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是一種古老的金屬。從人類文明史開始之時,錫和銅的《界合金就廣泛使用了。青銅兵器比銅兵器要硬得多,因此錫的拉丁文名叫“斯坦納姆”,斯坦是“硬”的意思;而純錫卻是一種軟金屬。

錫在自然界一般的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我們的祖先把捕來的野物放存含有錫的石頭上點火燒烤,錫石被木炭還原,流出了銀光閃閃的錫液。也許人類就是這樣偶然發現了錫。

在先秦古籍——《考工記》記載有煉錫工藝,說明我國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高超的煉錫饒鑄技術。錫壺、錫燭台等錫器,在周朝巳經普遍應用了。

在埃及第18代王朝墳墓中發現的錫戒指和錫器皿,距今巳有3500多年了。古希臘詩人荷馬在《伊利亞特》史詩中,描述了火與金屬之神赫斐斯塔司為阿基裏斯鍛造和雕刻一麵盾,還做了鎧甲:一件比火焰還明亮的胸甲和一頂頭盔金冠;又用柔韌的錫做了一副頸甲。

錫合金數目之多,難以列舉。在合金組成上隻要有細微變化就會出現各種多變的性能。

青銅中含有少量的錫、鋅、鉛、鎳等,它具有較高的耐磨性能、機械性能和鑄造性能,耐腐蝕性能也較好。這種合金多用來鑄造耐磨零件(如軸瓦)以及在酸堿蒸氣等腐蝕性氣體環境中工作的鑄件。

普通的黃銅是銅和鋅配製成的合金。如果在普通的黃銅中加人1%左右的錫,就成為錫黃銅,既提高了強度,又增加了對海水的抗腐蝕性能。這種合金可用來製造船舶零件和船舶焊接條等,因此有“海軍黃銅”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