。龜鱉類和哺乳類在它們尚未感覺到毒性的存在而縮減食量時,龜鱉類吸收生物堿的濃度要比哺乳類大40倍。於是斯韋因把這一發現推廣到恐龍身上,他說恐龍並不能感覺到那些濃度雖低但卻能致命的毒素的存在,因此縱情的吞食最後導致了嚴重的生理失調,甚至於死亡。從這得知,我們可以想像出習慣於狼吞虎咽的恐龍是怎樣吞下了大量的生物堿。而這種不自覺的服毒必然引起嚴重的生理失調和遺傳上的變化,最後導致死亡的。從發現的恐龍化石證明,這些巨大動物全部消失之前,有的確實是患了重病,有的身體呈現扭曲。據分析,這主要是因為吃了過量的生物堿而中毒的原因。從生物化學的角度來探討恐龍的絕滅之謎,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這種觀點雖有說服力但也有嚴重的缺陷。第一,在時間上與事實不符,引起人們的懷疑。如果有毒的生物堿是與最早的有花植物同時在1.2億年以前出現的話,那麼為什麼在恐龍遭到毀滅性打擊之前,又拖延了5000萬年之久才絕滅的呢?第二,怎樣解釋那些小的、以哺乳動物為食的恐龍群體的絕滅呢?第三,如果是有花植物導致了恐龍的絕滅,那麼空中的翼龍、水中的魚龍等,根本不吃陸地上的有花植物的恐龍,為什麼也同時絕滅呢?最後,為什麼有花植物出現後,鴨嘴龍、角龍等類群更加繁榮,並繁衍出20個種屬,它們也吃有花植物,卻為什麼不中毒?
這些都表明了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止是生物堿中毒造成的,至於還有什麼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考證。恐龍滅絕與基因的關係
從事遺傳學研究的專家,認為基因對於生物生存環境的適應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基因可以發生突然性變化。如用放射性同位素處理,就能夠誘發基因的突然改變,而產生新的變異,如果這種變異在外界環境作用下經過選擇,便可形成新物種。但如果放射性劑量過大,則往往使生物產生畸形,發生紊亂性的變化。
現代地質研究表明,在白堊紀末,由於造山運動頻繁、地殼活動強烈,火山爆發,使放射性元素有明顯的增加。由於放射線的增強,影響到生物體對正常射線的吸收。而對射線的吸收又往往與動物的體積有關,體積較大的,吸收的放射線劑量也多,反之則少。
眾所周知,恐龍的體積都是比較大的,這樣就有可能引起它的基因突變,這種突變打亂了恐龍進化的速度和狀態。
根據發現的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化石,就不難發現,在大難臨頭之際,它們家族又喜添新員。例如在白堊紀的地層中發現了三隻角的三角龍;在比倫斯組較老的加拿大赤鹿河周圍又發現了尖角龍、隙龍和隻有一個角的獨角龍,它們在很短的時間從原角龍發展到獨角龍、三角龍等近20個種屬,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至於劍龍、甲龍、腫頭龍等,它們本身已經夠奇特了,大量放射線的吸入,造成了基因大混亂又不能產生新和種類,於是在白堊紀便早早地過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