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生物工作者還在喜馬拉雅山的珠穆朗瑪峰地區發現過一條魚龍化石,長10米,外貌很像現代生存的鯊魚和海豚,嘴巴尖尖的,嘴內有尖銳的牙齒,是海洋中凶猛的動物。定名為喜瑪拉雅魚龍。小恐龍化石的發現
1979年,何塞·F·波拿巴特和M·溫斯率領著一隊古生物學家在南美洲阿根廷的帳塔哥尼亞尋找恐龍的痕跡,出乎他們的意料,他們沒有找到巨大的恐龍骨骼,在辛苦的尋找之後,他們找到了一些非常小的恐龍化石。
其實這一發現,比發現大恐龍化石更為珍貴。通過這化石,科學家了解了幼恐龍的大小、體重,還可以揣測它們的死因。這對揭開恐龍的繁殖問題很有幫助。
一般的人都認為,大恐龍生的恐龍寶寶肯定大,而小恐龍生的恐龍寶寶必然小。自從發現了這些小恐龍化石後,才發現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例如,成年的鼠龍從鼻尖到尾端的長度達3米,你想想,這比一隻成年的老虎還要大。可是,根據在阿根廷發現的鼠龍的骨架,它在小的時候身長僅0.3米,剛剛生出來的鼠龍個子更小,完全可以放到一個成年人的手掌上。而美頜龍,成年時個子和一隻鵝差不多,可它們的幼兒和鼠龍比起來個頭上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可見,恐龍是在出生之後,個子才有明顯的區別。大恐龍的體形可以增加到剛出生時的幾十倍,而小個子恐龍則長不了那麼大了。
另外,幼小恐龍的化石是很難保存完好的,它們小而易脆,經過億萬年的歲月,能保持到今天,實在是非常的不容易。因此,完整的幼小恐龍的化石表明,它們的死因應該與食肉恐龍無關,如果食肉恐龍咬過它們,它們的骨架就不可能保存得那麼完好。因此,它們可能死於某種疾病,或它們無法忍受的極端溫度,或是一次突如其來洪水,水崩等等。
1978年古生物學家在美國蒙塔那州的一處白堊經晚期的地層中,發現了恐龍窩遺跡及幼小恐龍的遺骨,恐龍窩是橢圓形的,直徑大約有2米,中間大約深75厘米,窩裏有11個幼小恐龍的骨骼化石,窩外不到2米的地方還有4個幼小恐龍的化石,在窩外不到百米的地方,發現了成年鴨嘴龍化石,它和幼龍是同類,由此推斷,可能是這些幼小恐龍的父母。
同時,在窩的不遠處,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組比幼小鴨嘴龍略大兩倍的小鴨嘴龍,後來,在這個地段,科學家又挖出了200多個鴨嘴龍標本,幼小的個體占80%。
從這些情況看出,這些恐龍死於意外事故。生病恐龍化石的發現
恐龍和所有的動物(包括人在內)一樣,都免不了生老病死這些經曆。
但是,恐龍生病,那是幾千萬上億年前的事,人們是怎麼知道恐龍生過病,而哪些恐龍又是死於疾病呢?當然也是從恐龍的化石中得知這一情況的。
古生物學家發現,在他們所研究的恐龍骨骼化石上,常有疾病和外傷的痕跡。
我國成都地質學院的兩位學者在研究四川自貢恐龍大批死亡的原因時發現,這批恐龍死於砷中毒。
他們分析了恐龍骨骼化石中的微量元素,發現砷的含量相當高,比正常有機體中的平均含量高出二至三個數量級,因此,他們推斷,這群恐龍死於砷中毒。
在成都理工學院博物館的大廳裏,陳列著一具巨大的蜥腳類恐龍的化石骨架。它就是產於我國四川省的合川馬門溪龍。
專家發現,這條恐龍的頸椎,脊椎和尾椎上等不同部位的骨頭上,長了很多瘤狀物和結核。這些骨質多餘物附著在它的身上。可見,這條恐龍活著的時候是多麼痛苦,最後,很可能是被這些瘤子、結核奪去了生命。
