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放手,讓女孩邁向幸福婚姻的大門(1)(2 / 3)

其實,隻要家長以科學的態度麵對孩子提出的這個問題,就一定能夠回答好這個問題。那麼,如何幫助家長建立科學的認識,並科學地回答這個問題呢?

科學回答孩子關於生命的第一個問題

當下,家長們的文化水平大多都很高,隻要把孩子提出的這個問題當成一件與孩子的生命發展密切相關的大事來對待,就一定能夠回答好。

1.以珍視生命的態度回答孩子

孩子的生命來自父母,這一點要跟孩子說清楚。所以,我們不需要略過父母戀愛、爸爸把生命的種子種到了媽媽體內、寶寶在媽媽肚子裏孕育這些細節。特別是女孩,我們一定要從小告訴她們這個道理,這樣,更有利於她們在以後的生活中防範陌生男人以及自我保護。

當下,經常有中學生懷孕後卻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懷上的;有的女孩進入了育齡卻不知道如何避孕;有的女孩因為沒有來月經便以為自己得了什麼病,卻想不到是懷孕。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僅與青春期教育的不足有關,也與幼年時家長沒有給予孩子正確的生命的知識有關。

我們沒有科學地告訴女孩生命是怎麼來的,或者告訴孩子她是買來的、撿來的、飛來的等,都等於傳遞給孩子一種不正確的生命態度,那就是“生命來得很容易,不需要珍視”。這樣,孩子可能會不珍視自己的生命,也可能會不珍視創造生命的能力和過程。所以,我們要真實、嚴肅地告訴女孩她的生命是父母愛的結晶,是被父母重視的,她也一樣要重視生命。隻有女孩懂得珍惜、保護自己的身體,她對生命的態度才會傳遞給未來的孩子。這樣,女孩身心就不會遭受打擊,才更有精力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擁有幸福的愛情和美滿的婚姻。

2.成長沒有小問題

生命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孩子的心理發展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幼年的發展是整個人生發展的基礎,特別是六歲前,孩子幾乎完成了80%以上的人格塑造,正是奠定人格發展的基礎時期,同時也會影響他們價值體係的構建。

就拿孩子詢問生命由來這件事來講,他們需要一個令他們滿意的真實的答案,然後讓自己充滿信心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要告訴孩子他是父母愛的結晶,是父母相愛後,想要延續彼此的生命,才繁衍出的家庭裏最重要的一員。三個人組成了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一個團隊。母親在十月懷胎的過程中很辛苦,父親很細心地照顧母親,這樣他們就更相愛了。孩子了解到這一切後,就會覺得自己的生命很寶貴,父母也很重視自己,就會在內心深處萌發一些認識,比如,“好好生活”、“我要為自己負責”、“我是重要的一分子”等,而這些正是健全人格應該具備的基本內容。

所以說,孩子關於生命由來的問題,是關係到孩子人格發展和未來婚姻的大事情,家長要認真學習才能科學地回答出來,絕不可以敷衍了事。

六歲不到,就喊著要結婚

有一位媽媽曾經講過這樣一件令她困惑的事情:六歲的女兒在幼兒園裏交了好多朋友,其中當然不乏小男孩。媽媽覺得這樣很好啊,說明女兒性格大方、開朗,善於處理同學關係。於是,媽媽給女兒帶零食的時候,就會多給女兒帶上一些,以便分給喜歡吃的同學。可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真的讓媽媽暈菜了。

有一次,媽媽去接女兒的時候,看到女兒和一個小男孩手拉著手走了出來。在路上,女兒突然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和我們班的張建偉結婚!”媽媽一愣,因為她沒有想到女兒會提出這樣的想法。

我想,很多媽媽如果沒有充分的準備,遇到這樣的問題都會有點不知所措,不嗬斥孩子就是做得好的了。其實,麵對女兒如此“早熟”的話語,我們不光不能嗬斥,還要給予正確的引導。

四五歲,婚姻的敏感期到了

如果我們說,在四五歲的時候,孩子婚姻的敏感期就到了,那麼,很多家長一定會瞪大了眼睛。不要懷疑,事實就是這樣的。當你的孩子很神秘地跟你說,要和班裏的誰誰誰結婚,而且特別喜歡和異性小朋友一起玩過家家的遊戲,就足以說明孩子受內在成長秩序的指引進入了婚姻的敏感期,他們需要在這個階段建立起對婚姻的最初的認識。如果這個認識是正確的、積極的,那麼,到了戀愛的季節,孩子就有能力處理男女之間的情感問題,並順利地走進婚姻的殿堂。

父母恩愛的畫麵和甜蜜關係對孩子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男孩會說:“我要和媽媽結婚。”“我要和老師結婚。”女孩會說:“我要和爸爸結婚。”“我要和老師結婚。”這個時候,他們對婚姻的認識就是可以和異性結婚。但是,當孩子再長大一點,他們對婚姻的認識會不斷地提升,升級到要和同齡人結婚、和自己喜歡的人結婚、和自己喜歡同時也喜歡自己的人結婚。這個過程,需要孩子自己認識,同時也需要家長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