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男士日常疾病老偏方(5)(3 / 3)

近年來,市場上比較流行的油桃,是由桃改良栽培而成。油桃比桃的甜度要高,營養也更豐富一些。一個新鮮油桃所含的維生素C幾乎可以滿足成年人一天的需求,因此十分適合當做日常水果。維生素C不僅有助於身體吸收鐵和維護免疫係統,而且對合成皮膚的重要組成部分膠原也至關重要,能促進傷口愈合。

桃雖好吃,但不可一次吃得過多。李時珍曾說:“生桃多食,令人膨脹及生癰癤,有損無益”,常言也道“桃養人”是指食桃適度,恰到好處。中醫認為桃性溫熱,不論是硬肉桃還是軟肉桃都不宜吃得過量,否則會使人內熱旺盛,俗稱“上火”,從而引起疾病。

另外,由於硬肉桃的纖維比較粗,吃太多會導致消化不良,未成熟的桃子更應謹慎食用,不要由於其脆嫩好吃而過量進食。硬肉桃的含鉀量比軟肉桃高3倍,不適合腎病患者作為日常水果。

人們在食用桃子時一般喜歡鮮食,而食用果脯則沒有“上火”的顧慮。另外,桃仁雖然有破血行淤、滑腸通便的功效,但含有揮發油和大量的脂肪油,瀉多補少,所以不要多吃,以免導致惡心、嘔吐、頭疼、心跳加速等中毒現象,孕婦更不要食用。

橘子渾身都是寶

症狀:脾弱氣逆

老偏方:常食橘子。

藥理:橘子可謂全身都是寶,不僅果肉的藥用價值較高,其皮、核、絡、葉都是“地道藥材”。

中醫認為,橘子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健脾、順氣、止渴的藥效,是男女老幼(尤其是老年人、急慢性支氣管炎以及心血管病患者)皆食的上乘果品。橘子可謂全身都是寶,不僅果肉的藥用價值較高,其皮、核、絡、葉都是“地道藥材”。

橘絡是橘皮內層的網狀筋絡。性味甘苦平,有行氣通絡、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痰滯經絡之胸脅脹痛、咳嗽咯痰或痰中帶血等症。

橘肉味甘酸,性涼,具有開胃理氣、止咳潤肺、解酒醒神之功效,主治嘔逆食少、口幹舌燥、肺熱咳嗽、飲酒過度等症。因其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P,可輔治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及多種心血管疾病,還有明顯的抗癌作用,可預防胃癌。

橘皮入藥稱為“陳皮”,具有理氣燥濕、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用於防治胸脅脹痛、疝氣、乳脹、乳房結塊、胃痛、食積等症。其果核叫“橘核”,有散結、止痛的功效,臨床常用來治療睾丸腫痛、乳腺炎性腫痛等症。橘絡,即橘瓤上的網狀經絡,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之功效,常用於治療痰滯咳嗽等症。

因為橘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所以能有效防治高血壓,老年人多食,有益健康。橘葉具有舒肝理氣、消腫散毒之功效,為治脅痛、乳痛的要藥。橘皮刮掉白色的內層,單留表皮稱為“橘紅”,具有理肺氣、祛痰等功效,臨床多用於治療咳嗽、呃逆等症。采收陳皮時,去其白色內皮後的紅色外皮叫橘紅,去紅色外皮後的白色內皮叫橘白,臨床也專用,二者功效同陳皮,但前者側重燥濕化痰,後者則長於和胃化濕。

青皮是橘子未成熟果實之外皮或幼果,色青而名之。其性溫味苦辛,具有疏肝破氣、散結消痰之功,力較陳皮強,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滿、胃脘脹悶、疝氣、食積、乳房腫脹或結塊等症。

橘核是橘子的果核(種子),性微溫味苦平,功專理氣散結止痛,對睾丸脹痛、疝氣疼痛、乳房結塊脹痛、腰痛等有良效。