美國一位醫生說,他發現在一塊長30厘米的恐龍肱骨化石的一端,長有一塊像我們拳頭般大小的菜花狀的骨質增生物,這種異常增生可能是軟骨肉瘤。
陳列在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中的鴨嘴龍化石骨架上,左肱骨曾骨折而引起過骨膜炎,而且有骨質增生現象。在該館的巨型恐龍——雷龍的尾椎骨上,能看到它生前患過化膿性骨髓炎的痕跡。
至於那種由於爭食物、地盤等引起的恐龍與恐龍之間的打架留下的傷疤,掛的彩,在上億年過去之後,化石們還是忠實地記錄了這些。
加拿大博物館中一具鴨嘴龍骨骼上的肋骨顯示出它曾被誰打得斷裂,隻是幸好斷裂後,肋骨裂處又愈合了,可骨頭上卻留下了痕跡。由於這種情況相當普遍,因此估計這種損傷不大可能是偶然事故造成的,這些肋骨傷可能是雄性鴨嘴龍之間格鬥留下的標記。為了爭奪配偶和“領導權”,雄鴨嘴龍之間會用後腳跟互相猛踢對方。
許多恐龍的骨骼化石“告訴”我們,它們可能患過關節炎。一些專家對恐龍的親戚——一種巨大的水生蜥蜴——滄龍的病情進行了診斷,發現它們的脊椎有的得過炎症,有的得過減壓綜合症。得炎症的那個滄龍的脊椎骨,在切片檢查時發現了一枚鯊魚的牙齒,從牙齒上可以想像它那“鯊口餘生”的驚險經曆;得減壓綜合症的那個滄龍的脊椎骨經切片檢查證明是由深海潛水引起的。
為恐龍檢查身體,除古生物學家以外,還得靠現代醫學的幫助。
恐龍的病,隻有骨科病才能留下化石“病曆”。內蒙古原角龍和甲龍化石的發現
近年來,在內蒙古的巴音滿都呼白堊紀晚期的地層裏,出土了大量的原角龍和甲龍的化石。
這些化石最令人驚奇的是,大量恐龍化石的完整骨架成群地在一起堆積著,從這些情況可能看出它們是災難性地集體死亡,而且死後屍體迅速在原地被埋葬。
已發掘出數百個原角龍的完整骨架之中,成年的,幼年的等各種年齡階段的都有,尤其是幼年的居多。從這些恐龍遺骸的埋葬姿態看,它們是在極痛苦中死去的。它們有的大張著口,有的四肢在掙紮,有的身軀不正常地扭曲著……
最可憐不過的要數1989年和1990年先後挖出的兩窩12個甲龍幼仔的骨架了。據參加發掘的專家描述,它們蜷縮著身體,緊緊地相互偎依在一起。它們的身軀有的朝前,有的向後,有的抬頭作觀望狀,顯得是那麼恐懼。很顯然,在它們臨死的時候,發生了非常可怕的事情。
這些甲龍年紀都很小,還不能自立,生活需要父母的照料。此時此刻,他們一定正急切盼望著父母來保護它們。
到底當時發生了什麼事,竟然奪去了那麼多恐龍“兒童”的生命?科學家從挖掘恐龍後的那層地層中發現,那層地層中有一層磚紅色粉沙層。
通過仔細研究,這厚厚的粉砂層是由風的作用形成的。可見死於非命的恐龍們是生活在古代惡劣的沙漠環境中。這些恐龍是在鋪天蓋地的大沙暴中,活活被流砂掩埋的。
其實,早先的巴音滿都呼曾是一大片水豐草茂的綠洲,是大自然為恐龍等動物們建造的樂園。可是,地球上的環境總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
厄運降臨的時候正是白堊紀的末期,蒙古草原的氣候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由先前的溫暖濕潤,變成了嚴重幹旱,結果引起了土地沙漠化。隨著沙漠的不斷擴張,綠洲日益縮小,最後,被風沙吞噬殆盡,而生活在這兒的動物們則葬身在沙海之中。恐龍腳印化石說明了什麼
平常我們對腳印太熟悉了,下雨天,濕濕的鞋底踩在幹地上,就會形成一個清晰的腳印,當我們踩在濕軟的泥上時,也會留下一個腳印。因為太平常,所以我們都不會去注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