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擁有優等人格,女孩才有幸福的資本(3)(3 / 3)

沒有挫折的人生是童話

幾乎每位家長都在為孩子尋找一條路,一條可以讓孩子一生平安、幸福的康莊大道。在家長的想象中這樣的道路沒有苦難、沒有傷害、生活富足、精神愉悅,總之,是不需要經曆任何挫折的甜蜜生活。這種生活,任誰看來,都是童話。

有這樣一位媽媽,她總是想讓女兒生活得特別幸福,力圖不讓女兒受半點委屈,張口就是:“我這一輩子就圍繞我女兒轉了,連她生的孩子我都要培養成人!”這位媽媽什麼都替女兒想到了,做好了,女兒上大學的時候,都沒有自己買過一次衣服。大學期間,她自己買了一次內衣內褲,結果連大腿都伸不進去,鬧了個大笑話,當時就哭紅了眼睛,從此買東西都要拉上媽媽。

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媽媽給女兒聯係了一家不錯的單位,因為有媽媽的麵子,女孩很受照顧。可是,在經曆了多次緊要關頭都不能很好地處理問題的事件後,領導批評她:“腦子都被知識填滿了,一點兒不會轉啊!合同到期後,解聘得了!”按理說,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工作沒了再找唄。而她便承受不住了,一下子病倒了,不吃不喝的,把媽媽愁得不行。男朋友本來就是親戚介紹的,還沒有處出感情來,一見她這麼脆弱,找了個出國的借口,就散了。這回,媽媽是真著急了。因為她給女兒編織的幸福夢,真的成了童話。

童話是我們心中高不可及的夢想,是被神主宰的沒有塵煙的生活,而我們的孩子身處塵世中,就要具備在滾滾塵煙中成長、生活的能力,否則,就會因為不具備掌控命運的能力而被淹沒。什麼樣的孩子能夠掌控命運呢?最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具備健全的人格,而是否有抗挫折能力是評判一個人是否具備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一個孩子遇到一點困難就膽怯、就裹足不前,不懂得如何去尋找適當的方法,或者一旦失敗就心存畏懼,消沉不振作,那麼,這樣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就比較低。但是,困難是客觀存在的現實,特別是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講,因為能力、心智等因素,一定會遇到自己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如果因此就消沉低迷,覺得自己不行,那麼,很容易形成一種消極人格。

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但關係到孩子的心理素質,還決定著孩子的人格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女孩天性脆弱,容易受傷,我們更要從小培養她們的抗挫折能力。

培養抗挫力,提升心理素質

培養女孩的抗挫折能力,和男孩是有區別的,因為女孩天性比較敏感細膩,容易受到傷害。女孩容易受傷有天性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後天養育帶給孩子的對自我認識的誤導,比如,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家長會對女孩格外關心,不讓女孩累到,不讓女孩做家務,等等。這樣,就等於在暗示女孩她們天生是被寵愛的,理應被嗬護,這不利於女孩形成堅強、果敢、不屈不撓的意誌品質。

為了讓女孩擁有麵對生活中的挫折的能力,不輕易被挫折傷害,家長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培養孩子的抗挫力:

1.該吃的苦一定要吃

苦,是食物味道的一種,也是人生味道的一種。就像含有苦味的食物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一樣,生命中經曆的苦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也有好處。一個人隻有經曆了打拚的苦,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好日子的甜蜜,更具有戰勝困難的能力和意誌,所以,該吃的苦,一定不要讓女兒回避。

現在物質極其豐富,苦也有了新的內容。對於孩子來講,不再是衣食上的不足和短缺,而是如何去抗拒“安逸”、“誘惑”。孩子們麵對的誘惑有很多,如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電子遊戲等。而早晨起床上學、體育鍛煉、獨立參加一些活動、自己做一些家務、把學習搞好、解決生活中的交際困難等,對當下的孩子來講也都是“苦”。我們幫助孩子抗拒了這些誘惑,經曆了這些苦,孩子的自身能力就提升了,抗挫折能力也提高了。

2.建立一種認識:任何困難都有辦法解決

如果女孩能夠認識到任何困難都有解決的辦法,那麼,她們麵對困難時就不會氣餒,不會望而生畏或者半途而廢,而能夠積極地尋找方法。

偉大人物、明星人物、身邊熟悉的人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家長平時可以多給他們講一些這些人物鍥而不舍,克服很多困難,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的故事。

3.給女孩一個積極的環境

小的時候,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父母,如果父母麵對挫折和失敗能夠積極向上地去奮鬥,努力去改變,那麼,孩子的內心深處就會有同樣的麵對挫折的態度。如果上學的時候,孩子的同學抗挫折能力比較強,那麼,孩子也會受到這樣的積極的影響,麵對困難的時候就不會輕易退縮。如果孩子接觸的一些人,都是不怕困難、積極奮進的,那麼,孩子也會覺得困難沒有那麼可怕,勇敢麵對就好了。在這樣的積極的環境中成長的女孩,她的抗挫折能力一定會比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