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皇帝死因難辨(1 / 1)

光緒皇帝死因難辨

光緒年間,著名的維新運動慘遭失敗。朝廷大權仍被慈禧一夥頑固派分子把持。改良派人士或被殺或被捕,就連光緒皇帝也被慈禧囚禁於瀛台孤島,過著“欲飛無羽翼,欲度無舟楫”的囚徒般生活。

1908年11月14日,被慈禧囚禁長達10年之久的光緒皇帝於瀛台駕崩。

而相隔還不足一日,垂簾聽政、主持朝廷達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後,也一命歸西撒手而去。

皇帝與太後幾乎同時而亡,這種奇跡般的巧合,怎能不讓人想到,光緒之死其中似有隱情。因為此前慈禧一夥早就有廢帝之舉。

雖然維新派已是樹倒人散,但朝野上下維新運動的思想影響還在,何況光緒皇帝還在。盡管這時的光緒已是徒有虛名的皇帝,如同一具僵屍。但光緒畢竟比慈禧要年輕三十多歲,對慈禧而言,這也是潛在的威脅。

以慈禧為首的一夥頑固派,以“帝久病不能君臨天下”為由,企圖廢掉光緒皇帝。此事因受朝廷要臣的反對而未能得逞。

據光緒的貼身侍官事後撰文暗示,光緒是慈禧害死的。慈禧不想在她死後讓光緒重掌朝廷大業,無論如何不能死在光緒之前。

末代皇帝傅儀在他的《我的前半生》一書中稱,光緒皇帝是服用了袁世凱送來的藥後身亡的。

光緒皇帝的禦醫也有紀實,光緒死時“肚子疼得不得了”。

而德齡女士在她的書中闡述,光緒皇帝是被太監李蓮英用藥毒死的。

有關光緒皇帝的死因,在正史記載中,大多認為光緒是病死的。

我們可以想像,過著囚徒般生活的光緒皇帝,心情該是多麼壓抑。尤其當心愛的珍妃被慈禧太後派人推進井裏淹死,自己作為當朝君主卻愛莫能助,怎不身心交瘁。

光緒之死,其真正的原因實在是無法講清。建文帝的下落不知何處

公元1402年6月12日,燕王朱棣率軍攻進南京城。當時,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宮燃起一片大火。火光之中,皇後馬氏帶7歲太子投火自盡,而建文帝卻不知去向。大火退盡,在一片灰燼之中,有一燒得焦爛不堪的屍體,有人告之燕王,這就是建文帝。

但在此後幾十年乃至數百年裏,建文帝是否焚燒而死,一直存在諸多疑問。

清代王鴻緒在其《明史稿·史例議》一書中,以大量筆墨論述建文帝死於燕王逼宮時的那場大火。王氏稱建文帝的下場為“虐殺宗藩,自遭眾棄,勢窮力竭,而後一死了之”。

清代學者錢大昕也在《萬斯同傳》書中認定,建文帝最後是縱火自焚而死。

但是,有不少人認為,建文帝並未投火自焚,而是趁亂逃亡了。

據《明史·恭閔帝本紀》載:“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後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這“不知所終”分明是對那焚燒後的屍體表示懷疑。

另外,據《明史》中記述,朱棣對建文帝的死始終將信將疑,於是他“頒禦製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

遺憾的是,盡管下了很大的力氣,遍查州郡鄉邑,也未查出個究竟。朱棣隻好心懷餘悸地憂心生活了。

有說建文帝逃匿後削發為僧,但也拿不出真憑實據。無奈,建文帝之死也成了一樁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