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發展朝向心理科學的視角,向著實驗科學的轉變,從而大大促進了心理學各各分支學科的發展,同時也使得心理在工程、教育、醫學、管理等等領域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心理學的應用領域很廣泛,正如有人這樣說心理學: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會用到心理學。
那麼心理學又究竟運用在哪些領域呢?
以活動領域為研究對象,心理學可以分為:工程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司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軍事心理學、外交心理學、體育心理學、文藝心理學、動物心理學等等。
以不同群體為研究對象,心理學可以分為:兒童心理學、青年心理學、老年心理學、男性心理學、女性心理學、駕駛員心理學、飛行員心理學、宇航員心理學、指揮學心理學等等。
以某種特性為研究對象,心理學又可分為:性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嫉妒心理學等等。
本章節我們一起來學習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都有哪些應用。
什麼是應用心理學?
應用心理學研究心理學基本原理在各種實際領域的應用,包括工業、工程、組織管理、市場消費、社會生活、醫療保健、體育運動以及軍事、司法、環境等各個領域。由於人們在工作及生活方麵的需要,因而應用心理學隨著經濟、科技、社會和文化迅速發展,也是心理學中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學科分支,並學有著日益廣闊的前景。
什麼是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動現象及其產生和變化規律的科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也是一門介於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研究的內容主要是學校教育過程中心理活動的規律,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教與學的基本心理規律,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師生教與學相互作用的心理過程、教與學過程中的心理現象。
教育心理學與普通心理學和教育學都有密切關係,但是教育心理學既不是簡單地應用普通心理學的知識解釋或者說明教育和教學的現象,更不是把教育和教學過程當作心理活動的一般過程,而是要揭示在教育和教學的影響下,學生的外部信息與內部信息的交換過程和交互作用中所引起的機能係統的變化與控製的規律。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是在教育和教學影響下學生的心理活動及其發展規律。如學生掌握知識技能、道德規範及其個性形成等心理規律、學生本身的體質和心理發展的關係,以及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影響的心理因素等等。
什麼是兒童心理學?
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兒童的心理發生與發展的特點,及其規律的一門學科,是發展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兒童心理學一般以個體從出生到青年初期(14~15歲)這一時期的心理的發生和發展為研究對象。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在兒童教育、兒童文藝、兒童醫療衛生、兒童廣播電視等實踐領域中也具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很早,甚至可以追溯到西歐文藝複興後的一些人文主義教育家,例如盧梭、裴斯泰洛齊、福祿貝爾等等。他們提出“尊重兒童、了解兒童”新教育思想,為兒童心理學的產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礎。到了19世紀後半期,兒童心理學的創始人、德國生理學家和實驗心理學家普賴爾,他係統地對自己的孩子從出生到3歲進行觀察,有時也進行一些實驗性的觀察,最後將所有的觀察記錄整理成一本《兒童心理》,並於1882年出版。該書被公認為第一部科學的、係統的兒童心理學著作。從此,科學的兒童心理學產生了。
什麼是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學科,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也是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其中,個體社會心理,是指受他人和群體製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的現象,如人際吸引、社會促進等等;群體社會心理,是指群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的現象,如群體凝聚力、群體決策等等。
受心理學與社會學這兩個學科的影響,從一開始社會心理學就存在著兩種理論觀點不同的研究方向:社會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與心理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雖然在解釋社會心理現象上的有不同的理論觀點,但這並不妨礙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特點。那就是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特殊關係,即人與人、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
什麼是法律心理學?
法律心理學主要研究人們在司法活動中的心理活動和規律。根據研究內容的差異,法律心理學又可分為犯罪心理學、審判心理學、偵察心理學、司法鑒定心理學等。
犯罪心理學主要研究犯人作案的動機、對罪犯的有效教育改造等問題;審判心理學主要分析犯人供詞和證人證詞的可靠性問題;偵察心理學研究案件偵破過程中所應遵循的心理規律;司法鑒定心理學主要的目的是運用臨床精神病學知識,對疑似精神病人的被告及其他訴訟當事人進行心理鑒定,為確定其法律責任提供科學的依據。
什麼是犯罪心理學?
犯罪心理學是一門研究犯人的意誌、思想、意圖與反應的學科,是司法心理學的分支學科。狹義的犯罪心理學,主要研究犯罪人即犯罪主體的心理和行為,就是說研究犯罪心理和犯罪,包括犯罪主體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犯罪心理結構形成的原因和過程、犯罪行為的機理、犯罪心理發展變化的規律以及怎樣對犯罪心理結構施加影響和加以教育改造等。廣義的犯罪心理學,研究內容包括狹義的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之外,還包括研究犯罪對策的心理學問題,如預防犯罪、懲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學問題;有犯罪傾向的人的心理;刑滿釋放人員的心理;被害者心理、證人心理、偵查心理、審訊心理、審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預測等等。簡單地說,廣義的犯罪心理學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為,又研究與犯罪作鬥爭的對策心理學部分,即被認為是司法心理學的有關內容。
什麼是跨文化心理學?
跨文化心理學是一門心理學分支學科,以兩種以上的文化資料為基礎,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差異性,以及社會文化特點對心理產生的影響。跨文化心理學致力於檢驗已有的理論和發展具有普世性的心理學,同時也探討特定文化下所形成的特定的心理特征和行為表現。
文化人類學研究和心理學研究為跨文化心理學提供了兩個基本來源。前者指出了不同文化中存在的心理特征的巨大差異,後者通過對文化與環境的分析提供對這些差異的解釋。根據大量的研究,有專家認為不同的文化對於人們的行為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塑造出在不同文化中的人的不同行為特征,這便宜是文化相對論。二十世紀60年代以來,跨文化心理學在基本理論、研究方法和成果等方麵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也發展了一些比較獨特的研究技術,如人種學現場技術、比較文化的調查和訪問、全文化研究方法、文化關係區域檔案的描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