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及早改變糟糕行為,女孩心理更健康(1)(2 / 3)

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的心情,一般會隨著社會關係的鏈條依次傳遞,由地位高的傳向地位低的,由強者傳向弱者,無處發泄的最弱小的生命便成了最終的犧牲品。這樣,每個人其實都成了情緒的犧牲品,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調整情緒的方法。

所以,我們要從小教孩子學會正確地釋放壓力,調整情緒。當孩子有虐待小動物的傾向的時候,我們要通過觀察、溝通的方式去了解孩子內心有著怎樣的壓力,然後想辦法給予疏導。比如,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多多關愛孩子,帶孩子出去玩耍,以此減輕孩子內心的壓力。

家有愛哭小女孩

最近,我看到一則比較熱的新聞,講的是邢台市的一名叫餘文麗的女醫生,她醫術高明,後來被派往新疆若羌縣醫院工作。在那裏她勤奮工作,救治了很多婦女,為她們減輕了痛苦。丈夫突發腦溢血後身體偏癱,她回家探望過丈夫後,又回到邊疆繼續工作。後來,她得知丈夫的康複情況不是很好,便選擇帶上丈夫一起去邊疆,一邊工作一邊幫助丈夫康複,每天都要給丈夫按摩。

任誰聽到這樣的事,都會想到這是一個堅強的女人,能夠在自己的事業上打拚,也能夠挑起家庭的重擔。實際上她身邊的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個愛哭的女子。餘文麗看電視劇遇到感人的場麵的時候會哭泣,收到病人感謝的時候會流眼淚,丈夫生病的時候也會流眼淚,但是,這並不妨礙她成為一名讓人敬仰的好醫生和好媳婦。

我由衷地佩服餘大夫,同時我又想到一件事,那就是女孩愛哭並不是女孩的弱點,也不影響她們有一個有骨氣的人生。可是當下的家長,女兒哭泣了,就會覺得女兒懦弱,甚至強迫女兒把眼淚忍回去,如果這麼想,就有一些武斷了。

哭泣是自然康複的過程

很多人哭泣過後,可能會有出不來氣、心跳不規律、不思飲食、失眠等情況。於是,很多人覺得孩子哭泣是不利於成長的。他們甚至覺得這是孩子懦弱、無能的表現。

其實,孩子哭泣有利於身體健康。

1.眼淚能排泄出有害人體健康的化學物質

人在遭遇到嚴重的精神創傷時,哭出聲、流出淚反而更有利於人的身心健康。1957年,美國化學家布魯納西首先發現,動感情的眼淚與因洋蔥刺激而流的眼淚,其化學成分是不同的。美國生物學有弗雷也認為,一個人在悲痛時流出的眼淚與因傷風感冒或風沙入眼流的眼淚,所含的化學成分是不同的。他們認為,人在悲傷時流出的眼淚是有益於健康的。換言之,痛哭時的眼淚中含有有害身心健康的物質。因此,哭泣能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

2.哭泣可以讓人健康

在情緒心理學中,人們因悲痛而哭泣,並產生心情舒暢、避免不幸後果的現象,稱為哭泣效應。極度緊張有害於身體健康,鬆弛有利於身心健康。大量研究證明,一個人如果極度緊張,就會分泌出甲腎上腺素類的荷爾蒙。這種荷爾蒙適量分泌對人體有益,但此時已大量分泌,遠遠超過限度,因此血壓就上升,血流就不暢,從而引發高血壓。同時,還會產生大量的活性氧,並生成過氧化脂質這種老化物質,從而大大提高患病率。而哭泣則令一個人的悲傷、緊張情緒得到緩解,是一種既簡單又方便,且效果又好的放鬆方法。

所以,當女孩被感動、遇到傷心的事情,或遇到困難的時候,一般會哭泣一會兒,家長不要指責孩子,要等孩子情緒平複之後,再看看孩子是否需要幫助。隻有在她們恢複了快樂、輕鬆的情緒後,才能感到安全和被關愛,才能夠麵對困難,也才願意接受幫助。

孩子哭過之後怎麼做

不要說孩子,就是大人也會有眼淚止不住地流出來的時候,所以,孩子哭泣是很正常的事情。當孩子哭泣後,我們如何去讀懂孩子的“哭語”,幫助孩子度過眼下的困難呢?

1.能解決的就解決

當我們在家裏忙碌,而孩子卻哭哭啼啼地圍著自己轉個不停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是很糟糕的。這個時候,我們要強迫自己鎮定下來,不要把內心的煩躁遷移到孩子身上,而要從內心深處了解孩子此時哭泣是為了什麼。如果是合理的需要,就教會孩子怎麼向父母表達;如果是不合理的需要,就不要理孩子。

我曾經見到一個孩子騎自行車的時候,突然就從車上下來,拉著媽媽的手哭了。媽媽問:“你怎麼了?”這個時候,孩子忍住哭泣,指著自行車說:“屁股疼!硬!”媽媽檢查了自行車座,原來車座上有一個小小的鼓出來的凸起,於是便帶著兒子去修車店換了一個車座,孩子又高興地騎上了自行車。

所以,我們要設法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如果是某種需要沒有獲得滿足或者孩子有什麼要求,就提示孩子說出來。這樣,就等於引導孩子養成有問題就說出來的習慣,而不是采用哭泣的消極辦法來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